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奶的孩子,妈妈能去上班吗?为了这件事,张婶一家吵得天翻地覆,婆媳反目,小夫妻心生隔阂,也就差去民政局红本换绿本了。
事情的原委得从孩子说起。
年前,张婶的儿子带回一个怀孕的外地女孩,张婶纵然有一百个不愿意,因着肚子里的孩子,她不得不将女孩迎进家门。
女孩本来就没有稳定工作,怀孕来到婆家后,很快就辞职在家养胎了。媳妇身怀六甲,张婶没说什么,好吃好喝伺候着,终于迎来了小生命降临,是个小孙女。张婶很是欢喜,从此正式投入养娃大军。
养着养着,张婶就郁闷了。左邻右舍的媳妇们大多休完产假就上班,婆婆们白天带孩子,晚上再把孩子交给媳妇,一家人齐心协力,乐呵和睦。可再看自家媳妇,吃奶已过3个月,丝毫没有找工作的想法。做婆婆的没开口明说,于是她就敲打儿子。耿直的儿子,和盘托出了张婶的想法,小媳妇就开始闹腾了。
一说全家人一直看不起她来自外乡,二说因为她生了个女娃才轻视她,再说孩子那么小,自然是她做妈的作为主力养。
“不就是个吃奶的孩子,吃吃睡睡,还能有什么事?我做奶奶的还会亏待她?”
张婶动了气,媳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一家人为“养孩子”的事,闹得不可开交。
张婶家的烦心事,让我想到一个现实问题:
吃吃喝喝睡睡的婴幼儿,到底需不需要做妈的亲自养?
在孩子出生的前三年,妈妈的最大价值就是奶娃吗?
婴幼儿除了吃奶、哭闹、睡觉,还需要什么教育?
【一】每一个婴幼儿,都需要“心理滋养”!
上个世纪50年代,加拿大有两位学者做了一个“剥夺感觉”的实验,即招募一批志愿者,待在实验房间好吃好喝还有报酬,唯独看不清(戴上半透明护目镜)、摸不着(戴上手套)、听不见(没有人也没有声音)。
测试结果发现,被试者们在测试开始的头两天状态挺好,吃饱睡足还能胡思乱想,然而,自从第三天开始,不断有人出现烦躁情绪,坐卧不安,即便实验约定“在房间里待得时间越长,钱拿得越多”,可还是有大批被试者陆续逃离实验。
当实验人员询问被试者原因时,他们表示:在没有感知的房间里,过了两三天后产生说不出原因的烦躁,感觉再待下去就要疯了。
实验表明,满足“吃饱喝足”的物质条件并不能使人健康成长。
这个理论其实应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特别是出生头一年的婴儿宝宝,他们不会说,没有行动能力,当他们开心了,难受了,只能通过哭的方式进行诉求。
如果婴儿的诉求能够很快得到亲人的回应,那么就会带给婴儿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刺激大脑良好发育;但如果,婴儿得不到及时回应,恐惧感就会包围他们,无助、被遗弃的痛苦感烙印在婴儿心底,隐匿而深层次地影响着大脑发育和心理发展。
婴儿从妈妈的子宫来到这个世界,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通过自己的五官感觉体验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
也因此,每一个人对婴儿的抚养接触,其实都是在帮助婴儿积聚他未来成长需要的心理营养,那或许是妈妈的拥抱、奶奶的逗乐、爸爸的亲吻……
无疑,在宝宝出生的前几年,妈妈是最佳照顾人选,不仅因为哺乳的关系,也因为妈妈从怀胎十月起就与孩子建立了心理连接。
母爱不可戒断也不可替代,孩子与妈妈之间一对一的抚养模式,孩子从妈妈身上汲取到的依恋是无法从任何人身上替代的。
如果现实有条件,允许妈妈可以亲自抚养,特别是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这将为孩子储备下一生的“心理”能量资本。
【二】成年的心理困扰,源于幼年的心理抚养匮乏
知乎有一个热门话题:童年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
有个高赞匿名回答,道出真相。
29岁的他和妻子一起看电影,每次看到镜头中女主爸爸回家的时候,他就会全身发烫,微微发抖。妻子留意到异常询问怎么了,他才意识到:原来他的身体不由自主进入了对抗的状态。其原因,来自父亲。
答主回忆,记忆中父亲总是醉醺醺回家的模样,喝醉了就开始打骂,他和妈妈常常遭殃。小时候,每一个父亲在外喝酒的日子,都会成为他的恐惧的梦魇。慢慢长大了,他为了保护妈妈,开始学着对抗,与醉酒的父亲对骂、对打,后来主动出击,只要父亲一喝酒,他的身体就会自动进入战斗状态,全身发热,说话句句带刺。哪怕自己结了婚,父亲依然成为他心里永远的隔阂。
如果仔细打量,我们会发现,那些成年以后的困扰,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经历。有时候,也许大脑没有了记忆,但身体依然会有记忆。
一个从小缺失交流的孩子,也许成年后不善言辞;一个从小缺少关爱的孩子,也许成年后不愿与人亲近。每个人早年的经历都会变成潜意识,悄悄影响成年后的心理活动。
然而,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被温柔以待,那些美好的情感体验,却会成为他在成长中积极向上的支撑力。
就像这位答主说那样,虽然他从小缺少父亲疼爱,但幸好母亲一向温柔,让他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小时候的他挺懒,从来不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有一次洗完澡,突然不知道咋想的,就把地拖了。妈妈看到他,就夸了一句,从此他便养成了每次洗完澡都要拖地的习惯。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说:一个人爱的能力,是从被爱的感觉中获得的。
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才能学会爱人,在“爱的滋养”中慢慢发展出人性与人格,而这将决定孩子情绪、性格、言语等表达,影响孩子一生。
【三】万事有捷径,唯独养育不可负
在如今快节奏、压力大的社会中,有不少的哺乳妈妈产假一过,就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抚养,有些甚至与孩子长期分离。
有不少人认为:孩子有奶便是娘。只要给孩子吃饱喝足,就尽到了养育之责。
但无论出于哪种原因,隔断母爱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心理学就曾经做过相关时间。
心理学家哈洛曾以猴子为实验对象,把初生的小猴子单独养育,在笼中准备了一个供奶的“铁丝妈妈”和一个“绒布妈妈”。结果发现,小猴子除了肚子饿需要喝奶会走向“铁丝妈妈”,其他时间,更多地待在“绒布妈妈”身边。由此可见,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但即便如此,这些自幼没有感受过真正母爱的小猴子在成长后,却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孤僻、抑郁、自闭,有些还出现自残和攻击行为。有些母猴被迫怀孕后,也几乎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它们殴打和虐待幼猴,甚至残忍地杀死幼猴。
万事有捷径,唯独养育不可负。
母爱不可被隔断,母爱也不能被替代。哺乳抚养孩子是为人母亲的天性与天职,孩子亦在一对一的抚养中,才能够逐步建立起依恋情感,这是孩子一生的心理养料。
【四】
中国俗话说:三岁看到老。
孩子在前三年的成长中,虽然懵懵懂懂,但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都会潜移默化受到养育者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前三年,是他一生心理滋养的基础。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能够得到父母尤其是妈妈完全满足的爱,那么他们才会具备相应的能力,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支撑孩子向外探索。
孩子的成长不可逆,不要因为错过三年而错过孩子一生!在孩子离我们最近的时候,努力爱他,他们才会在父母呵护下丰满羽翼,有足够的底气飞得更高更远。
我是诺妈,专注亲子成长研究,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