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偷”背后的谜团!1999年肇东市“4·10”少女被害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5-03-31 08:01:01

奚铭是吉林市船营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一名刑警。2000年10月初,大队长宫令向奚铭所在的特管中队下达了一个死命令:系列“片偷案”久侦未破,特管中队必须在近期通过控制赃物查破此案。

3月份以来,一个“幽灵”般的人影在船营区徘徊,“幽灵”创下的纪录是:30起入室盗窃案,20万元的案值。

精湛的撬别手段,毫无痕迹的作案现场,令侦破此案的刑警们头痛万分。分局领导绞尽脑汁,动用了几乎全区的警力,蹲坑守候,没有抓到一个现行。架网布控,线索越发渺茫。所有的办法都使尽了,分局领导把宝押在控制赃物上。控制赃物,就不能忽视旧物市场。接受任务后,奚铭和他的战友每天都在管区的几大行业场所转悠,试图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10月15日,奚铭发现,南马路旧物市场附近有人卖“康佳”彩电,与所要控制的赃物很相似。奚铭几次试图与卖主进行交易,狡猾的卖主始终不肯露面。

几天后,这个自称“闫大维”的青年人又在南马路旧物市场露面了。这次,他要卖的是一架“理光”照相机,开价3000元,与奚铭约定的交易时间是11月10日下午3点。

奚铭马上报告给中队长刘凤军。刘凤军指派中队黄庆国、关乃明、李晓凯配合奚铭的抓捕行动。

11月10下午3点整,4名刑警乔装打扮,来到南马路旧物交易市场。

10分钟后,一个年纪在二十三四岁,身穿蓝色西服的青年人,挽着一个妙龄少女,出现在约好的交易地点。

根据掌握的情况,奚铭断定,那个男青年就是闫大维,女青年可能是他女友。

靠近男青年后,奚铭喊了一声“闫大维”,那人听后愣怔了一下,见4名刑警已经聚拢到他面前,感到事情不妙,回手就是一拳。

男青年见黄庆国的鼻子被打出血来,转身撒腿就跑。4名刑警奋起直追,将男青年团团围住。男青年见退路被堵死,随手捡起一块水泥方砖,向离他最近的奚铭砸了过来,奚铭躲闪不及,水泥方砖砸在他的脚面上。他忍住疼痛,奋不顾身扑上去,将男青年死死抱住。三位战友一拥而上,将男青年制伏,按倒在地。

被抓的,果然就是闫大维。

审讯室里,闫大维态度十分蛮横,公然叫嚣:“我没啥事儿,24小时之内,你们必须放我,不然告你们!”

“照相机哪儿来的?”

“朋友欠我钱,顶债顶的。”

审讯进行了两天,他一会儿说叫闫大维,一会儿说叫闫大军,一会儿又说叫许艳军。问他照相机哪来的,他说朋友欠钱还的,但又不知朋友叫啥名。问到原籍时,他说是河南漯河的,可又操一口流利的东北口音。

刑警们戳穿了他的伎俩后,他就一直保持沉默,和刑警们对抗。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大队长宫令让队员们坚定信心,越想蒙混过关的人,越说明身上有问题。正面交锋不行,就采取迂回战术。

打开缺口的唯一途径是他的女友,可他的女友除了知道他叫闫大维之外,其他一无所知。

他们是在夏天认识的,处了不到半年。她甚至连他的住处都没去过,只知道他住在河南派出所管内。几天前,两人卖照相机时打车到过他住的小区,但她没上他家去,具体在哪个楼也说不清楚。

在河南派出所,奚铭调取了暂住人口登记簿,得知闫大维居住在市政府住宅楼3号楼一单元7楼。

在闫大维的住处,奚铭用闫大维身上的钥匙试着捅了一下,门顺利开了。不言而喻,这就是闫大维的家。搜查中,奚铭的眼睛一亮:3件貂皮大衣、一台康佳21寸彩电、一台新科、十余块名牌高档手表、若干金银首饰以及自制的撬别工具……

半年多来,令奚铭费尽心机四处寻找的赃物一一呈现在眼前。

经失主辨认,房间里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是被盗赃物。

搅得船营刑警昼夜不安的系列“片偷案”终于露出端倪。这个卖照相机的神秘幽灵,更让刑警们刮目相看。再

次提审闫大维时,闫大维一改以往的桀骜不驯,表现得出奇的平静:“我知道你们找到我家了。你们记吧,我交代。盗窃。”

“我对吉林市不熟,每天一过8点,我就出去溜达,遇到条件不错的,就干一把,具体什么地点也记不清楚。”

闫大维一口气交代了10起盗窃案,都是利用职工白天上班时间撬门别锁入室作案,但奚铭发现:闫大维交代的都是他的家里有赃物可以对证的,没有对证的一概不谈。

这回真的遇到对手了,闫大维的见风使舵,工于心计,令奚铭觉得,他的欲盖弥彰更显得身上有更大的案子。要撬开他的嘴巴,首要一点是查到他的原籍和真实姓名。

闫大维的同案李军被纳入视线。

据闫大维交代,李军是哈尔滨人,33岁,他是在市文联舞厅跳舞时与当保安的李军认识的。

经了解,市文联舞厅的确有个叫李军的保安,但早不干了。要找到他,只有找到他的小舅子。奚铭在船营保安公司找到了他的小舅子,据他的小舅子介绍:李军早和他姐离婚了,但前几天又把他姐找去,两人一起回哈尔滨宾县了,具体什么地方说不清楚。

11月13日下午2点,中队长刘凤军带领刑警黄庆国、李晓凯、关乃明前往宾县缉捕李军。

在宾县公安局的配合下,刑警们在宾县6中附近找到了李军的临时住处。

是夜,李军和前妻早已进入梦乡,刑警们尤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他面前。李军意识到大势已去,急忙伸手掏枪,但被奚铭打落在地。

“警察,吉林的。”闻听此言,李军只好乖乖就擒。

奚铭在李军的房间里搜出一支自制手枪、一把蒙古匕首,此外,还有手机、皮夹克、高档手表、金银首饰等赃物。

11月14日清晨7时,刘凤军小分队经过连续16个小时的奔波,行程千余公里,押解李军返回吉林市。

审讯进行得很顺利。李军交代,他是今年8月份认识闫大维的,两人合伙作案10余起,所盗赃物平分。他说,闫大维的作案手法很精,很专业,一看就是个老手,但拒不教他,也不告诉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后来两人赌气分了手。

闫大维谜一样的身份吸引着奚铭。

他越是不说实情,越是吸引着奚铭打破砂锅问到底。闫大维租房时使用的身份证是黑龙江省颁发的,但照片上的闫大维根本不是他本人。宫令决定,就在这张身份证上做文章。

11月15日,刘凤军、奚铭再次前往哈尔滨市公安局查找闫大维,哈尔滨公安局积极配合他们开展工作,但微机里没有调出闫大维的名字,虽然查出几个叫闫大军、许艳军的,但均从年龄段、体貌特征上否掉了。

经微机检索,闫大维的居民身份证号码是肇东的,刘凤军、奚铭马上驱车前往肇东市。

肇东果有闫大维其人,1977年出生,住前进北二街4委15组,是肇东市农行印刷厂的职工。

当晚,在前进派出所的配合下,刘凤军、奚铭找到了闫大维的家,但闫大维当晚值班不在家。他们出示了吉林闫大维的照片,闫家人均说不认识。

看来,此闫大维非彼闫大维。

11月16日上午,下夜班的闫大维被叫到前进派出所。

一见本人,果然与身份证上的照片相似。据他说,身份证是今年3月份丢失的。民警向他出示吉林闫大维的照片,他说不认识。查到这里,满怀希望而来的刑警们个个心凉半截。如果此闫大维说的是实话,就说明一切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他们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肇东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请求协助调查照片上的人,但肇东刑警对此人没有印象。

这时,外出办案的一个司机正好进来,看到照片上的人,惊喜地说:“这人我认识,是我同学,叫王文鹏,外号大傻。”他怕其他刑警想不起来,又强调了一句:“就是去年春天杀人后逃跑的那个!”

肇东刑警马上想起了一年前的那起杀人案:1999年4月10日晚,一伙同学在饭店聚会时发生口角,一个叫王文鹏的人持刀将21岁的女同学刘海燕捅死。当刑警闻讯赶到现场时,王文鹏早已畏罪潜逃。

此前,王文鹏的弟弟因伤害致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他的父母得知王文鹏又杀人外逃,便销毁了他的所有照片。

肇东刑警费尽周折四处通缉,却连王文鹏的一张照片都没获得,所以办了一年多的案子,却不认识照片上的真凶。

另据肇东刑警介绍,内蒙古警方也因一起杀人案四处通缉王文鹏。

查到王文鹏的家庭住址时,吉林刑警满腹狐疑:前进北二街4委13组与闫大维家的4委15组仅一街之隔,两家是邻居,年龄又相仿,而闫大维却说不认识王文鹏,这里肯定有隐情。

再次找到闫大维时,闫大维只好如实交代,他不但认识王文鹏,而且是小学时的同班同学。他不承认认识王文鹏,是因为王文鹏心狠手辣,怕日后遭到报复。他还交代说,今年3月份,王文鹏的父亲找他借身份证,说给王文鹏办身份证用,他就稀里糊涂地把身份证借出去了。

要彻底揭开王文鹏的神秘面纱,找到他父母现在的住处至关重要。可是,就在王文鹏杀人外逃后,他的家人就把房子卖了,谁也不知搬到哪儿去了。

11月16日,刑警们查了一天,一无所获。

11月17日,刑警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王文鹏的家。王文鹏的父母回忆说,王文鹏杀人外逃后,一直没和家里联系,直到今年春天才给他父亲打了一个传呼,说在吉林市,让父亲尽快弄到一张身份证,他父亲就向闫大维借了身份证。此后,他母亲先后两次到吉林看王文鹏,并在他那里带走了貂皮大衣、皮夹克、照相机、手表、金银首饰、现金等大量赃物。

根据王文鹏父母的交代,刑警们将上述赃物悉数缴回,连夜驱车赶回吉林市。

11月20日,船营分局组成了以局长陈宪春、副局长于伟东为首的审讯阵容,主攻化名闫大维的王文鹏。审讯室里,王文鹏故作镇静,竭力掩盖内心的恐惧,拒不交代任何问题,审讯一次次进入僵局。刑警们适时点明身份,晓以利害,审讯一直进行到24日凌晨,王文鹏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断断续续交代了整个犯罪经过。

在家乡杀人外逃后,他径直跑到内蒙古根河市,由于没有生活来源,整日以盗窃为生。后来,在根河认识一女子,两人一起鬼混时,被当地警方抓获。

审查时,他趁机逃跑,到一朋友家借钱,由于朋友不借,便持刀将朋友砍死,抢去现金300余元。

逃离根河后,他又流窜到牡丹江等地,学到一手高超的技术撬盗手段,便想凭此本事伺机作案。今年3月份,他流窜到吉林市,先后在船营、昌邑、高新等地利用技术手段撬门别锁,盗窃作案30余起,盗窃案值20余万元。

11月24日,出于人道,船营刑警允许王文鹏在审讯室里见父母最后一面。当母子抱头痛哭时,母亲的心情十分复杂。她说,正是父母的纵容、包庇,使儿子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几个月,作恶多端的王文鹏被判处死刑。

0 阅读:12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