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方所文化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宣布,方所重庆店即将关闭。
其在一篇告示文章中表示,“4月1日至6月25日,方所重庆店全场图书7折,优质样书、杂志低至3折起。”
而6月25日租约到期后,被评为重庆第一届最美书店的方所将终止营业。
2015年进入重庆市场,5年时间就惨淡收场,这个曾是文艺青年打卡圣地的书店,为什么连七年之痒都没能撑到?
《界面时尚》曾在寻找原因时,采访到了几位重庆文化圈人,他们的统一口径是:“重庆是个文化沙漠。”
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毕竟,和方所一同进入重庆市场的,还有南之山书店、言几又、新山书屋、钟书阁等新兴“网红”书店。
败走重庆,方所不能怪山城袍哥。
2015年5月15日,老黄历上写道宜开市、置产。
2个月的试运行后,方所全国第三家重庆店,在这天正式运行了。
据了解,当时方所重庆店有14万册图书,品种达4万余种,主要有人文社科、艺术、综合三大区域。港台和国外图书也是其特色,占比达到了40%。可是,方所创始人毛继鸿在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方所不是一个书店。
△方所创始人毛继鸿
这个占地面积约2400平米的书店,图书区域面积只有1500平米。其余地方是咖啡区、植物区、文化产品区,甚至服饰区域。
方所重庆店尝试了新的模式,书店里引进诸多设计师服装品牌。当时,极具东方美学与原创精神的“多少”、“Bayankala”、“RE”等品牌都曾入驻方所重庆店。
当然,毛继鸿自己的服装品牌例外(EXCEPTION de MIXMIND),一直是这家书店的主角。
定义方所,本质是一家服装店。
在方所初创的2011年,业界对于毛继鸿的这个布局,就曾解读为服装品牌的消费场景扩展。
当时,《职业经理人周刊》曾采访深圳女装企业粉蓝衣橱时尚集团董事长李飞跃。后者表示,“如果消费者的诉求仅仅只是为了购买服装,那他完全可以选择在线上完成购买,对于实体渠道来讲,其需要更深层次的东西来吸引消费者。”
同年,粉蓝衣橱也曾推出与方所类似的艺术空间Lifisee。这个空间里,除了有服装展示,还有艺术展览、音乐教学、咖啡馆等多样化的经营业态。他们都是法国品牌Agnes.b的中国学徒。
这个专注于传达法式小资生活方式的服饰品牌,更像是一个生活馆。其店铺更像是花店、咖啡馆,甚至还定期举办艺术展,衣服不过是其中一个部分。只是,要将服装生意发展成一个综合生意,门槛不低。
方所开业3个月时,毛继鸿表示开业前两天的营业额即突破30万元,预计不到3年便可实现赢利。但事情显然没有按照毛继鸿的预期发展。
《职业经理人周刊》报道,直到3年后成都、重庆等门店开业,方所真实的赢利情况外界很难知晓。
按毛继鸿对外的说法是,运营方所确实是一件砸钱的事情。方所总顾问也曾在2015年3月透露,在方所所有的销售中,广州方所图书营业额占比35%。
此后,一份已找不到出处的数据开始流传,其介绍了广州方所点的销售格局占比。数据显示,其门店营收的40%来自服饰、35%来自图书、15%来自咖啡。其余10%的销售,来自于一些植物和美学生活产品。
02.综合体难逃疫情的阵痛虽然是一家服装、咖啡、书店的综合体,但这3个行业都没有逃过2020年疫情的打击。
服装行业:东吴研究院统计,1-2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社零下滑30.9%;整个Q1,品牌服装企业打折促销之下,流水依旧下滑30%-40%。
多家纺织工厂表示,2-3月对纺织服装行业影响最为严重,预计将在6月后逐渐恢复正常。
餐饮行业:2月12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响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7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93%的餐饮企业都选择了关闭门店。
书店行业:中国实体书店联盟对全国1021家独立书店的调查显示,截至2月5日:90.7%的独立书店停业;超过90%的独立书店没有正常收入;37.02%的书店的资金储备只能维持不到一个月;42.02%的书店撑不到三个月。
作为综合体的方所,可谓被疫情关着门虐。以方所重庆店为例,其春节后是3月8日才恢复营业。
面对疫情对于服装的影响,毛继鸿开始与广药合作,打算中医药研发用于清洁与防护的材料,应用到功能性服饰产品、家居产品、运动健康产品方面。但面对疫情对于书店的影响,毛继鸿只是回应道“步履艰难”。
他说,停业期间,许多中小型书店需要承担高额的店面租金、物业费用和员工薪酬以及图书库存与货款到期等一系列问题。
从短期来看,实体书店遭遇的是进店客流急剧锐减与现金流的问题。而长期影响却是这次疫情正好发生在经济发展较慢的一个特殊时期,这次疫情让消费行为、需求发生新变化,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经济迈向一个新台阶。
餐饮、旅游行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但是与这些行业相比,书店行业不是刚需,加上网上书店低价竞争。
根据实体书店大数据检测机构中金易云数据显示,网络书店比实体书店销售折扣平均低27.6%,实体书店的恢复期远比其他行业漫长。
疫情期间,方所也融合线上线下,开通网上商城、推出特价秒杀、上线礼品卡等。但毛继鸿始终认为,书店的线上线下是伪命题。
他表示,所谓的线上线下是对不同的年龄者的渠道上的选择,可能对于85前的人,线下是主体,那么线上是一种附加的便捷渠道;而85、90、00后出生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是他们的表达习惯。
线上、线下融合只是技术上的融合,无法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03.方所重庆,早在疫情前就败下阵来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方所重庆的终止营业,似乎与疫情无关。早在1月9日,方所重庆店的门口挂出了关门公告,关店时间定为2020年6月25日。
其实,重庆市场一直是新兴“网红”书店的必争之地。南之山书店、言几又、新山书屋、钟书阁等,都在近几年扎堆山城。
数量的增多,业态更为多元,也表示行业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或许会更加激烈。这个过程中,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莫过于西西弗书店。
截止2019年5月,西西弗在全国60多个城市拥有210多家实体连锁书店、210多家意式咖啡馆、超过400万活跃会员。
而2019年前10个月,西西弗更是营收12亿元,图书销售额9.5亿元,咖啡等餐饮收入1.8亿元。这个数据,在60家品牌书店中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西西弗书店就将大本营从贵州搬到了重庆,目前在重庆有18家门店。
重庆西西弗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娅于2015年表示,西西弗书店虽然不断扩张却也保持了收支平衡。
2019年初,上海网红书店钟书阁更是入驻重庆。数据显示,开业半月,钟书阁接待20余万人次,在钟书阁全国18家书店中排名第一。
但《上游新闻》报道,去年9月份,该书店客流量已有所下降,节假日期间图书销售为1000册左右。
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民营实体书店盈利艰难。钟书阁重庆店前期投入较大,目前尚未收回成本;南之山书店的三家店中,有一家未实现盈利;当地文化地标“精典书店”,早于2016年因租金高昂不得不搬离解放碑,后入驻南滨路。
激烈的市场竞争外,方所重庆店的关门还可能是门店选址的问题。
方所重庆店所在地本来是购物中心为阳光世纪,与观音跳步行街、龙湖北城天街形成三角形。
但此处也是3个地方人流最少的地方,开业不到2年,这个购物中心就转型为了新世纪奥特莱斯,主要销售折扣商品。
方所门店处于购物中心深处,途中是各种折扣店、奶茶小吃店,这种市井气息显然与方所的Level不太符合。
更何况,方所重庆店内部分产品价位高达数千元,咖啡消费均价都在50元左右。这样的定价,在Outlets业态下似乎难以找到精准流量。
大部分时候,人们看到方所重庆店的阶梯上坐满的看书的人。但他们可能就是真的只是蹭空调看书,真正的消费无人能知。
有业内人士表示,方所重庆店的业绩在全国四家店中表现较差,对品牌增益较小。商场选址不够好,很难带来自然人流,被视为导致该窘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关店公告中,方所提到,关门时租约到期,但又表示“短暂的别离并非结束,未来仍然可期。”方所重庆店店员也曾向媒体表示,“暂时还没找到新的合适的店铺。”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并非诀别,方所与山城或许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