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著名的一首诗,短短20字,气魄非凡,千年来传唱不衰

云平文史 2024-12-30 14:58:14

如果我们要把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弄一个排行榜,垫底的人我们可能不太清楚,但名列前茅的几位我们还是非常熟悉的。汉武帝虽然文人圈风评一般,唐太宗有玄武门污点,但就站在历史上的角度来说,这两位再加上始皇帝,肯定是皇帝中天花板的存在。今天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唐太宗李世民,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他身上。

李世民流传至今的诗词一共有近百篇,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回首当年征战四方的岁月,抒发征战的艰辛历程,对后辈子孙不要忘记过去的警示,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名篇佳作,最著名的还是这首《赐萧瑀》,其中两句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赐萧瑀(yǔ)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纪念建立大唐的能臣良将,设立了凌烟阁,陈列了24位人物。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房玄龄、杜如晦、秦叔宝、尉迟恭等人。萧瑀也是凌烟阁之一,而且排名并不低,进了前十。萧瑀是皇家贵胄,其父是南朝梁明帝萧岿,姐姐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皇后,姐夫是隋炀帝杨广。萧瑀性格耿直、为人刚烈,经常向隋炀帝直言劝谏,所以并不受穷兵黩武、骄奢无道的隋炀帝所喜,被打发到外地当官了。

后来李瑀投靠李渊,封为光禄大夫、宋国公。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但李世民的势力很大,有点威胁到太子,作为皇帝的李渊为了稳妥其实想除掉李世民。萧瑀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劝说李渊放弃弑子的念头,对此李世民对萧瑀非常感激。

不久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继位封萧瑀为尚书左仆射,高居宰相之位,位列百官之首,并且以排名第九进入凌烟阁。

但萧瑀却因为自己耿直敢言的性子,经常在朝堂上顶撞唐太宗,和朝中大臣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所以先后六次罢相。

其中有一次李世民罢免萧瑀的相位改任他太子太傅。萧瑀并无怨言,尽心辅导太子,对此李世民十分赞赏。

李世民认为萧瑀不为外界所扰,不为困顿所惑,在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忠诚的立场,便再次提拔萧瑀,封他为“特进”,参预政事,并写下这首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诗赠他。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首诗开篇两句就是千古名句,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并加以运用。

只有经过烈风狂吹之后,才知道哪一棵草是刚劲的韧草;只有经过危难和动荡,才知道哪一个人是忠臣良将。

两句诗都是有典故的。

“疾风知劲草”是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刘秀起兵之后,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投奔刘秀的人,陆续不辞而别,只有王霸始终如一,坚定地跟着刘秀。刘秀非常感慨地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后来王霸就成了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而“板荡”由《诗经·大雅》中的《板》《荡》两篇作品名称而来,这两篇作品都是讽刺周厉王昏庸无能、败坏朝纲的,后来就用“板荡”来形容时局动荡、动乱频发。李世民这两句是盛赞萧瑀为人忠诚,对唐王朝尽心尽力,有始有终。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后面两句通俗易懂,只会逞一时之能的孤勇者未必懂得“仁”,但是有大智慧者必定善良、胸怀仁义之心。

这里是李世民另换角度来盛赞萧瑀为人臣子方面可能并不懂得太多的大道理,但他有一颗善良仁义之心,是忠臣的好榜样。

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这里也告诉读者,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这首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诗堪称一绝,不仅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对于现实中知人善任,自我完善方面,都具有启迪作用。

这么一首小诗就显示出李世民推仁天下的非凡气魄,不愧是千古一帝。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