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共:1768 字,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别人恐惧我贪婪"——巴菲特的经典名言在A股市场似乎总带着黑色幽默。数据显示,2024年A股投资者平均持仓浮亏达18.7%,但令人意外的是,同期股票型基金份额却逆势增长12.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5)。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恐慌的散户在割肉,专业的玩家在扫货。
市场波动时,普通投资者究竟该不该“越跌越买”?哪些基金适合作为“抄底筹码”?今天,桑尼带大家从数据和实战角度来拆解这一真相。

一、越跌越买的底层逻辑:模糊的正确 vs 精确的错误
“亏20%时加仓,能回本吗?”这是多数人的焦虑。但投资不是精确的数学题,而是一场概率游戏:
1. 市场反弹时:低位加仓可摊薄成本,加速回本(如2024年11月黄金暴跌时机构抄底,COMEX黄金随后3个月反弹3.3%);
2. 持续震荡时:浮亏波动但持仓成本降低,为未来蓄力;
3. 继续下跌时:若基金基本面未崩坏,坚持持有仍可等待反转(如2024年半导体行业深度回调后,2025年一季度相关基金平均收益超30%)。

关键结论:越跌越买的本质是“用时间换空间”,需满足两个条件——
①长期持有:至少1年以上,避免被短期波动干扰;
②标的优质:基金底层资产需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二、哪些基金能“越跌越买”?三类核心选择
1. 宽基指数基金:躺赢国运的“钝感利器”
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A500)覆盖多行业龙头,成分股定期优胜劣汰,天然具备“抗衰老”属性。历史数据显示,2005-2025年沪深300年化收益率达8.2%,即便在极端熊市(如2008年、2018年),持有3年以上仍能收复失地。
操作建议:
①定投+低位加码:如市场下跌10%,可额外追加10%仓位;
②关注SmartBeta策略:如红利低波、自由现金流ETF,2025年首批自由现金流ETF获批,长期收益风险比更优。

2. 行业主题基金:聚焦“长坡厚雪”赛道
选择长期趋势向上的行业,即便短期回调,也能通过加仓捕捉未来红利。2025年四大潜力方向:
①科技制造: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AI(多模态大模型商用)、机器人(宇树科技);
②医药消费:老龄化+消费升级驱动;
③新能源:储能技术突破+钙钛矿电池迭代;
④红利资产:银行、保险等高股息板块(2024年主动基金因低配红利资产跑输指数)。
风险提示:单一行业波动大,建议配置不超过总仓位的20%。

3. 主动管理基金:信任专业,但需“苛刻筛选”
优秀基金经理能通过调仓穿越牛熊,但需严格把关:
①长期业绩:近3-5年排名前30%,最大回撤低于同类平均;
②持仓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低于50%,避免过度集中;
③风格稳定:不盲目追逐热点,如2024年“景气投资”失效后,坚守价值的基金表现更稳健。

三、普通人的实战指南:三步构建“越跌越买”组合
Step1:底仓配置(60%)
宽基指数(40%)+ 行业主题(20%),如沪深300ETF(510300)+ 半导体ETF(512480)。
Step2:动态加仓(30%)
①设定加仓阈值(如每下跌5%加仓10%),避免情绪化操作;
②优先补仓回撤小、基本面强的基金。
Step3:风险对冲(10%)
配置黄金ETF(518880)或美元债基金,对冲权益资产波动。


四、桑尼的真心话:别让“抄底”变成“填坑”
1. 量力而行:加仓资金应为闲钱,避免杠杆(历史教训:2024年使用杠杆抄底者爆仓率超40%);
2. 拒绝“死扛”:若基金基本面恶化(如基金经理离职、重仓行业逻辑颠覆),及时止损;
3. 保持敬畏:2025年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全球供应链重构或引发黑天鹅事件,需预留10%现金应对极端风险。

结 语
投资本质上是一种“逆人性”的修行。市场暴跌时,与其纠结“要不要卖”,不如问自己:“我持有的资产,3年后会更好吗?”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每一次下跌,都是未来收益的种子。

数据来源:Wind资讯、Choice、基金定期报告
————————/ END / ————————
您的专业财务策划顾问
桑尼先生
CFP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持证人,拥有基金、证券、保险从业资格。
这是一个有态度的,金融理财知识分享平台,关注桑尼,带你一起学理财、懂投资、多赚钱、防掉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