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珏珉

近日,应安徽省安庆市妇联邀请,去安庆女性大讲堂为全市妇联干部,女企业家和基层妇女儿童工作者讲课:《与成功有约,与智慧同行,做聪慧的职业女性》;《妇女儿童事业的项目化运作和品牌化管理》。3月31日下午5点到安庆,4月1日下午5点离开安庆,短短24小时,却让我收获不小,一下火车就赶到了安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参观考察,并与妇联领导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领导进行了简短的座谈交流。

晚上游览了安庆著名老街——倒扒狮街;并到安庆黄梅戏馆观看了一场安庆经典地方戏《黄梅戏》。第二天上午下午讲了整整一天课,五点课程结束到火车站赶6点的高铁,到上海家里已是半夜11点。尽管行程匆匆,但忙碌而充实。也是我近十天里连续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江苏南通和安徽安庆急速奔波后既紧张又放松的一天。特别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地方讲课并能对当地名胜进行浏览(平时我到哪都是匆匆而来,完成任务即走),感悟颇深。

在安庆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我有幸亲临剧院观赏了一场精彩的黄梅戏表演,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踏入安庆黄梅戏剧院,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便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的声学设计巧妙融合,木质的座椅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岁月沉淀的戏曲韵味。

舞台上精致的布景、绚丽的灯光,为黄梅戏的演绎搭建了一个完美的空间。随着悠扬的乐声响起,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迈着轻盈的台步缓缓登场。那婉转悠扬的唱腔如同山间清泉般清澈动听,又似春日暖风般温柔细腻,每一个音符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丰富的情感。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当那熟悉的旋律在戏台上响起,我仿佛瞬间被拉进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柔情的世界。于安庆观黄梅戏,不仅是一场戏曲的观赏,更是一次对地域文化灵魂的深度触摸。 黄梅戏诞生于安庆的山水之间,汲取了当地的文化养分,是安庆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安庆的历史变迁,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成为了安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漫步安庆倒扒狮街,古韵中的时光慢旅。 倒扒狮街是安庆保存至今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长约二百余米,宽约三余米,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其街区整体建筑较好地保持了明清风格,是研究安庆地方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重要地方。

踏入安庆倒扒狮街,像是一脚跨进了旧时光的画卷里,明清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斑驳的墙面与雕花的窗棂,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街边林立的商铺,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老字号店铺里,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们专注地忙碌着,他们手中的物件,无论是精美的剪纸,还是手工编织的竹篮,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走到街心,仰头便能看见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古老的倒扒狮石牌坊。虽历经风雨,部分已残缺,但它依然坚毅地矗立着。中柱上部镂雕的窗棂纹、基座上曾威风凛凛的倒扒石狮,让人遥想当年它的宏伟模样。牌坊背后镌刻的 “青锁纳言”,仿佛在低语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连接起过去与现在。

这条街,不仅是建筑的博物馆,更是情感的栖息地。漫步其中,我感受到的是安庆这座城市的灵魂脉络。它没有被现代商业的浪潮完全淹没,仍保留着那份质朴与纯粹。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倒扒狮街就像一处心灵的避风港,让人在喧嚣中寻得片刻宁静,在历史的回响里,思索未来的方向

安庆,这座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城市,正以她独有的方式诉说着过往与未来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古色古香的街道,聆听黄梅戏的悠扬;可以徜徉于山水之间,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上的勃勃生机。安庆,一个值得你细细品味、深深留恋的地方,正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位远方的来客。 回到家里,看到手里里许多听课学员给我的留言和感悟,更感受到安庆人的真诚,好学,热情和为城市发展而奋斗的执着。
安庆,我还会再来!

作者
周珏珉,女,中共党员,原任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执委、上海市妇联巾帼园总经理(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主任)
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杰出创业女性、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中国家庭服务行业优秀管理者、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优秀创业女性、上海市五一巾帼奖、上海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上海市敬老孝亲模范儿女、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