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国强饰演的清世宗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历史上真正的“八爷吹”——清世宗雍正帝。
真的,不开玩笑。
清世宗雍正帝才是真正的第一“八爷吹”,因为他是在痛批自己的八弟——“八贤王”、“阿其那”称号获得者胤禩的朱批里表现出了对自己“八弟”能力、品德的全面肯定。
甚至会让人觉得,在清圣祖康熙帝的儿子里,只有“老八”胤禩才是既有能力又有崇高品德的好人。

雍正行乐图
到了他儿子清高宗乾隆帝登基后,在审阅了《清世宗实录》后都对他父亲“推崇”自己八叔看不下去,要求在汉文版的《清世宗》里删除了许多他爹对自己八叔的“明贬暗褒”。
也就是到了近代,学者们通过对清廷留下的满文档案进行清理时才发现,原来雍正皇帝对“老八”才是“真爱”:清世宗居然在满文朱批里称他爹的儿子里只有才华横溢的自己才能与胤禩相匹敌。
换言之,终清世宗雍正帝一生,也只有胤禩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承认,连所谓的常务副皇帝胤祥都没有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接下来,兰台就结合《清世宗实录》等相关史料为大家介绍雍正朱批里才华与品德双高的“阿其那”胤禩。

电视剧里的良妃
01、首先,先为胤禩辟一个谣。
虽然清圣祖康熙帝骂过“老八”是“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但是,胤禩母亲的出身并不低贱。
“辛者库”,是满文“sin jeku”的音译,含义为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
简言之,这是一种包衣组织,而绝不是专门监管罪奴的机构。
而辛者库人分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不能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是罪籍。
胤禩的母亲良妃,按照《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的记载,良妃卫氏祖姓觉禅氏,皇太极时期归降并被分配到了正黄旗下成为包衣,世代担任膳房总领之职。
辛者库人在八旗中的地位也并不卑贱,清仁宗嘉庆帝的生母、清高宗乾隆帝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清宣宗的生母、清仁宗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都是辛者库人出身。

孝仪纯皇后
良妃和清世宗雍正帝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老九”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老三”的生母荣妃马佳氏、“老大”的生母惠妃乌拉那拉氏一样,都属于广义上的包衣出身。
而且她们也都不是清圣祖康熙帝明媒正娶的妻子,而是内务府小选入宫,以宫女子的身份被清圣祖康熙帝宠幸,才成了康熙帝的妃子的。
清世宗雍正帝曾在满文朱批里说过自己生母是和良妃一天一个批次入宫的:
太后额涅、妃额涅(良妃)系同日进宫,妃额涅亦朕之额涅矣。
当然,汉文版的《清世宗实录》也把这条朱批删掉了。
换言之,电视剧《雍正王朝》“九子夺嫡”里康熙帝的九个儿子里除了“老二”胤礽、“老十”胤䄉的生母出身高贵,是清圣祖康熙帝明媒正娶的妻子外,其余七个儿子的出身都一样,不存在胤禩生母的出身低贱这一说。
康熙皇帝生气时的口不择言不能作为证据。
再说,康熙帝自己也经常把泼出去的水又“收回来”。比如在“一废太子”时,他公开说江山社稷断不可托付给胤礽,然而没多久,他又再次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电视剧里的胤禩
02、说完胤禩生母的出身,再来说说清世宗雍正帝在满文朱批里是怎么“夸奖”胤禩的:
无如朕心如此,而允禩惟欲行其诈伪,显伊一己之是,仍冀遂其大志,使众人议朕之不是,以见皇考之付托于朕为误。允禩虽具此深心大力,但向既遇皇考睿照烛奸之圣父;今又遇朕才力能与相当之兄,不能逞其伎俩,益自增其愧恨耳。
这是满文档案里清世宗雍正帝在雍正三年四月十六日的朱批,但是根据清史专家王钟翰考证,这一段在汉文的《清世宗实录》里被完全删除了。
而这一段最有意思的是清世宗雍正帝亲口承认,在他爹的儿子里,只有他本人的才华与能力才可以和胤禩相匹敌:
今又遇朕才力能与相当之兄。
其实清世宗雍正帝“夸奖”胤禩的文字证据有很多,可以说是删不胜删;清高宗乾隆帝也只是把一些他爹说的太肉麻的删掉了,比如上面那段吹嘘自己能力与胤禩相当的。
因为这容易让人搞不清楚雍正到底是在吹自己能力强,还是吹胤禩的能力强。

电视剧里的胤禩
比如,在雍正皇帝正式对“老八”胤禩下手,在朱批里批评胤禩“险诈”时,还说胤禩的办事能力是所有大臣里最出色的,没人能和他相比:
胤禩若肯实心办事,部务皆所优为。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而其心术之险诈,诸大臣亦无与之比者。——《清世宗实录》
看完这段,真不知道清世宗雍正帝究竟是在批评他八弟,还是在表扬他八弟了。
雍正还对大臣们表示,胤禩这个弟弟的能力是他所有弟弟里工作能力最强的,注意,这里的“诸弟”里可是包括了他最喜爱的“十三弟”胤祥:
朕之此弟(胤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朕甚爱惜,非允禟、允䄉等可比。
也不知道“老十三”看到自己四哥在上谕里如此“表扬”胤禩,心里是怎么想的。

电视剧里的“老十三”胤祥
有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这只能说明胤禩有才,不能说胤禩有德啊。
别着急,马上。
清世宗雍正帝在雍正二年十一月突然发了一道上谕,内容是让爱新觉罗皇室成员出门的时候,该有的架子必须端起来,不能随意减少出行的随从和仪仗;随意减少仪仗,也是违法行为。
王、贝勒、公等悉有一定品制,国家大典攸关,不可稍有逾越,亦不可过为贬损,各按品制遵行,乃合于理。如或有意贬损,亦属违法。
为什么清世宗会突然下这么一道旨意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老八”胤禩出行的时候不摆架子、不要仪仗,可谓是轻车简从;结果清世宗雍正帝就受不了了,认为胤禩是故意的:
朕前为贝勒时,并无僭越之处,后为亲王,亦未尝有意谦抑,惟遵国之制,守己之分而已。近闻廉亲王允祀,过为贬损,凡事俱减于伊为贝勒之时,至将引马悉行撤去,此伊专事诡诈,以术巧取谦让之名,以诳惑不知道理之愚人,邀其称誉。又以此形容朕为王时所行似为僭越之意,怀奸败法,莫此为甚。此等诡诈之行,朕一经剖明,宣示于众,则伊之存心卑鄙险恶昭然矣。
虽然清世宗雍正帝这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但是他也变向为“老八”证明了:“老八”当了亲王以后,使用的仪仗甚至比他当贝勒时都要少。

电视剧里的胤禩
这不是品德好,又是什么呢?
胤禩品德好还有一个有力的旁证:康熙朝铁杆“太子党”成员托合齐曾给清圣祖上过一份奏折,奏折里说在京城的满人官员里最敬佩的汉人大臣是王鸿绪,因为他从不贪污受贿:
再,我满洲章京、笔帖式等不甚敬惧六部汉大臣。唯工部尚书王鸿绪,行高守善,精明强干。如有大臣等应得、应取之项,王鸿绪不但不取,亦不眼馋。实乃良臣。是故,非但满洲章京、笔帖式等惧怕,虽同僚亦多退让。此皆锁事,伏乞圣主另鉴。
而王鸿绪则是清世宗雍正帝点名的“八爷党”成员:
满大臣有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辈,汉大臣有王鸿绪辈。
王鸿绪的操守连京城大大小小的满人官员都敬佩,他会去推崇一个贪腐的王子吗?

胤禩的画像
03、总而言之,从《清世宗实录》以及相关清宫满文档案看,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胤禩应该真是一个既有操守又有能力的出色的王子。
可惜,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因为一部电视剧,竟然成了普通人眼中的小丑。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清世宗夺嫡考》,王钟翰,中华文史网—— “无如朕心如此,而允禩惟欲行其诈伪,显伊一己之是,仍冀遂其大志,使众人议朕之不是,以见皇考之付托于朕为误。允禩虽具此深心大力,但向既遇皇考睿照烛奸之圣父;今又遇朕才力能与相当之兄,不能逞其伎俩,益自增其愧恨耳。”——此段《清世宗实录》卷31页21上全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