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宋美龄为陈璧君求情,毛主席:让她先给人民一个交代!

正如历史说 2025-01-04 02:00:30

1949年,国内形势基本大局已定,国民党剩余势力纷纷逃亡台湾,党中央也开始逐步接手管理一些烂摊子,其中有一些国民党抓捕关押的罪犯,这些人要如何处理可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上海提篮桥监狱就关押着一个特殊人物,名叫陈璧君,她的问题十分特殊,追究起来也很长远,眼看着党中央一时无法决定如何处置她,宋庆龄主动找到了毛主席,希望能对陈璧君网开一面。

那么这个陈璧君究竟是谁?为何宋庆龄要亲自为她求情?她又为何会和国民党结仇?最后党中央又是如何处理她的问题呢?

汪精卫夫人

陈璧君一生最显赫的身份便是“汪精卫之妻”,她后半生是活在丈夫的身份下的,但实际上早年间的陈璧君也是一个光鲜的人物。

陈璧君的祖上非常有实力,父亲是南洋巨富,陈璧君出生的时代虽然不济,但胜在家族兴盛,从这一点上,她已经完胜中国绝大部分人。

优越的家庭环境,让陈璧君从小就饱读诗书,并且接受的还是中英文双语教育。

那时候父辈为陈璧君规划的人生路线很清晰,将其当作名媛培养,长大后选个同阶层的富商联姻,以此来巩固家族势力。

但饱读诗书的陈璧君却偏偏不愿,豪门生活她从小就在体会,于她来说,没有丝毫吸引力,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她,偏偏对国内一些爱国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次机缘巧合下,陈璧君认识了来马来西亚创建同盟分会的孙中山,那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革命”,孙中山先生言谈中所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和伟大畅想深深地吸引了陈璧君,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了同盟会,不但学习同盟会革命思想,还借用家族势力,为同盟会筹款。

在此期间,陈璧君还认识了同盟会成员汪精卫,彼时陈璧君还不知道,这个男人会改变他的一生,只觉得那个时候的汪精卫学富五车,胸怀大志。

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很自然地就走到了一起,因为接受过西方教育,所以陈璧君无法接受与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得知这个事情后,汪警卫向陈璧君保证,此生都不做官、不做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抽鸦片。

这“六不”打动了陈璧君,1912年,相识四年的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并且在婚后,夫妻双双携手赴法留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次提出一夫一妻制,也是在1912年。

彼时两人的感情还是很纯粹的,虽然中途也曾多次回国,在其间都没有表现出涉政的想法。

一直到1915年,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再三邀请夫妻二人回国,参加“第三次革命”,两人的政治之路就此开启。

最初,夫妻两人做的都是一些宣传类的工作,与孙中山先生的见解也不谋而合,陈璧君也一改往日的态度,支持起了丈夫的事业,游走在各个官眷圈子里,也是在这个时期,陈璧君和宋庆龄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

在宋庆龄看来,陈璧君是个很有主见的女性,她所认定的事情,想尽办法都要办到,这源自于陈璧君家族带来的底气。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汪警卫在很多事情上,愿意听陈璧君的意见,以至于在后来的很多问题上,汪警卫的想法和党的宗旨逐渐背离。

野心膨胀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危,汪精卫作为孙中山先生最信任的人之一,临危受命记录孙中山先生的遗嘱。

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国民党的权力开始逐渐分散,汪精卫等的真实面目也开始逐渐展露。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选择了蒋介石作为接班人,其实这个事情并不属实,那个时候的蒋介石并不是孙中山先生心目中的首选,在他前面还有胡汉民、汪精卫等人,除了胡汉民以外,汪精卫的呼声最高。

彼时汪精卫和胡汉民还保持着表面上的友谊,但在权力面前,谁又能没有私心,更何况,汪警卫跟前还有一个野心膨胀的夫人。

陈璧君作为汪精卫的妻子,说不贪恋权势地位,那一定是假的,她也曾羡慕过宋庆龄第一夫人的位置,而眼前正好就摆着一条捷径,按照她那好强的性格,不去走一走,恐怕下半辈子都会遗憾。

原本汪精卫只是国民党的第二人选,可后来第三人选廖仲恺遇刺,给他送来了除掉第一人选胡汉民的机会。

当时国民党抓住了凶手,在一番严审后,凶手交代,此事幕后策划之一就是胡毅生,也就是胡汉民的弟弟。

且不说这事是真是假,作为胡汉民的竞争对手,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当即就拿住这个把柄大肆宣传,蒋介石甚至找了些名目将胡汉生拘禁了起来。

一时间墙倒众人推,胡汉民就失去了竞争资格,汪精卫成为呼声最高的那个人。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汪精卫稳了,1926年1月,国民党还召开了大会,确定了汪精卫的主导权,以至于汪精卫直接放松了警惕,让蒋介石钻了空子。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以监视和软禁共产党为由,调出大批军队,全城戒严,而他做这一切根本没有向一把手汪精卫申请过,以至于汪精卫和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汪精卫是个光杆司令,他甚至调动不了国民党的军队。

这样一来,汪精卫就陷入窘境,名头叫得响有什么用,谁掌握兵权才是王者。

自那以后,蒋介石的呼声逐渐盖过了汪精卫,无可奈何的汪精卫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短短一年时间,汪精卫好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又好像没尝到,总之他是不甘心的,他的夫人陈璧君也不甘心,于是夫妻二人开始寻找外援,到苏联见斯大林,准备与共产党合作,与蒋介石分庭抗礼。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民党分成了两派,一派由蒋介石领导,一派由汪精卫把持。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汪精卫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有魄力的领导者,可他还是硬生生地走到一把手的位置,这里面有很大部分来自他夫人陈璧君的支持。

后来被捕的汪伪政府人员交代称,汪精卫所做的很多决策,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里面都有陈璧君的影子,尤其是918事件后,陈璧君对汪的影响比之前更甚。

陈璧君虽然是中国人,但她却不是在中国出生,祖上从的也不是政,是商,耳濡目染下,她的很多想法都与“利益”挂钩,那些所谓的爱国情怀,满腔热血,在她年轻时可能尚算真诚,可一旦尝到权力的滋味后,她的初心也逐渐改变了。

女汉奸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都掀起了抗日热潮,国共两个死对头也放下往日成见,一致对外,可偏偏汪精卫要反其道而行之。

在其夫人陈璧君的力劝下,汪精卫主张和日本人和平共处,甚至为了得到权利,不惜沦为日本人的代言人,在国内鼓吹抗日民众放下武器,与日本人共创辉煌。

日本人看到了汪精卫的潜力,对其也是大力支持,甚至扶持他为国民政府主席,陈璧君也得偿所愿,当上了第一夫人。

夫妻二人以为自己傍上了大腿,从此便能安枕无忧,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的血性还在,面对日寇的疯狂行径,举国上下顽强抵抗了八年,直到1945年,日本人宣布投降,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日本人投降时,汪精卫已经去世了,剩下陈璧君一人支撑着伪国民政府。

彼时日本人自己都泥菩萨过河,哪里还能想得起她这个忠心的狗腿子,于是陈璧君就落到了蒋介石手中。

1945年底,陈璧君被蒋介石政府判处了叛国通敌罪,一时间,她便从第一夫人沦为了头号女汉奸。

原本陈璧君犯此大罪,必死无疑,但她一直拒不认罪,再加上当时内战爆发,国内形势严峻,没人顾得了她,侥幸让她多活了几年。

直到1949年,国民党败走,陈璧君又落到了共产党的手中。

得知蒋介石败了,陈璧君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她这一生,和她的丈夫一样,对蒋介石是恨之入骨,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从蒋介石手中夺回原本该属于他们的权利。

当然,陈璧君对共产党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毕竟都是死对头,早死和晚死的区别而已。

陈璧君以为共产党一定会杀之而后快,可万万没想到,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亲自找到了毛主席跟前,为她求情。

宋美龄表示,陈璧君早些年也是一个积极分子,为革命做出过不少的贡献,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做出了一些不得已的选择,可说到底她不是掌权者,很多决定不是她一人可以左右的,况且汪伪政府还有一些追随者,若要开创一个新时代,就一定要放下过往,一味地追究错过,是追究不完的。

毛主席觉得此话不假,国民党那些几十年的争权夺利之战,早已经是一本烂账,新中国成立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如何让局面稳定下来,让老百姓的生活回归正常渠道才是重点,一味地追究过往,只会让人心惶惶。

可就这么放过陈璧君,岂不是显得共产党软弱,将来人人可效仿之?

对于这一点,周总理倒是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陈璧君过往的所作所为,伤害的始终是老百姓,不如就让她早日悔过,承认自己的罪行,这样也好对群众有一个交代。

为此,宋庆龄亲自给陈璧君去信,以老朋友的身份,劝说陈璧君悔过,并向她描绘了如今的大好时光,连她这个孙中山的第一夫人都能接受共产党,足见共产党是民之所向。

但遗憾的是,陈璧君不愿意放下她那高傲的身份,始终坚持自己无罪,也不承认自己和丈夫的卖国行径,并且表示,不管谁掌权,她都不承认罪过,哪怕是死在牢里她都不认。

原本党中央领导人有意放她一马,奈何陈璧君自己不接受,那就尊重她的选择吧。

可与国民党不同的是,共产党自始至终都没有为难她,反而对她处处关照,不但关心她在里面的身体健康,还允许她的亲友来探望,她也可以随时写信给监狱外的亲人。

那时候监狱里没有什么好消遣的事物,陈璧君独爱看报,为此监管他的人员每天都为她带来解放日报。

从报纸上,陈璧君看到了新中国的变化,常常感叹:“的确和以前不一样了。”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陈璧君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过往那些争权夺利的过程,他们在注重权势,反而忘记了革命的初衷,忘记了民心所愿,而无权无势的国内共产党之所以能白手起家走到最后,不就是因为民心所向吗?

生命的最后时刻,陈璧君终于想明白了,她向组织提出了重审,她不接受蒋介石判给她的罪名,希望能由活在自由之下的中国人来对她进行审判,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她都接受。

事实上,陈璧君此举已经是在认错了,只可惜晚年时,她的身体并不好,上天也没有给她重新站在审判席上的机会。

1959年6月的一天,陈璧君因病去世,她离开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监管她的工作人员送了她最后一程。

说起来,陈璧君此生也算是惨淡收场了。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