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后来各种激情杀人,真的是瞬间入魔了吗?其实是在装疯卖傻

采蓝说历史 2024-10-19 07:58:34

我想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大家一定没少见:某权贵子弟早就瞄上了某个漂亮小姐姐,然后慢慢找机会将其拉入自己组织的酒局,然后突然就趁着酒劲把人家给侵犯了,然后事后说这一切都是酒精惹的祸,自己属于酒后乱性,确实很不应该,但又让人觉得情有可原。

其实类似于这种套路本质上都是在进行形式上的焦点转移,用咱们常见的话来解释就是“揣着个明白装糊涂”、就是“装疯卖傻”。

类似的事在历史其实也是层出不穷的,比如五胡乱华中的著名大魔王石虎,掌权之后就变得神经不正常了,各种一言不合就激情杀人,还杀出了各种新花样。但实际上石虎真是神经不正常吗?他真的是在激情杀人吗?人家是借着这种疯疯癫癫的外衣清除政敌。他大肆诛杀和剥夺汉人是在拉拢六夷杂胡,氐人蒲洪和羌人姚弋仲他就一直善待着吧;他杀汉人也是有选择性的,像石闵这种很有战斗力的汉奸,他就舍不得杀吧……把阶级斗争、血腥杀戮转化为个人情绪不受控,这是历史的常见套路。

今天咱们要介绍的主人公拓跋珪其实也是如此,这位15岁复国的少年英雄,在建立北魏之后,突然之间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让人感觉相当的不可思议和突兀。这背后的真相其实就是上述这种套路表演。

人在巨大刺激、创伤、愧疚、恐惧之下,通常会产生心魔的,也就是容易留下心理阴影,即所谓的后遗症。

拓跋珪的心魔是什么呢?是权力的不自信和权力交接的不确定性。因为他的崛起,他妈贺氏、他舅公慕容垂以及他舅舅贺讷是居功至伟的,他不想一辈子活在这些人的光环或阴影下。然后,草原部落的“兄终弟及”继承制度,让他对北魏的未来走向充满了极度的不安全感,他的弟弟们会不会趁你病要你命,把自己的毕生心血据为己有呢?

怎么办呢?拓跋珪要重新洗牌,重新立规矩了。

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后,首先是继续推行“离散部落”制度,啥讲究呢?其实跟国有制改革异曲同工!以前的部落因为抱团取暖又行踪不定,国家实际上是没法对他们进行强有力的管控的。“离散部落”就是把那些独立部落打散原有结构,进行分散定居,然后造册登记,谁都别想私设小金库或者占山为王了。

然后便是于398年七月迁都平城。迁都平城其实是“离散部落”的配套项目,大家都别到处飘着了,都到总部来打卡上班,咱根据大家的功劳给分配责任地。以后大家要注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别还想着万里草原任我遨游了。

拓跋珪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其实就是重新规划和明确了北魏的阶级斗争。具体咱们就不一一介绍了,大致是把“帝国十姓”安排到了核心区域,进行了区域负责制,是为“畿内”。然后把一些殖民阶层或者边缘化阶层分到了“畿外”,从核心阶层选派代表去进行监管,其实就是进行殖民统治。反正逻辑并不复杂,“帝族十姓”是核心中的核心阶层,然后像柔然、独孤这些“内人诸姓”算是后续参股的小股东或者散户,剩下的便是给统治阶级产奶的奶牛阶级。

拓跋珪这次重新进行阶级固化,必然会产生一些BUG,比如像刘邦建立汉朝然后诞生了“丰沛军功集团”这巨无霸阶级一样,北魏也不可避免地诞生了一个巨无霸阶级——代人集团。

401年,拓跋硅下令尚书三十六曹,每曹置代人令史一人——这是“代人”的说法来源。

代人集团其实也就是包括拓跋部自己在内的“帝族十姓”,以及拓跋力微时代(220—277)就早早参股的“内人诸姓”、还有从魏晋时期就认拓跋部当大哥的四方诸部。讲白了就是北魏集团的元老、股东。

代人集团在关系上早已和拓跋王族纠缠到一起了,大家互相通婚联姻,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然后在革命功勋上,人家是从草创阶段到上市自始至终地跟着你们拓跋部共同进退的。所以,代人集团在北魏的影响力和实力非常之巨大,都是手握选票能够影响谁当董事长的存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就又到了汉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大汉朝廷必须要解决军功集团尾大不掉的问题了。怎么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实无非也就是“请客、斩首、收下当狗”这三种方式——势大力沉的暂时动不了,就要用请客的方式安抚好;对于那些出头鸟要杀鸡儆猴,及时、广泛开展斩首行动;剩下那些没啥威胁力且态度比较好的,收下来当走狗使用。

399年正月,拓跋珪便迫不及待地对北边的高车部动手了,咱得看看自己新提炼出来的代人集团好使不好使。结果是相当好使,没怎么使劲就把高车给彻底打哭了。

然后,这年年底,当年被他赶尽杀绝的刘卫辰刘文陈前来投降,拓跋珪以同宗之女赐婚,拜上将军,赐姓宿氏。当年追杀你们全家是为了解除国防威胁,然后好跟后燕死磕到底。现在封你为上将军是想利用你的身份去分化你们家的剩余势力,你兄弟刘勃勃已经投靠了姚兴,咱得帮你们家再立一个山头。

刘卫辰子文陈降魏;魏主妻以宗女,拜上将军,赐姓宿氏

不久之后,拓跋珪又运作了慕容宝的闺女当了北魏的皇后。啥意思呢?后燕这时候是慕容盛当家,能力比他爹慕容宝强多了,得用这种结亲戚去缓和与后燕的矛盾。然后,慕容家统治河北多年,跟北方汉人关系很紧密,封慕容家的闺女当皇后,也是对河北汉人的一种示好。

问题又来了,拓跋珪难道就不担心慕容宝的闺女胳膊肘子往外拐吗?别担心,在拓跋珪的设想之中,一开始就没打算给皇后安排啥权力,纯属面子工程。

然后拓跋珪又向发展势头不错的后秦示好,主动向姚兴提亲,表示大家友好合作的主观意愿。但姚兴觉得他们家的女人是不可能屈居亡国的慕容宝之女下面的,感觉很没面子,便翻脸挑起了两国之战,结果被拓跋珪揍得颜面无存。

把外围局势基本稳住之后,400年,拓跋珪终于开始对内部动手了。他的第一刀便是砍向了大功臣李栗,理由是李栗平时的态度不够恭敬。

栗性简慢,矜宠,不率礼度,每在太祖前舒放倨傲,不自祗肃,咳唾任情。太祖积其宿过,天兴三年遂诛之

这个李栗呢,是拓跋珪复国时,从独孤部狼狈逃往贺兰部的21位随从之一,可谓是元老中的元老、亲信中的亲信。而且之前拓跋珪和他关系好到没谱,跟自家兄弟似的。李栗本身也是相当能干的,当初打慕容宝的时候,人家便是率五万人充当先锋的,战功无数。

数有战功,拜左军将军。太祖征慕容宝,栗督五万骑为前驱,军之所至,莫不降下

既然是嫡系功臣,拓跋珪为啥突然对李栗拔刀呢?杀最忠心的狗给其他猴子们看呗。用李栗的死告诉大家,谁在我这里都没有免死金牌,敢不给我面子的人都得死!

杀了李栗之后,拓跋珪便开始不断加强立威的力度了,效果也不错。

于是威严始厉,制勒群下尽卑谦之礼,自栗始也

但光靠这一招杀鸡儆猴,有效期是不会很长的。于是,404年九月,拓跋珪又开始从制度上想办法了。总体思路是提高皇子的政治待遇,把其他宗室势力边缘化,然后适度拉拢功臣派。有点类似于刘邦的“白马之盟”。

原本拓跋珪这种巩固皇权的思路和方法都是对的,跟西汉学的,一步一步来嘛。但好景不长,拓跋珪突然变得喜怒无常了。

初,服寒食散,久之,药发,性多躁扰,忿怒无常,至是剧

比如他经常性神叨叨地不吃不睡,然后搁那自言自语。

又灾异数见,占者多言当有急变生肘腋。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达旦不寐,追计平生成败得失,独语不止

自己给自己脑海里放回忆录的后果是什么呢?是越想越觉得谁都不可信。

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

谁也不可信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是拓跋珪各种翻旧账、激情杀人。

每在官奏事至前,追记其旧恶,辄杀之

拓跋珪这种让人无法预料的激情杀人又导致了什么后果呢?人人自危。剩下的同志们,表情管理不好的、呼吸节奏不好的、走路没走稳的、说话不好好说的,一不留神就被弃尸示众了。

其余或颜色变动,或鼻息不调,或步趋失节,或言辞差缪,皆以为怀恶在心,发形于外,往往手击杀之,死者皆陈天安殿前

那么,拓跋珪这种喜怒无常真的是因为嗑药磕到走火入魔了吗?那个时代磕五石散的人其实也不少,并没有几个磕完药就要找茬杀人的。这玩意跟开篇说的酒后乱性一样,就是一种掩护和托辞。拓跋珪发疯杀人其实跟石虎一样,是有针对性的。

比如拓跋珪当时已经杀人杀疯了,没人敢呆在他身边,但20多岁的崔浩却加班加点地工作到顾不上回家。是崔浩不怕死吗?不是,崔浩是人精,知道自己没事。他是一个汉人官僚,没啥背景和势力,拓跋珪是不会杀他的。而且会重用他,把他打造成一个招牌,去笼络汉人士族。

是时,群臣畏罪;多不敢求亲近;唯著作郎崔浩恭勤不懈,或终日不归

别说拓跋珪晚年乱杀人,那些年,人家自从崔逞被杀后在国际上出现了不良影响后,就再没去妄杀汉人士族了。这时候咋就这么清醒理智了?可见这货就是“酒后乱性”地拿着嗑药打掩护,诛杀可能威胁他统治的“代人功臣集团”。

我是我舅爷爷慕容垂一手扶持上位的,但我最后背叛了他。在一个妓女的眼里,没有哪个女人是不卖的,万一你们翅膀硬了也把我给卖了怎么办?对不起了,兄弟们,你们活着我不心安,所以请你们去死吧!

那么,拓跋珪这种发神经的乱杀人有什么副作用呢?自然会逼着功臣集团意欲换届选举了。你拓跋珪已经变成了恐怖分子,就别当董事长了,换个人来当董事长会更加和谐。按照草原的传统和规矩,拓跋珪的那些弟弟都是有资格当下一任董事长的。但拓跋珪的小弟弟拓跋觚已经永远留在后燕的中山城了,还有拓跋仪和拓跋烈这两个弟弟,其中拓跋仪是相当不凡的。所以很多大臣便慢慢团结到了拓跋仪身边。比如拓跋珪的从龙元勋、百官之首太尉穆崇就曾与拓跋仪密谋造反。穆崇这种老干部为何要造反?在你拓跋珪这里没活路了呗!

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虽然穆崇的谋反最后并没有成功,拓跋珪也没有疯狂追责,但这个信号确实很危险。

简单介绍一下拓跋仪这个人,这个棒小伙的官方履历是相当漂亮,不光人长得帅,还文武双全,关键还资格老、名气大,深得人心、战功卓越。虽然他的对外身份是被安排给了早死的拓跋翰当儿子,但实际上北魏的人都知道他就是拓跋珪他妈贺氏跟拓跋什翼犍生的,人家也是有被选举资格的。也就是说,无论军功还是威望、官阶,拓跋仪都是北魏的二号人物。

这么多年,拓跋仪为什么这么拼命?为什么这么懂得修炼自己?因为他有接班资格,所以才会这么努力。不然,他也许早就选择当一个安乐王爷了。

穆崇死于406年,死因比较模糊,按照惯例,极大概率是被隐诛了。然后,从那一年开始,拓跋仪的官方记载也基本上消失了,大概率是被当成重点政治犯看管起来了。

问题又来了,拓跋珪不是早已杀红了眼吗?他为什么不趁机把弟弟拓跋仪给咔嚓了?这样不是一了百了吗?其实拓跋仪这个时候还不能死!这个时候如果把拓跋仪给杀了,那么后面拓跋珪安排自己的儿子拓跋嗣继位,就会混淆视听,大家会认为是因为你拓跋珪的兄弟都死光了,没办法兄终弟及才父死子继的,北魏想要改制成“父死子继承”会存在巨大的逻辑漏洞。必须要留着拓跋仪这个候选人,然后让他亲口承认后面的太子继位的合法性,他才可以死。

所以,还觉得拓跋珪是逮谁杀谁地发神经吗?咋在拓跋仪这里知道克制了呢?

一年后,即407年,拓跋珪又找茬杀了宗室中大咖功勋的拓跋遵。啥意思呢?杀个宗室大人物,看看你们宗室对我拓跋珪进行父子传承有啥反应没有呗!拓跋遵曾是拓跋家族第一猛男,战功无数,就这样被拓跋珪当作药引子给试水了。

遵好酒,天赐四年,坐醉乱失礼于太原公主,赐死,葬以庶人礼

同年,司空庾岳也被拓跋珪给找茬杀了,理由是他看起来有人君气度。为啥杀他呢?因为他是文武全才,是上马能管军的军神、下马能管民的宰辅,拓跋珪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压不住他。

侯官告:“司空瘐岳,服饰鲜丽,行止风采。拟则人君”收岳,杀之

总而言之,拓跋珪晚年乱杀人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父死子继”在铺路,他是在复制汉人政权的模式,想把产业更长久地在自己的血脉上传承下去。也就是重新洗牌,重新立规矩。

拓跋珪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兄终弟及”的政治风险太大。

比如当年他刚复国的时候,拓跋什翼犍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窟咄就被独孤部拥立来跟他打擂台了,结果动静还闹得挺大。

刘显之败,遣弟亢泥等迎窟咄,遂逼南界。于是诸部骚动

又比如拓跋部第一勇烈拓跋虔的儿子拓跋悦因为父亲的功劳太大,被封为宗师。这家伙就曾公开表示,自己以后只服拓跋仪,其他人都得给他往边上站。

悦恃宠骄矜,每谓所亲王洛生之徒言曰:一旦宫车晏驾,吾止避卫公,除此谁在吾前?

草原上,强者为王,若是对你不满意了,扶持一个新的强者来给你打擂台,那是容易不过了。得把规矩定死,我死了只能由我儿子来接班,你们这些人不敢轻易去赌我儿子不认爹,所以不敢随便乱来,怕遭到我儿子的报复。

408年,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出生了。这个时候,被雪藏的拓跋仪终于露面了。

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

然后,见面之后,拓跋珪对弟弟拓跋仪说了句特别有威胁性的话:你晚上被召入宫,难道不感到害怕?听听这话外之音吧——表现不好就要领盒饭了。

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

拓跋仪赶紧表态,说自己一向很听话,尽管晚上被召很奇怪,但也没啥好担心的。

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

拓跋珪随后便告诉他:“我当爷爷了”。拓跋仪立马现场跳舞表示祝贺,两兄弟喝了一晚上的酒。

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然后,第二天拓跋珪便召集群臣,赐了拓跋仪一大堆东西。

召群臣入,赐仪御马、御带、缣锦等

大家是否觉得这一过程很突兀?拓跋仪怎么就突然被拓跋珪给封赐了呢?还是当着群臣的面进行公开表彰的呢?想一想,唯一的可能便是拓跋仪对拓跋珪表态了,主动放弃了继承权,坚决拥护侄儿拓跋嗣和侄孙拓跋焘的指定继承权,以身作则地表态支持拓跋珪一脉的“父死子继”。为什么要当着群臣搞表彰仪式呢?就是通过拓跋仪宣布,皇帝的兄弟自己承认没有继承资格,他儿子、他孙子才有。

达到目的之后,拓跋仪活下去的价值已经不大了。409年八月,又有人发出了谋反警告。

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

拓跋珪又常规操作开始找人来受死,然后拓跋仪被逼得精神奔溃了,单骑出逃了。但是你跑得了吗?他马上就被拓跋珪逮捕归案,被赐死,还以平民规格下葬。

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当年你和穆崇密谋造反,咱迫于形势不能杀你,现在好哥哥把你用完了,该给你补刀了,然后还得用庶人之礼恶心一下你。你拓拔仪心虚逃窜自绝于人民,枉我那么栽培你啊,你不配当我们拓跋家的王爷······

拓跋仪死后三个月,拓跋珪便立了儿子拓跋嗣为北魏历史上第一个太子。

北魏开国的一切大杀戮,都是为了扭转整个拓跋部的继承传统。我不要兄终弟及!我要父死子继!谁也别抢我的家产!!!扭转不过来,我心里就不开心,精神就不正常,就会乱杀人……

到此,大家读懂了拓跋珪开国后的各种大开杀戒了吗?是不是根据需要随意切换的套路?

同时,大家也不必对此大惊小怪,拓跋珪这种套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层出不穷的。咱不具体举例子了,反正大家记住,爱和不爱其实都是不需要理由的,但如果真的需要,那就随便找一个。比如借酒发疯之类的事情就值得大家去反复揣摩,有些人确实是喝酒之后控制不了情绪,但谁又能否定很多人就是把“喝多了”当成一个幌子呢?

2 阅读:160
评论列表
  • 2024-10-22 11:26

    有点道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