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宁夏竟然是人口净入流的省区。最近看到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有关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图,宁夏在一片紫色(代表人口流失程度为负数)中显得尤为显眼(显示代表人口净流入为正数的绿色)。就彷若是一叶绿色的扁舟漂浮在其上。
虽然没办法跟南方和沿海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数量相比较,可是也说明的宁夏还是有其优势和特点的。也成为了吸引人口的因素所在。从宁夏本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人口流入到了银川。
话说回来,这些年银川的人口一直在增长。所以,在最新的一份《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看到了银川有关人口增长的目标,那就是“到2035年人口目标要达到380万人~400万人。”
可是,这个目标容易实现吗?
在过去的三年中,银川新增(常住)人口分别为2.03万人、1.48万人和1.13万人。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到,其实银川的人口增量是在持续放缓。如果按照这个增速,从2025年至2035年,人口从现在的约290万(去年数据)增长90万,达到380万,可能吗?
所以,在威记看来,除非有因素触发人口爆炸式增长,不然有些难!这个因素,就是经济发展了!因为唯有发展,才能吸引人口前来就业,居住,实现人口快速增长。
不过,威记倒是觉得,与其努力实现人口增长目标,倒不如先稳固现有的人口。
因为,进入2025年,“宁三震”的到访,让很多人对于银川的“宜居性”产生了一定的疑问,从很多“避震族”远走,一些打工人不再租房,过完年不再回银川,还有房产市场销售“回暖”可见一斑。
这也给银川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因为人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谈何发展?这种情况之下,稳固现有的人口比努力增长人口更重要(相对的,不是说不需要努力)。
稳固人口,首要在于重建人们对银川“宜居之城”的信心。比如迅速而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利用“城市更新”的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提升抗震设防等级,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让“宁三震”这样的突发事件成为推动城市韧性建设的契机,而非人口流失的导火索。
老生常谈的优化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配套,减少因服务资源不均而引发的人口外流。
更为重要的是,在发展定位指导下,推动产业升级,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和绿色产业落地,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让打工人有归属感和职业发展的空间,不再因寻求更好就业机会而离乡背井。
还有,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福利,既留住本土精英,也吸引外来人才。
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城市魅力,让银川成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城市,让人们愿意留下,更愿意推荐给他人。
简单一点来说,其实银川不缺乏吸引人的优势和点位,缺乏的是“留住人”的点!因为很多项做起来都是非常困难,需要的是决心和信心。
还好,如今也能看到银川正在努力。只不过,只争朝夕,银川更需要的是抢时间!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