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文天祥用一首诗来形容,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松鼠读书笔记 2022-02-25 21:42:57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公立高中的历史教材中,详细学习了中国历史。其中关于儒家文化的部分甚至超过基督教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他们的历史教材是如何学习丝绸之路部分的。

以下是原文翻译:

特别是在繁荣时期,大量货物穿过丝绸之路,通常由大型骆驼车队运送,穿越中亚严酷而危险的草原、沙漠和绿洲。

在消费市场高需求和交通运输困难的情况下,这些商品大多数都是奢侈品,目标受众是精英和富裕阶层,而不是主食,因为只有价值极高的商品才能弥补如此长距离、令人望而生畏的运输成本。

在这些奢侈品中,丝绸是其中的象征。丝绸于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时起源于中国,那个文明长期垄断着它的生产。

公元前300年左右,这种珍贵布料的消费在整个欧亚非世界中不断增长。尽管丝绸贸易本身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女性的供给和需求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许多世纪以来,中国妇女,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妇女,负责丝绸生产的每一个步骤。她们照料桑树,桑树的叶子是蚕吃的;他们在非常热的水中解茧,提取长丝纤维;他们把这些纤维变成线,织成纺织品。

因此,中国家庭成为纺织生产的主要场所,农村妇女是主要劳动力。到了唐朝(公元前618年至907年),妇女为家庭经济、丝绸业的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严重依赖农民税,通常用布料支付。

尽管做出了这些贡献,许多农村家庭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正如十三世纪作家文祥所说:

“蚕已经睡了第三觉,饿极了。这家人很穷,没有钱买桑叶来养活他们。他们能做什么?

饥饿的蚕不产丝。女儿20岁了,但没有结婚礼服。政府派来收税的人就像老虎。

如果他们没有衣服给女儿穿,他们可以推迟婚礼。但如果他们没有钱交给政府,他们就会破产。”

(注:笔者不知道这说的是文天祥的那首诗?知道的朋友在评论区里说一下)

中国的精英女性,以及她们的男性,也提供了对这些奢华面料的部分需求,这标志着她们崇高的地位。

中国官员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大量丝绸来交换急需的马,并从北方收买“野蛮”入侵者。在中国之外,许多文明中的女性都热切地追求中国丝绸的舒适性和时尚价值。

到公元六世纪,生产生丝的知识和技术传播到中国以外。一个古老的中国故事将其归因于一位中国公主,当她嫁给一位中亚统治者时,她戴着头巾走私了蚕。

而在这个故事的欧洲版本中,是一位居住在中国的基督教僧侣通过将一些蚕藏在竹竿中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工业间谍行为。不管怎样,韩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和波斯人也学会了如何生产这种珍贵的布料。

随着丝绸供应的增加,它的许多品种在非洲-欧亚贸易路线上的流通更加广泛。在中亚,丝绸被用作货币和积累财富的手段。在中国和拜占庭帝国,丝绸都成了高地位的象征,各国政府通过法律,限制精英阶层穿丝绸服装。

此外,丝绸在不断扩大影响的佛教和基督教中,与神圣的宗教联系在一起。前往印度寻求宗教文献和文物的中国佛教朝圣者,携带大量丝绸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参观的寺庙。

中国的佛教僧侣从唐朝皇帝那里获得紫色丝绸长袍,以此作为崇高荣誉的象征。在基督教世界里,丝绸壁挂、祭坛罩和法衣成为虔诚的象征。

由于西欧直到公元前12世纪才发展出独立的丝绸工业,因此从伊斯兰世界进口的丝绸形成了相当大的市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基督教会的辉煌部分取决于伊斯兰贸易网络和穆斯林世界制造的丝绸。其中一些丝绸甚至还刻有《古兰经》中的阿拉伯语段落,欧洲买家并不知道。到了12世纪,西非的加纳国王也能穿着丝绸了。

与当代全球商业相比,丝绸之路的贸易量不大,其对奢侈品的关注限制了其对大多数人的直接影响。尽管如此,它还是产生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中国南方长江三角洲的农民有时会放弃粮食作物的种植,转而专注于生产丝绸、纸张、瓷器、漆器或铁器,其中许多都是运往丝绸之路市场的。

就这样,长途贸易的影响逐渐影响到普通农民的生活。此外,处于有利地位的个人可能会受益匪浅。比如12世纪的波斯商人拉米什特,通过他的长途贸易生意发了财,并用他的利润为麦加的伊斯兰教中央神社喀巴购买了一块极其昂贵的丝绸。

关注作者,每天了解一个硬核小知识。

0 阅读:65

松鼠读书笔记

简介:每晚8点准时分享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