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新筑小楼写下两首佳作,悠然自适,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墨有云水心语 2024-10-13 13:48:59

早在太古时期,人们就过着吮吸露水、采食野菜的日子。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不再缺衣少食,不过追求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依然是传统士大夫的美好愿望。

无论是东晋高士陶渊明,或者北宋隐者林和靖,他们都喜欢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超脱,从而实现身耕天下、心寄田园的梦想。

清代一位才子早年一直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他每天清晨都要上朝参见皇上,白天还要不断地伏案工作,晚上也因为思虑太多而无法睡得安睡。直到有一天,这位才子突然放松下来,顿时感到无比的惬意,下面一起读诗:

自闽回里筑对云楼成偶题

清代 • 纪晓岚

还乡翻似到天涯,筑得书楼便作家。

偶睇郊原成野趣,拟从田老课桑麻。

长夏云峰入望深,轩开四面好凭襟。

儿曹莫笑村居隘,两载经营一片心。

纪昀,字晓岚,清代官员、文学家。他自幼聪慧好学,30岁考中进士,曾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一生博学多识,工于诗歌,他的名著《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纪晓岚在38岁时曾赴福建担任学政,2年后因父丧奔归、里居守孝,此后又用了将近2年的闲暇时光筑得一座小楼,并取名为“对云楼”。这首诗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抒写了作者筑楼之后的感怀。

纪晓岚久在朝堂,常伴君王,虽然深得乾隆的信任和重用,可是由于公务繁忙,又一直提心吊胆,所以他便总是战战兢兢、唯恐不断出错。当他从多年案牍劳形的仕途中闲下来,顿时感觉身心舒适,甚至希望长住乡野,于是他便请工匠修筑书楼。楼成之后,诗人每日在楼中读书做诗,悠闲快乐,简直就像一位活神仙。

第一首开篇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乡翻似到天涯,筑得书楼便作家。”诗人说由于路途遥远,自己从福建任所回到故乡河北沧州,就像走到了天边。经过两年左右的修筑,终于建成了这座读书楼,这里以后就将是自己的家了。“翻似”指倒好像,参见刘禹锡的名句“到乡翻似烂柯人”。

“偶睇郊原成野趣,拟从田老课桑麻”,这两句抒写作者渴望隐居山林的想法。睇(dì)本指斜视,这里是说作者在读书之余偶尔在楼上凭栏远望,感觉郊原上充满了一种独特的情味,这应当是他久困宦途时无法体验到之乐趣。

除此之外,诗人还打算拜师学艺,要向那些有经验的农夫学习如何种植桑麻、以及其它的农作物。虽然纪晓岚只是这么一说,真正亲自下地种田的可能性很小,但也反映出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更体现了他对乡亲们的关心。

第二首中,作者先描绘小楼周围的风光,“长夏云峰入望深,轩开四面好凭襟。”酷暑盛夏之际,站在楼上放眼四望,远处幽深的云峰都可揽入视野;四面八方的轩窗皆能凭倚,令人襟怀开阔。

作者不说喜悦之心、激动之情,而是通过介绍云峰入眼、轩开怀抱,委婉地表达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感受。陆游曾说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不管经历了多少辛酸和伤痛,只要可以暂时获得身心的放松,才子们都会毫不隐晦地坦言内心的畅快和愉悦,可谓性情中人。

“儿曹莫笑村居隘,两载经营一片心”,结尾表达出诗人的珍惜之意。诗人希望晚辈们不要嘲笑自己住在简陋的小楼中,虽然地处偏僻,诗人却喜欢这里的幽静。经过两年的经营和等待,诗人终于可以入住其中,又有几人可以懂得诗人的良苦用心。

人生苦短,需要且歌且酒,总是一直沉吟和默想,反而会加重愁闷的心情。花开花落,世事纷纭,修行不一定非要在禅寺,远离喧嚣的乡村令人心旷神怡,也充满了禅意气氛。生于乾坤之间,总是匆忙地赶路、奔波,有时候觉得山穷水尽之时,其实恰好可能遇见一条宽广的大路。

1 阅读:35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