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寒江的努力下,胡大嫂终于答应了解剖的要求。
最后也确实如郑寒江所预料的一样,胡小娟的死包括之前南洼山那几个因为心脏问题死掉的孩子,根源都是因为暗管排污。
胡小娟的尸检报告算是为暗管排污这件事情画了一个句号,那8家参与暗管排污的企业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觉得没有大不了的,到后面一改嚣张态度,乖乖配合做整改。
至于湿地酒店这件事情,虽然郑寒江和刘耕野达成了一致,但因为一开始的强硬态度,他们已经陷入了被动,现在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湿地酒店的投资方手里。
因为这两件事情,尤其是南洼山的暗管排污事情造成的影响太坏,虽然已经在极力补救了,但还是需要有人站出来这个后果买单的。
毫无疑问,作为班子的班长、大方向的把控者,廖书记就理所当然地站出来承担了这个责任。
然而,让所有人都看不透的是,廖书记明明自己已经承担了所有责任,却最后要在离开前用自己的权力把刘耕野逼走。
但是当看到郑寒江被内定为廖书记的接班人之后,就会发现廖书记为何容不下刘耕野。
01 廖正宇示好何书记,刘耕野被牺牲
廖书记对郑寒江的态度其实一直都是变来变去的,从最开始的面子上过得去的客气,到后面卑微地示好,再到后面变脸弃用郑寒江,最后又要在离开前帮郑寒江扫清障碍。
廖书记态度转变的根源,其实在于淮东省委对郑寒江的态度。
廖宇正唯一一次对郑寒江变脸,是在和陈庭坚谈完之后,确认了陈庭坚对郑寒江的态度是不愿意重用的。
所以回去之后的廖宇正想到了一个两全的办法,就是借用学习的借口把郑韩江送去学习深造一段时间。
然而,在胡小娟的下葬仪式上,匆匆赶来的何书记单独召见了郑寒江。
何书记和郑寒江的这场谈话里,有一个细节很重要,何书记问郑寒江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因为当初何书记答应郑寒江可以先做一年看看,一年之后不适应可以继续回学校教书。
现在一年的时间到了,所以何书记问郑寒江还要不要继续干下去。
按照实际情况,现在齐江的状况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候何书记主动提出一年之约,其实也算是郑寒江一个台阶了。
齐江如今糟糕的环保局面,大部分都是前任遗留的问题,跟郑寒江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郑寒江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借着这个一年之约回到学校继续去做他的大学老师。
但郑寒江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要继续留下来,为齐江的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
郑寒江都下了这个决心了,何书记作为领导自然要给郑寒江一些支持才行。
何书记的支持,其实是分两部分,一个是职位上的提升,一个是障碍的清除。
首先说说职位上的提升,这一点其实剧里面没有明确说出来,是通过廖宇正和郑寒江的对话体现出来的。
在开完会之后,廖宇正单独把郑寒江留下来,主动告诉郑寒江自己干完这一届之后就会被调走。
而通过他让郑寒江帮他找导师的细节来看,何书记大概已经提前跟廖宇正说过了,廖宇正接下来的职位肯定是不如现在的,所以他才有时间去继续学习。
至于廖宇正被调走之后这个岗位的接班人,大概率就是郑寒江了。
说到底,在何书记眼里,之所以会和湿地酒店出现这么大的纠纷,以及暗管排污现象的出现,责任肯定是在廖宇正身上。
廖宇正是一个对环保没有什么概念的人,一心想的是经济数据,这就导致他在前期做决定的时候是有失偏跛的,才会造成后期这些不可逆的结果。
如果非要在生态环境和经济数据中间做个对比的话,明显生态环境要更重要一点,因为一旦遭到破坏是不可逆的。
相反,经济数据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努力追上来的。
有了廖宇正这个反面教材,何书记真的是心有余悸,所以就会想到让郑寒江去接廖宇正的班,希望通过郑寒江来帮助齐江摘掉环保落后的这个帽子。
说完何书记对郑寒江在职位上的帮助,再来说说他在帮助郑寒江清楚障碍上的行动。
郑寒江自从担任齐江负责环保的副市长之后,说是工作上处处受到掣肘和针对一点不为过吧。
至于是谁在针对郑寒江现在已经不是何书记关心的问题了,何书记想要的是后面郑寒江上来之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所以,何书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廖宇正,让他在被调走之前帮助郑寒江清除一切障碍。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障碍了,尤其是经过暗管排污这件事情之后,大家对郑寒江更是钦佩有加。
就连一向最看不惯郑寒江的刘耕野,也在看到郑寒江把自己弄成高烧也要陪胡大嫂夫妇去北京做手术的精神给感动了。
在当室友共同学习的这段时间,刘耕野和郑寒江早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两人联手商量出了一套关于湿地酒店的解决方案。
但领导交代的任务不能不去完成,更不能否认领导的决定。所以为了完成任务,廖宇正权衡再三之后,选择拿刘耕野开刀。
而廖宇正挑上刘耕野,其实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刘耕野平时人际关系很一般,很容易情绪化,也因为这个脾气得罪了不少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拿刘耕野开刀引起的波动应该是最小的。而且拿刘耕野开刀,还能对其它人起到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
而且湿地酒店这件事之所以最后闹成这样,尤其是把锅都丢给郑寒江背,刘耕野确实是有责任的。
第二个原因,刘耕野的后台不够硬。刘耕野从大学毕业后,就被李子平招到手下干事,这么多年也一直跟着李子平。
所以,唯一称得上刘耕野后台就是李子平了。但问题是,现在李子平已经是自身难保了,根本顾不上刘耕野了。
第三个原因,刘耕野工作能力太强,不到40岁就做到了齐江常务副市长的位置。这其中虽然有李子平的保驾护航,但不可否认的是,刘耕野自身的工作能力确实也很强。
郑寒江虽然人品和能力都没话说,责任感也很强,环保方面也是专家,不可否认是个好官。但毕竟经验上不足,跟刘耕野还是没有办法比的。
所以,如果刘耕野在关于环保上的观念转变过来了,将来一定会是郑寒江最大的竞争对手。
因此,在一番权衡之下,廖宇正选择了牺牲刘耕野。
虽然廖宇正这么做是为了完成何书记交待的任务,但其实也是有一点自己的私心在里面的。
就像郑寒江说的那样,廖宇正还年轻,虽然现在是会被调到一些不重要的岗位上去,但后面肯定还是希望能够回到重要岗位去做一番事业的。
而廖宇正想要回去,肯定首先是要过何书记这一关。
所以,他尽心尽力帮郑寒江清除障碍,也算是在卖人情给何书记,为后面的复出做铺垫。
在刘耕野这件事情上,廖宇正什么都想到了,但唯独没有想到的是过不了郑寒江这一关。
郑寒江是一个典型的对事不对人的人,他虽然平时会和刘耕野有分歧,起冲突,但骨子里还是很敬佩和尊重刘耕野的。
尤其是当他知道廖宇正一定要逼刘耕野辞职是为了他以后,他一定会想办法阻止的。
而廖宇正不仅没有成功逼走刘耕野,还意外加深了刘耕野和郑寒江的感情。
郑寒江不顾一切地保下刘耕野,这些事情一旦被刘耕野知道,作为性情中人的刘耕野,一定会在工作上加倍回报郑寒江,成为郑寒江最得力的帮手。
02 暗管排污是幌子,钱起逼死王武真相曝光
赵驰根据一些线索,已经推测出王武的死跟钱起有很大的关系。
包括后面查到钱起在王武跳江的前一天都已经回到了齐江,就更加确定了钱起的嫌疑。
但赵驰却始终没有找到钱起要逼死王武的原因,而且钱起提供的一些资料完全看不出来任何漏洞。
所以,虽然赵驰依照程序把钱起逮捕了,但最后苦于证据不足也只能把钱起给放了。
因为暗管排污的影响非常大,直接毁了整个南洼山,十几个小孩子付出了生命代价,齐江市背上了环保落后的帽子,廖书记也为此丢了乌纱帽。
所以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就会以为,钱起逼死王武就是为了掩盖暗管排污的事情。
但直到钱起被放出来才知道,暗管排污不是钱起做得最离谱的事情,王武的死也跟暗管排污没有关系。
暗管排污这件事情影响确实很坏,但是参与的一共有8家企业,这8家企业的税收加起来占了齐江税收的一般,8家企业的员工加起来有一万多人。
这个体量,廖宇正他们在处理的时候肯定不敢大意,因为背后牵涉的东西和人太多了。
所以,即便暗管排污这件事情暴露,对钱起确实会有影响,但不至于是致命的影响,完全不用把王武逼死。
事实也确实如此,暗管排污这件事情曝光后,廖宇正他们虽然很愤怒和生气,但对这些企业的处理并不是一味地下狠手。
而真正让钱起对王武这个老同学下狠手,逼得他跳江的,而是另外一个污染企业磷矿石加工厂。
这个污染源是只有钱起自己的工厂参与的,没有跟其他任何一家别的企业参与,而且污染程度相比暗管排污会严重的多。
磷矿石加工厂下游的村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因为磷矿石加工厂造成的污染,得了各种癌症死掉了。
对于钱起来说,这件事情一旦曝光了,他花了大半辈子建立的事业就会被毁掉。
没有了另外7家企业做掩护,钱起自己的工厂体量就要小很多,涉及到的税收数据也要少很多。
所以,廖宇正他们不会再因为牵涉的人太多,涉及的税收数据太大,而不敢对钱江下手。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钱起会主动召集那8家企业自首暗管排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首先,他知道廖宇正他们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不会太严重,基本是花钱就可以解决了;
其次,钱起比谁都希望暗管排污这件事情早点结束,让王宬带着工作人员赶快离开齐江。
如果时间拖得太长,说不定他的秘密就会被发现,到时候就没有人可以救他了。
钱起为了掩盖自己的磷矿石加工厂,不惜联合其它7家企业搞暗管排污来打掩护,甚至最后还逼死了自己的老同学王武。
只可惜钱起没有预料到的是,事情最后还是败露了,自己还是折在了郑寒江这个老同学手里。
钱起最后暴露的原因,除了磷矿石加工厂下游村民的爆料以外,王武老婆罗静应该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郑寒江开始怀疑钱起之后,就去找了罗静,把王武生前给自己写过一封信的事情告诉了罗静。
王武生前,钱起为了磷矿石加工厂的事情,一周几乎要去王武家三四次,罗静肯定也能听到一些东西。
罗静之前对钱起和郑寒江都不信任,但现在郑寒江告诉了罗静那封信的事情,罗静大概也就能明白王武究竟是为什么要跳江了,对郑寒江的敌意就会转换成信任。
罗静对郑寒江有了信任,自然就会选择把自己听到的王武和钱起的一些对话告诉郑寒江,这些话也为郑寒江他们调查钱起的犯罪证据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写在最后
对于钱起的结局,用罪有应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但最可惜的,是那些因为钱起的贪欲和自私,失去了性命的无辜村民。
即便最后钱起得到了该有的惩罚,但那些已经造成的损失,已经逝去的生命也回不来了。
其实从湿地酒店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来,关于环保这件事情并不是不能提前预防,只不过因为负责人或是观念不到位,或是图方便图省事,所以就直接给忽视了。
但最后的结果就是,因为这一念之差,无数人却为此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