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眼中最好用的十种武器

华晨曦 2025-02-26 09:47:23

抗日战争那会儿,八路军的武器装备真是差劲,基本上都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有啥用啥,能打仗就行。不过在这些缴获的武器里,倒是有十来种特别受欢迎,八路军战士们都喜欢用。

说起来也怪,那些原本是敌人用来打咱们的家伙,到了八路军手里反倒成了宝贝疙瘩。比如那个苏罗通ST-5型20毫米高射炮,虽然名字听着像是瑞士货,其实是德国造的。这玩意儿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就买了二百多门,还分了八门给八路军。八路军拿到手后,那个稀罕劲儿啊,每次用都得先跟师部报备一声,生怕给糟蹋了。也是,这种能打飞机的好东西,在当时可不多见。不过炮弹少得可怜,打起来都得精打细算。

再说说那个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这是小日本专门为打山地仗设计的。重量才二百多公斤,还能拆开来背着走,简直就是为游击队量身定做的。八路军缴获了不少这种炮,战士们都喜欢得不得了。你想啊,打起仗来,背着炮满山跑,多威风。不过这炮虽然轻便,威力可不小,打个炮楼啥的绰绰有余。

说起炮,还得提一嘴那个法国造的施耐德M1897型75毫米野炮。这玩意儿可是十九世纪末的老古董了,但在八路军眼里,那就是宝贝。红军长征的时候就缴获过几门,一直留到抗战时期还在用。虽说是老古董,但打起炮楼和据点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你看啊,这不就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嘛。

再来说说日本鬼子的那个八九式50毫米掷弹筒,这玩意儿可有意思了。小巧玲珑,才四十多厘米长,重量不到三公斤,一个人就能扛着跑。日本兵每个小队都配三四个,八路军缴获了不少,也专门训练战士用。这东西虽然小,但打起机枪阵地和火力点来,那是相当给力。你看,敌人的武器到了咱们手里,照样能发挥大作用。

说起来,很多人以为日本鬼子没有迫击炮,其实不然。他们那个九七式81毫米迫击炮,就是个挺厉害的玩意儿。这炮是仿法国布朗特81毫米迫击炮做的,射程将近三公里,能打各种炮弹。八路军也缴获过一些,虽然数量不多,但用起来比九二式步兵炮还要顺手。就是炮弹珍贵,不敢随便乱放。

再说说日本人的三八式75毫米野炮,这可是鬼子师团级的主力火炮。射程有八千多米,威力不小。八路军缴获了几门,那可是当宝贝一样使用。你想啊,有了这种大炮,打起仗来底气就足多了。虽说炮弹不好搞,但好歹也是一种震慑力不是。

说完了大炮,咱们再来聊聊小家伙。比如说那个汤姆逊M1921冲锋枪,虽然大部分是阎锡山那边仿制的,但也有少量是真货。这玩意儿在红军时期就有了,到了八路军手里更是宝贝。你想啊,一把枪能有机枪的火力,那打起仗来多带劲。就是子弹不好搞,每次打仗都得省着点用。

还有个叫SIG1920的冲锋枪,这是瑞士货。国民政府在二三十年代买过一批,后来被红军缴获了一些。这枪外形特别,枪管上全是散热孔,看着像朵花似的,所以还有花机关量不多,但在八路军手里也是个好东西。你看啊,这枪一分钟能打五六百发子弹,那威力可不是盖的。

说起机枪,就不能不提卅节式重机枪。这是咱们自己仿制美国勃朗宁M1917做的,虽然看着像,但用的是德国7.92毫米子弹。红军时期就缴获过,一直用到抗战。这玩意儿虽然是水冷式的,有点重,但比起马克沁来说已经算轻的了。而且比日本鬼子的九二式机枪还要可靠,所以八路军也挺喜欢用的。

最后再说一个有意思的,就是日本鬼子的九八式航空机枪。这原本是装在飞机上的,八路军从坠毁的日本飞机上拆下来,改装成了地面武器。这枪外形特别,枪管上全是散热孔,看着像只大眼睛,所以还有个外号虽然是航空机枪,但改装后用来当普通机枪也挺好使。你看,这不就是变废为宝嘛。

说起这些武器,每一种背后都有不少故事。比如说那个苏罗通高射炮,虽然是德国造的,但挂的是瑞士牌子。这里面就有不少门道,可能是为了绕过什么限制吧。再说那个施耐德野炮,在电视剧《亮剑》里这就闹了个笑话。其实它是法国货,跟意大利八竿子打不着。

还有那个汤姆逊冲锋枪,虽然原版是美国货,但咱们用的大多是山西阎锡山那边仿制的。你看啊,这不就是土法上马嘛。虽然仿制品可能不如原版,但好歹也能用,总比没有强。这里面就能看出当时各方面的关系有多复杂。

这些武器虽然好用,但用起来也有不少讲究。比如说那个掷弹筒,看着简单,其实用好了也是门学问。得掌握角度,还得会调整射程。再说那个迫击炮,虽然威力大,但也不能随便用。得考虑地形,还得算准弹道。你看,这不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嘛。

还有就是这些武器的维护也是个问题。缴获来的武器,零件不好配,弹药也难搞。有时候一个零件坏了,整个武器就得报废。所以八路军的武器员可有得忙了,得想方设法把这些武器保养好,让它们能一直用下去。

这些武器的种类和来源,其实也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特点。你看,有德国的,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还有自己仿制的。这不就说明当时的局势有多复杂嘛。各国都在卖武器,中国这边又在自己搞仿制。八路军能用好这些五花八门的武器,也说明他们适应能力强。

再说这些武器大多数都是轻便的,适合山地作战。这不就反映了八路军主要打游击战的特点嘛。你想啊,要是都是些笨重的大炮,哪能在山里灵活机动。所以说,武器的选择也是跟作战方式密切相关的。

八路军用这些武器,也不是照本宣科。比如说那个航空机枪,本来是装在飞机上的,他们就想办法改装成了地面武器。这不就是创新嘛。再说那些缴获来的武器,说明书都是外文的,他们就自己琢磨,摸索出了使用方法。你看,这不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嘛。

还有就是武器的使用方法,也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的。比如说那个步兵炮,原本是用来直瞄射击的,他们就琢磨出了曲射的方法,用来打山后面的敌人。这些创新,都是在实战中摸索出来的。

当然了,这些武器用起来也有不少局限。首先就是数量少,每次用都得精打细算。再就是弹药补给问题,有时候明明有武器,却没有合适的子弹用。还有就是维修保养的问题,缺少零件和工具,有时候好好的武器就得报废。

但是呢,这些困难反倒激发了八路军的创造力。他们自己制造弹药,自己修理武器,甚至还能把缴获来的零件拼凑出新的武器来。你看,这不就是在困难中找出路嘛。

总的来说,这些武器在八路军手里,可不只是单纯的作战工具。它们承载了太多故事,反映了太多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国际局势,看到技术水平,看到作战方式,更看到了八路军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武器,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