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感受不到,在地球的海洋中,数以亿万计的生物正在经历地球历史上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导致惨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在2022年初,曾有1万多名科学家向世界各国发出了联合声明,重点提出了气候危机可能引发第6次生物大灭绝的警告。可是地球的气候变化哪能说停就停,想要在短时间内中和人类工业革命后上百年时间里排放的碳谈何容易。
许多科学家把2020年视作气候危机元年,极端天气自2020年开始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全球的注意力被新冠肺炎吸引,也正是那一年,澳大利亚因长期干旱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山火,数亿动物在山火中丧生,气候危机仿佛巨大的齿轮,正将我们的生活空间慢慢挤压。
2022年,气候危机始终笼罩在人们头顶,4月份印度便迎来了极端高温的天气。小麦在抽穗时突遇高温,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热射病也成了2022年的新名词,欧洲干旱,长江流域干旱,北美干旱。原本温暖湿润的地区干旱少雨,高纬度地区洪涝灾害频发。
如果说人类在面对气候危机时尚有相应对策,那海洋生物却真的面临灭顶之灾了。有研究表明,全球海洋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摄氏度。如果环境升温继续延续下去,未来100年内,地球海洋的平均温度将上升3~5℃。那是将有90%以上的海洋生物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大范围的种族灭绝。珊瑚已经表现出了数千万年前第5次生命大灭绝时的特征,为了躲避变化的海洋水温,世界各地的珊瑚种群都在以缓慢的速度向深海移居。
对气候敏感的昆虫种群也正在快速减少。据研究表明,过去30年地球已经减少了大约40%的昆虫数量,昆虫的种群,也正以每年3%的速度衰减,按照这样的速度进行下去,用不到100年,除了蟑螂、蚊子这样生命力顽强的昆虫外,地球上将看不到其他昆虫的身影。
在这次灭绝危机之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比较严重的有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和第四纪大面积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的全球所有陆地生命都大幅减少。虽然造成生物灭绝的起因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 造成物种灭绝的最终原因都是生态环境的改变。
或许之前的警告还太过乐观,地球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已经悄然开始了。世界鸟类观察协会出具的报告中显示全球鸟类数量的曲线一直呈下滑趋势。日本的环境专家也发出了警示,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日本的森林和湿地专属物种已经基本消失殆尽。非洲大陆的天空中盘旋的猛禽数量也仅剩以往的四分之一。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生物数量大幅度的下降与人类活动有重要且直接的关联。如果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对环境无序的破坏。而且,气候对生命造成的威胁也不断增加,许多生物都会因为承受不住变化的天气而死亡。除去气候影响,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杀也是导致某些种群灭绝的一大因素。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不论人类如何自诩为高等生物,亦或是地球的主宰,人类也只是地球生物种群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第6次生物大灭绝真的来到,就算人类能侥幸逃过一劫,想要不受任何影响,也是痴人说梦。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作为万千生物生活载体的地球并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在地球的历史上有数个阶段,环境比现在恶劣数倍。哪怕地球最终变成如同火星那样的荒芜之地。他依然安全地漂浮在太空之中。直至太阳变成红巨星将它吞噬,才能结束它长达百亿年的生命。真正能受到第6次物种大灭绝影响的,除去那些被灭绝的种族之外,最终受害的一定是人类自身。
近几年的生态变化,已经给人类发出了警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任由情况继续恶化,难道我们真的要移居到超级地球或者他上宇宙飞船开启太空流浪吗?暂且不提在地球彻底失去宜居环境之前人类科技能否能达到那个高度,就算是开启人类全种族的流浪模式,航行向未知星球的恐惧和不安也够令人难受的吧!
发现今年夏天蚊子都比以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