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释放压力的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要超过一个新玩具的100倍

陌竹妈妈 2022-04-12 20:50:16

在朋友圈,常常能见到母亲与子女的甜蜜合照,令人觉得母亲与子女相伴,生活安宁美好。事实上,母亲很少会承认,在这些照片的后面,有许多令人无可奈何的日子和难以照顾的孩子:孩子难以管教,夫妻之间的不理解,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和家人身上。

同样,当一个人照顾自己的孩子时,宝妈们聚集在一起,也会讨论自己的育儿经验,例如,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些什么?带小孩到什么地方玩耍?……母亲们开心地笑了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有些母亲的身材越来越消瘦,面容憔悴,眼中满是疲惫,甚至是沮丧。

这些母亲们身心疲惫,被情感所支配,很难有耐心的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抱怨和发泄,而家人可能会忽略这一点。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现在是母亲们该想想怎么养活自己了。

母亲失去了对生命的掌控

当一个婴儿出生后,母亲就会对自己的生命失去掌控。比如,准备按时吃饭,必须把孩子抱起来,或者给孩子换尿布、给孩子喂奶;想要上洗手间,先要安抚好孩子。

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妈妈就会本能地把这当成一个家长的职责。

“超人妈妈”很疲倦,懒得动弹,也懒得讲话。

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哭泣和不理解会让你的情绪失控,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你会失控地大喊大叫。

伤心的是,每一次发泄完,她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伤心:“对不起,我的儿子,我刚刚骂了你一顿。”

最让人恼火的是,周围的人都不明白:“你喊什么?你能有多累?洗衣服有洗衣机,你也不用出门挣钱。”

事实上,这位“超人妈妈”有病。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这些人会莫名其妙地产生精神上的倦怠、抑郁等精神症状,这就是所谓的“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心理方面:从对琐事的敏感、易怒、怀疑、意志软弱、孤独感激增加、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从一开始的疲惫不堪,头晕目眩,到小病缠身。

所以,母亲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小贴士来改善自己,减少负面情绪吗?

聆听自己,先为自己,后为子女提供“氧气罩”

在母亲焦躁不安、无人帮忙的情况下,哭泣、家人的不理解就成为了负面情绪的爆发。

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耐心地说服别人,让别人“振作起来”,但当我们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们就会变得很难控制,而当我们想要发泄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暴躁。

因此,没有人能了解自己,没有人能听懂自己,没有人能听到自己的声音,没有人敢去听自己的感受。

有一些问题可以问自己: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才能让自己安心?

如何使自己开心?

你现在有什么办法?

怎样才能保重身体?

这是一种积极的发现,不仅仅是你想要的,更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孩子去适应。

调查显示,如果家长想要给予子女最好的教育,那么他们的能量就会更多。

这就是“完美妈妈”的形象,她们对自己的子女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就像是当着所有人的面,阻止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不要哭,不要丢人!”

相比之下,那些不会为子女操心的家长们则会比较轻松。这些家长们也认识到自己并非十全十美,对子女的养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

而这种“不完美”的家长就是合格的家长。因为他们遵循本能,试图与孩子们融洽相处,明白自己无法掌控所有事情。

因此,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就相当于对自己和孩子的期望都会降低,生活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或许,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会有所提高,但并不是一次就能拿到满分,衣服可以留着一起洗,不需要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星期可以和孩子们出去吃饭,不用担心自己的饮食是否符合家庭的口味。简化事物,忽视细节,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如果你真的不想做任何事情,向别人求助,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让孩子了解你的感觉,一起渡过难关

回顾一下,在大部分大人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些消极的情感,比如哭泣,他们会用命令、批评的方式来让我们平静,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去拥抱、去安抚他们。如果我们不能从压力中解脱出来,也像孩子那样感情用事,那不是又要重演家长的教育模式了吗?

想像自己是个小孩,培养起共鸣的意识,想像他想要听我们说什么。

可以向孩子倾诉自己的情感和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结。

0 阅读:1

陌竹妈妈

简介:育儿正能量分享,关爱下一代,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