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
第一部分讨论了“寓言”、“重言”和“卮言”,指出宇宙万物从根本上说是齐一的、等同的,辨析事物的各种言论说到底是不符合客观事理的,要么不如忘言,要么随顺而言不留成见,日日变化更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
第二部分借庄子之口评说孔子不再励志用心,指出再好的言论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
第三部分写曾参两次作官心情不一样,但都不能做到心无牵挂,所以还是不能摆脱外物的拘系。
第四部分表述体悟大道的过程,指出这其间最为重要的是忘却死生。
第五部分写影外微阴问影子变化不定的故事,指出无所依待才能随心而动。
第六部分写老子对阳子居(即杨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批评,以及阳子居的悔改,借此说明去除骄矜、容于众人,方才能真正做到修身养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3bf1f4268fbd57969be6cd983aeb10.jpg)
以下是《庄子·寓言》里的成语的整理和解析:
1、寓言十九
【解释】: 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原意是采用寓言的方式表达,最容易使大多数人信服。后泛指故事情节多为虚构。
【出处】: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翻译】:(在《庄子》一书中),寓言占有十分之九,重言占有十分之七,卮言天天有所出现,层出不穷,合于自然的分际。
【举例造句】: 白岩托迹微官,滑稽玩世,故作此以寄诙嘲,寓言十九,是或然欤?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