40多万难讨回!33岁精神病女儿捐光家里积蓄,慈善基金会回应!

恬恬说趣事 2024-11-20 03:02:41

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知识渴望探索的创作者。在这里,我准备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心跳加速的精彩内容,涵盖了新闻热点、科技潮流、生活智慧、娱乐八卦等众多领域。每篇文章都是我用心准备的礼物,愿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快乐和智慧,愿你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希望!

引言

61岁的黄先生做梦也没想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儿有朝一日会把毕生积蓄捐得一干二净。今年4月,发病期间的女儿在3天内11次捐款,总额超百万元。更让黄先生气愤的是,收到40多万元的慈善机构拒绝全额退款。究竟是善意捐赠还是无意识行为?民事行为能力成为案件焦点。女儿的诊断证明,能否成为讨回捐款的法宝?这起罕见的"反悔捐赠"纠纷,为慈善事业敲响警钟:在热心与理性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募捐证书背后的悲情:33岁精神病患为何突然捐款百万

一纸11张募捐证书,记录了33岁精神病患小黄在4月18日至20日疯狂捐款的轨迹。最大一笔6万元,最小的也有3620元。短短3天,小黄就在阿里巴巴公益平台上累计捐款超过100万元。

当时的小黄,正处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期。这个诊断,已经由司法鉴定机构证实。鉴定书明确指出,自4月14日起,小黄处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期,其4月15日至30日的捐款行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

捐款的钱,全部来自父母的退休积蓄。作为一个失业多年的精神病患者,小黄哪来的钱做慈善?原来,黄家的钱全在一个账户里,这笔钱本是黄先生夫妇的养老钱。

"我每月只拿2000元的退休金,妻子也是。"61岁的黄先生无奈地说,"这些钱全是我们的养老钱啊。"发现账户异常已是一个月后。

为了要回捐款,黄先生四处奔走。好在部分慈善组织在收到相关证明后,先后退回了50多万元。唯独灯塔慈善救助基金会,对黄先生捐出的40多万元退还不足14万元。

"他们说这笔钱已经用掉了2/3,只能退还1/3。"黄先生气愤地说,"可她当时是精神病发作期间,根本没有行为能力,怎么能算数呢?"

灯塔慈善救助基金会的解释是,小黄捐款时,他们反复与其确认,并录音存证。他们还给她寄去了锦旗、爱心证书和感谢信。而黄先生是在事隔一个月后才提出退款。此时,捐款已有大部分用于慈善项目。对此,黄先生并不认可。"她是精神病人,你跟她确认有什么用?"

律师表示,本案的焦点在于捐赠人小黄的民事行为能力。按照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司法鉴定已经证实,捐款期间的小黄处于无行为能力状态。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黄先生可能会诉诸法律。

这起案件,不禁让人思考:患病者的捐赠,该不该"反悔"?一方面,慈善捐助源于个人自愿,不应过多干预;另一方面,精神疾病或许会影响捐赠人的判断力,背后隐藏着潜在的侵权风险。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恐怕有违慈善的初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个案。近年来,"反悔捐赠"时有发生,其中不乏因捐赠人能力存疑引发的纠纷。这提醒我们,网络时代的慈善事业,在感动于"随手公益"的同时,也要学会审慎对待。

对捐赠平台而言,完善实名认证,强化信息核验,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要建立特殊群体的识别机制,采取必要的确认措施,而不是"来者不拒"。

对慈善组织来说,热心和理性须兼备。面对患病、年幼等特殊人群的大额捐赠,不妨设置合理的接受门槛。同时,要及时公示款项去向,提高透明度,消除公众疑虑。

对于立法部门,则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规范。例如,对无行为能力人的捐赠设置一定限额;明确慈善组织退还义务和法律责任;强化对特殊人群的权益保护等。

慈善事业需要爱心,但绝不是冲动的结果。在感动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方能走得更稳更远。我们呼吁,在鼓励"随手公益"的同时,各方也要擦亮眼睛,让每一份爱心都用在刀刃上。唯有如此,方不负"慈善"一词的美好初心。

结尾:33岁精神病患小黄的遭遇,是对整个慈善事业的警示。

她的捐款,固然有悖常理,但更值得反思的,是那些不加审视地接受善款的平台和组织。慈善,不该是一时冲动的结果,更不能以牺牲特殊群体利益为代价。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在感性与理性间寻找平衡,或许正是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唯有用制度为爱心保驾护航,用理性为善意导航,慈善事业才能行稳致远,播撒希望的同时,也让每一份爱都不被辜负。

互动话题:精神病患者的善款该不该退?如何防范"反悔捐赠"?面对特殊捐赠人群,慈善平台和机构该设置怎样的防火墙?让我们一起为慈善事业献计献策,用智慧共筑爱的长城。欢迎畅所欲言,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0 阅读:0

恬恬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