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25卢比面值的钞票
一个人的头像能够被印到自己国家的钞票上,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更何况是印在别国的钞票上,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他的头像会被印到外国人的钞票上呢?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秘朱梅麟与毛里求斯的不解之缘。
朱梅麟一家
朱梅麟祖籍是广东梅州,不过,他的出生地是非洲毛里求斯,虽然不是在中国长大,但是,他的骨子里流淌的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他始终谨记着父亲的教诲:
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是一名中国人。
为什么朱梅麟会出生在非洲呢?
还要从他的父亲朱维勋说起,父亲小时候家徒四壁,到了晚清时期,还是老样子,那时候,老百姓想要谋求一条生路很难,就在朱梅麟的父亲打算在平庸中度过这一生的时候,机会来了。
当时正是英国如日中天的时刻,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英国人发布告示,要从中国招募工人去他们的殖民地之一毛里求斯务工。
毛里求斯甘蔗园
因为毛里求斯地区十分荒凉,但是又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适合种植甘蔗,英国想从中国招募一些廉价工人去种植甘蔗以发展当地经济。
虽然是作为廉价工去毛里求斯,但是为了生存下去,他还是加入了那股浪潮中。
朱维勋身上有着一股吃苦耐劳且不服输的精神,来到毛里求斯后,他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出来,做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劳工之后,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他,看准了一个商机,选择在毛里求斯开了一家小百货商店。
来这里打工的人都是孤苦无依的,来到毛里求斯后,肯定各方面的生活用品都需要购买,正是因为看准了这个商机,朱维勋才开了间小商店,生意非常火爆。
在毛里求斯站稳脚跟后,朱维勋又在这里娶妻生子,本想着赚到一些钱后就回国的,只是造化弄人,此后,他们一家便都留在了毛里求斯。
让人敬佩的一点是,虽然生活在异国他乡,朱维勋从始至终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一直教导儿子朱梅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能忘本,不仅教他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一直让他说中文,还经常让他去华人学校学习普通话和客家话。
朱梅麟本人
因为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朱梅麟不仅聪明好学,而且遗传了父亲的经商天赋,敢于创新的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远远超过了父亲,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毛里求斯的精英人物。
最难能可贵的是朱梅麟虽然在毛里求斯的事业风生水起,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也一直关注着自己的祖国。
那时候的中国忍辱负重,这一切朱梅麟都看在眼里,他一直想着瞅准机会在经济上援助自己的祖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朱梅麟经已经是毛里求斯商界的大人物,当年,他以华人身份多次组织募捐,号召当地的华人为自己的祖国捐献财物。
1941年朱梅麟和华人在一起
不仅如此,他还在毛里求斯成立了中国国土保卫队,并且组织华人青年回到自己的祖国抗战,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梅麟成为了华人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毛里求斯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朱梅麟带头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在大战期间,保证当地老百姓有充足的食物,以举动让他赢得了尊重。
此后的时间里,朱梅麟不仅在经济上为毛里求斯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政治上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
朱梅麟当选为财政部长
1968年毛里求斯宣告独立之后,朱梅麟因为长期以来对毛里求斯贡献巨大,1969年当选为财政部长。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候,毛里求斯遭遇了经济危机,导致当地的甘蔗价格大幅度下降,老百姓靠甘蔗为生,遭遇这样的灭顶之灾,让他们苦不堪言。
毛里求斯劳工
在这个时候,朱梅麟站了出来,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找到很多华商来毛里求斯进行投资,更厉害的是不仅如此,他还对毛里求斯的经济进行了一场大的改革,这场改革,也为毛里求斯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
所以在毛里求斯提起朱梅麟,无人不知,当地老百姓对他除了敬佩,更多的是感谢。
虽然朱梅麟是华人身份,但是他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毛里求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毛里求斯还是非洲最富有的地方。
后来毛里求斯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朱梅麟的丰功伟绩,将他的头像印在了面值为25卢比的钞票上。
就这样,他成为了唯一一位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
朱梅麟去世后,其后代为了纪念他,专门建立了朱梅麟纪念馆。
朱梅麟纪念馆
朱梅麟身在异国,不忘家乡,融入他乡,建功立业,异域何妨!最后,我想对那些爱国的华人华侨们说一句:不管你们身处何方,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