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变化确实需要我们当家长的时刻关注,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昨晚,我刷视频时突然看到了一则消息,武汉12岁中学生因为在课间玩电话手表,被老师没收,老师当众批评了他,还用戒尺打了他,随后孩子在夜里就从九楼跳下去了。

唉,为人父母后,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感觉受不了。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孩子,今天说没就没了,家长以后可怎么活啊?学校虽然有规定不能带电子产品,但是作为老师,就不能委婉一点解决问题吗?12岁孩子大多数都有了自尊心了,老师当众打骂,没收东西,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的。

而且现在国内学校基本上唯分数论,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升学压力也非常大,任何干扰学习的东西都不被允许携带,任何不利于学习的事情都不准干。孩子的天性完全被抹杀掉了!教育改革喊了多少年了,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啊!另外,现在的家长都很忙,经济压力普遍都很大,可能也疏忽了孩子的心理,缺乏对孩子的关心,所以当事情发生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孩子心里进行疏导。孩子就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胡思乱想,越想越灰心失望,最终酿成悲剧。确实,情绪化的时候,大人有时候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更何况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呢?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理解能力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作为老师,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关心、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上,站在权威的角度,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批判和打击。喜欢玩游戏的孩子,说不定以后能研发出一款新的游戏,从而风靡全球呢?喜欢听音乐的孩子,说不定以后是个音乐家,或者歌星呢?谁说只有学习成绩好的的孩子才有出息呢?很多父母自己都没有教育好孩子,却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学校把责任推给老师,老师需要关注的孩子多了,每个孩子都性格都不一样,哪能都管得过来呢?另外,我们的教育真的要反思反思了,唯成绩论当休矣!所以孩子教育问题的背后一定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双方的责任。只有家校联合,共同打造一个爱的环境,孩子才会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