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万万没有想到,都2025年了,大米汤有营养还是牛奶有营养,竟然还存在争议?
我是万万没有想到,都2025年了,在公共场所抽烟应该还是不应该,竟然还存在争议?
那些认为大米汤比牛奶有营养的人,是蠢。我不屑蠢人说话,浪费时间懒得搭理他们。
那些认为在公共场所抽烟理直气壮的人,是坏。我要坚决和坏人斗争,所以咱们今天聊一聊,抽烟这点事儿。
先声明一下,我本人是抽烟的。
我家住在高层,我很少在家里抽烟,尤其是冬天开暖气,房间经常密闭的时候。
我从未在电梯里抽过烟,我在电梯里还制止过别人抽烟。
外出聚餐,我会问下同桌的朋友,尤其是女士,如果介意我就不抽。
实在忍不住了,在饭店门口抽两口。
因为众所周知,抽烟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还有害身边人的健康。
所以我认为那些在公共场所抽烟,还嚣张怼人的大哥们,他们嫉妒心极强又特别爱装。
这些人大概只有虚无的集体主义,才能稍微满足一下他们脆弱的自尊心。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道德层面说完了,我们再看一看法律层面对禁烟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7修正)》 第十八条规定: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公共场所经营者要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条例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而且经营者有义务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我们再来看一看室内公共场所包括的范围。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宾馆、饭馆、旅店等场所,属于公共场所。但该条例在2024年12月份的时候进行了修订,修订版将适用范围删掉了饭馆、车马店、咖啡馆、酒吧、和茶座等场所。
意思是这些能吃喝的地方,以后都不再强制要求室内禁烟了。
该条例将在2025年1月20号正式实施。
也就是说以后在饭店抽烟,要全靠群众自觉了。
有羞耻心的人听劝,像我这样的,说不抽咱就不抽了;
没有羞耻心的人不听劝,从法规层面来说也没办法。
但该条例放了个口子,全国各地还能自行制定自己的禁烟政策。
比如说上海,是目前全国禁烟最严格的城市,室内公共场所抽烟是要罚款的。
还有北京,北京最近正在针对户外边走边抽烟的行为进行处罚。
而其他城市对禁烟这事儿就不怎么上心了,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控烟政策。
我国工信部既是履行世卫控烟公约的成员部门,又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主管单位。
这就是“左手卖烟、右手控烟”的“中国式控烟困局”。
从上面到地方,烟草是各地的纳税大户,是各地政府的财神爷。
烟草税在上海这种经济发达的城市,都能占到税收总额的近60%。在其他城市,可想而知这个比重得有多大。
在财政压力下,要求地方上控烟,等于是断人财路杀人父母。
没办法,烟草这玩意儿不仅造航母需要,地方上的老师啊,公交地铁啊,小公园啊等等的这些,也都是靠着烟草养活。
一个新的消息是我国的消费税改革,可能会让烟草税从征收环节后移。
比如云南,香烟产量大,但河南,四川人口多,香烟销量大。
这个时候如果税源从产量转向销量的话,各个地方就会想尽办法尽量多卖烟。
继而,各地就更没有意愿去推动地方的控烟立法了。
怎么说呢,抽烟的人啊,很快就要彻底的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