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前家长们要做什么?教会孩子这三个技能,远离分离焦虑

掰掰爱跑步 2022-04-09 16:36:26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他肯定是不适应的,因为身边的环境被改变了,他会对未知恐惧,没有安全感,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孩子的精神会比较紧张,情绪也比较难控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哭闹,拒绝去幼儿园。

其实孩子会有分离焦虑,跟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第一次离开孩子都不能保持心态平静,孩子感受了的父母的不平静,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只有家长足够平静给孩子信心,孩子进入幼儿园才能快的适应!

有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的老园长表示:为了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可以提前做好三方面的准备:

第一,生理上的准备

家长告诉孩子在有需求的时候及时向老师说,比如:如厕,千万不要憋尿,孩子玩的比较欢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憋尿的情况,很多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尿裤子,这属于正常情况,不要嘲笑孩子,羞辱孩子,而是要提醒孩子,老师安排如厕的时候要及时如厕解决大小便。

就算没有及时如厕尿裤子了,也不要害羞或者不开心,告诉孩子他这个年龄段发生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

其次,家长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身体重要部位

孩子离开父母的全面保护,进入幼儿园是走入社会的第一步,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尤其是身体的重要器官,比如:耳朵,鼻子,口,隐私部位等等。

孩子的好奇心都比较强,对耳朵,鼻孔这些地方都比较好奇,总想拿东西捅一捅或者塞点东西进去,这样的事情新闻上也比比皆是。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把异物放进耳朵鼻子等器官中。

此外,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内衣里面的部位不能让别人碰,有人要碰,就大声制止,说“不可以”,并且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回家要及时告诉妈妈!

第二,生活方面的准备

在入园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三种技能:独立吃饭,懂得表达需求,作息规律。

有一些孩子从小被家长喂到大,到了入园的年龄还不能独立吃饭,老师一开始可以喂饭,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喂,并且其他孩子都能独立吃饭,就自己不能也容易让孩子自卑。

告诉孩子在幼儿园要多喝水,老师让喝水的时候一定要喝水,游戏结束,手工课结束等都要养成喝水的习惯。多喝水孩子才能少生病,那些喝水少的孩子是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

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进入幼儿园要能清楚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害怕,这样有问题老师才会关注孩子,帮助孩子。

比如:想要大小便、想要喝水、身体不舒服,被小朋友欺负等等,都要敢告诉老师,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有依靠老师。

开始上学了,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早晚休息的时间,午休的时间,起床的时间,吃加餐的时间,慢慢调整和幼儿园的时间一直,宝宝才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第三,做好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做的充足,才能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孩子有焦虑,家长也焦虑,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因为当孩子看到妈妈焦虑的话,他自己就会更焦虑,会抵触上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个新的开始,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在平时父母要引导孩子,让孩子了解去幼儿园的重要性和好处,一般宝宝入园都会哭闹一到两个星期,这是正常的,如果平时父母做好入园引导,孩子会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适应和父母分开的不适应!

孩子放学,父母要做到及时接孩子,回家要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跟自己分享在幼儿园的快乐事情,帮助还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也有的孩子入园后一个多月,两个月还在哭闹,作为父母的你就要细心更孩子沟通,跟老师沟通,找到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并解决它!

此外,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一些关于幼儿园趣事的绘本,让孩子对幼儿园是充满期待的,这样孩子会很喜欢上幼儿园,很喜欢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玩。

0 阅读:62

掰掰爱跑步

简介:掰掰爱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