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券商研究报告显示,近期我国可控核聚变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环流三号项目已成功推进至燃烧实验阶段,而星火一号混合堆项目也顺利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
展望2024年,美国、中国、德国等主要国家将加速推动可控核聚变研究的落地,并逐步推进其商业化进程。当前,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实验堆和混合堆在商业化方面均取得了顺利进展,预示着未来聚变技术有望成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因此,围绕核聚变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值得业界重点关注。
本期通过梳理可控核聚变关联公司,然后根据其最新动态市盈率,筛选出主力资金流入前十的可控核聚变公司!
细分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及业务包括传统能源化工装备、核能装备、氢能装备、光伏装备、光热储能装备、金属新材料、工业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技术服务、EPC工程总承包等。
可控核聚变:通过投资中核科创基金、加入“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等方式,形成了从核燃料加工到核乏燃料处理的全周期服务能力,市占率稳居行业前三。
第二家:海陆重工
细分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和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业务,以及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及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可控核聚变:掌握了核聚变堆真空室焊接、冷却系统集成等关键工艺,并拥有多达19项相关专利,其中包括12项发明专利,其技术指标对标ITER标准。
第三家:中国能建
细分领域: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工程建设业务、工业制造业务、投资运营业务、其他业务等。
可控核聚变:作为能源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可能会将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战略。
第四家:中国核建
细分领域:公司主要业务为工程建设,按板块可分为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两大业务板块。
可控核聚变:中国核建参与了多个可控核聚变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如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等。在这些项目中,中国核建负责了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发、制造和安装等工作,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家:上海电气
细分领域:公司业务板块为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
可控核聚变:参与了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H-70”的制造,并承担了核心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此外,公司还为“洪荒70”等聚变装置提供了关键设备,助力其实现等离子体放电。成立了“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加码可控核聚变产业化。
第六家:白银有色
细分领域:本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铜、锌、铅、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业务覆盖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可控核聚变:成功研发并制造了国内首根核聚变装置用750米超导电缆,该电缆已交付使用,并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取得了名为“一种核聚变装置用超导电缆组合加强型紧压轮”的专利。
第七家:河钢股份
细分领域:公司拥有世界钢铁行业领先的工艺技术装备,具备进口钢材国产化、高端产品升级换代的强大基础,具备年产3000万吨的精品钢材生产能力。
可控核聚变: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施,能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第八家:国机重装
细分领域:公司主要为冶金加工、电力能源、工程建设、石油化工、矿山开采、交通运输等领域提供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和服务。
可控核聚变:公司成功中标并制造了多个关键部件,如为能量奇点的“洪荒70”装置提供核心支撑结构等。这些成果展示了国机重装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第九家:旭光电子
细分领域:公司设立以来主要聚焦电真空器件的经营和拓展,并专注于相关领域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可控核聚变:研发的大功率电子管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重要应用,如DB967和DB968等型号产品已成功试制并实现销售。
第十家:航天晨光
细分领域: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智能制造产业、核工装备产业、后勤保障装备产业、柔性管件产业、环保装备产业、压力容器产业、艺术工程产业。
可控核聚变:公司完全掌握了对放射性废液、废树脂、废固处理的关键单机设备技术,这些技术在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运行和维护中至关重要。
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