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知道,中世纪的欧洲有一个骑士阶层。骑士就是一群职业军人,靠着打仗挣钱吃饭。时间长了,欧洲就出现了一个骑士阶层。
同样,在古代的日本,也有一个武士阶层。武士骑士同样也是职业军人,也是靠着帮主子打仗挣钱吃饭。同样也是时间一长,日本就出现了一个武士阶层。
骑士和武士都曾经在欧洲和日本的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是一群能够影响到历史进程的人。骑士是十字军东征的主力,而十字军东征对于欧洲历史的意义有多大,那就不用说了。
日本武士那更是古代日本各种战争的急先锋,尤其是战国时代,武士制度达到了鼎盛阶段。
由于骑士和武士对于社会的影响太大,因此,他们还都进而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欧洲有骑士文化,日本有武士文化,欧洲人非常讲究骑士精神,日本人也有武士道文化。随着热兵器的出现,骑士和武士作为一个阶层逐渐消失了,但是骑士精神和武士道文化却分别在欧洲与日本流传了下来,并且深入到了他们各自的民族精神之中。
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那么咱们中国古代有什么类似的民间武装阶层呢?
应该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阶层还是有的,只不过后来消失了两千年而已。这个阶层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客。
(二)
春秋战国时期,有那么一群人,被韩非子称之为“游侠”。游侠就是游来荡去,在各个国家之间跑,目的当然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只不过他们这口饭吃得很不容易,是纯粹提着脑袋——或者可以说就是拿着自己的脑袋去换一场一次性的享乐。
游侠们主要干的活计就是行刺,去刺杀某个重要的政治人物。这个活儿可实在是太危险了,已经不是九死一生的问题了,简直就是必死无疑的。
因此,雇主们在聘请了侠客来为自己服务的同时,都要倾尽所有地让侠客来享受一次人生。比如燕国的太子丹请来荆轲,让他去刺秦王。荆轲到了燕国之后,太子丹就是竭尽所能,让荆轲在酒池肉林中享受了两年。荆轲说千里马的肝味道最美,太子丹就毫不犹豫地杀了自己的千里马,取马肝给荆轲吃;一次荆轲看到一位美女的手非常白皙,便夸了一句好看,结果太子丹竟然砍下了美女的双手献给了荆轲。
荆轲感到无以为报,所以他也毫不含糊,用自己的生命报答了太子丹的盛情款待。
此外,像要离刺庆忌,聂政刺侠累,还有朱亥椎杀晋鄙等等,都是古代侠客的经典杰作。
除了当刺客,一些游侠们还发展到了当雇佣军的阶段,墨子和他的众多徒弟们就是如此。墨家学说本身就提倡行侠仗义,墨子曾经出面说服楚王不要攻打宋国,同时他还派自己的弟子禽滑釐率三百人到宋国协助守城。这三百人基本上就相当于雇佣军了。
与欧洲的骑士与日本的武士一样,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侠客们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侠客们一诺千金、重义轻生,同时又普遍保持着人格的独立与自由,或放浪形骸,或深藏不露,形成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令人神往。可以说,侠客文化本身也是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问题在于,欧洲的骑士与日本的武士都存在很多年,一直传到近代。而中国的侠客却早早地就消失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侠客们的黄金年代,但是到了汉朝,虽然社会上还是有被称为侠客的人,但是已经不能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前辈们那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了。汉朝的侠客,比如史书上记载的朱家、剧孟、郭解等几个人,在今天看起来更像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大哥,是黄金荣杜月笙一类的人物。
汉朝以后,基本上就见不到什么侠客了。
这是为什么呢?
(三)
侠客这个群体的消失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从汉朝开始,中国就开始了漫长的大一统王朝时代。大一统的王朝是不能允许侠客这么个阶层存在的,所以,侠客的消亡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就明确地说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把游侠列为“五蠹”之一,是国君必须要消灭的对象。
为什么要消灭侠客呢?这倒不是说侠客们能在军事上给封建王朝带来多大的威胁,关键是他这种自由奔放的侠客精神是与封建道德标准格格不入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客们普遍具有一种自由精神,特立独行,不受各种法律与制度的约束。春秋时期的君王们要想让侠客帮着自己干点事儿,那得放低身段,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才能让侠客们为自己舍命一搏。
大一统时代的皇帝可就受不了这个了。在大一统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所有的人都是属于皇帝一人的。皇帝要让某个人去做一件事,那是看得起你,是赐给你的恩典,怎么可能像春秋时代那样低三下四地去央求你呢?
侠客也讲究忠诚,但却是一种平等的忠诚,是那种对朋友、对亲人的忠诚与守信,绝对不是那种奴才对主子的忠诚。
因此,皇帝们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人存在。皇帝们需要普天下所有的人都乖乖地做奴才,不会容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群体存在。
于是,从汉朝开始,对侠客就开始“严打”,著名的侠客郭解就被满门抄斩了。其余的侠客有的藏锋守拙,有的巴结权贵,有的干脆就混进体制。侠客精神慢慢地开始消失了,侠客也慢慢地不存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侠客就变成了一种传说,一种理想,一种在大诗人李白笔下才会出现的文学形象。
(四)
与中国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的骑士与日本的武士都是长时间的存在着,而且,即使骑士与武士这两个团体随着热兵器的出现而被慢慢地自然淘汰,但是骑士精神与武士文化却都传承了下来。
这主要就是因为,古代的欧洲和日本都长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各封建领主对于职业军人特别需要,所以都会不惜重金地来雇佣或者豢养骑士和武士。因此,在欧洲和日本,骑士与武士成为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职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欧洲和日本长时间拥有武士和骑士,中国却早早地就让侠客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两相比较,哪个更好一些?
这个题目是很大的,三言两语肯定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没有了侠客这个民间武装阶层,最终就导致了尚武精神的丧失,整个国家武力不盛,尤其是在宋代以后,表现尤为明显。
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国古代有数不清的才子佳人小说、戏剧。在这些作品里,男主角都是些文弱书生,像《西厢记》里的张君瑞、《牡丹亭》里柳梦梅,都是如此。他们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只不过文采斐然,相貌俊美,结果就赢得了美女的欢心。
反过来,我们看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就是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也就是《牡丹亭》火遍全国的时候。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是爱情剧,但是剧中的男主角罗密欧却是个一言不合,就拔剑杀人的狠角色。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深受骑士文化影响的,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这种文弱书生的角色,而咱们的汤显祖等大文豪却完全失去了侠客精神的熏陶,一动笔自然而然地就会描绘出一个很娘的形象来。
有人会说,中国古代也有像《三国》、《水浒》这样倡武的作品啊。有是有,而且《水浒》还残留了一点侠义精神,但是这已经不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了。从社会整体来讲,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丧失了武德传统的时代。
(五)
从宋代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想尽办法抑制武人的势力,给全社会营造一种重文轻武的风尚,就连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如此。
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实际上都奉行法家的“弱民”政策,在整个社会提倡一种重文轻武的风气。社会精英阶层都习惯于吟风弄月、伤春感时,结果导致国家缺乏尚武精神,一旦遇到强大的外敌就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宋、明两朝的灭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文弱不善战造成的。
而欧洲人勇于开拓、冒险,结果发现了新大陆,占领了大片的殖民地,这不能不说是与他们的骑士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你能想象一下宋朝和明朝的文弱书生到海外去开拓吗?
总之,侠客这个阶层的消亡,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如果侠客一直都存在,那么历史肯定会是另外一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