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饼:七旬老头突发奇想的一个玩笑,却带来了灭门之祸

东巷文化 2024-08-07 03:48:35

清朝时,秦晋一带,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贡生,虽然他家族已经没落,但在当地依然是个知名人物。他有好几个儿子,个个都是在学堂里求学的书生。每当他出门时,总是骑着一匹黑马,身边跟着个小仆人,悠闲自得,村里人都羡慕他的风光。

有一天,贡生来到县城,看见集市上有卖信石的商贩,这信石,就是提取砒霜的一种天然矿物(常说的鹤顶红就是红信石)。古代人用信石作为庄稼的驱虫药。

也不知为何,贡生忽发奇想,谎称自己家中的花草被虫害侵袭,还托熟人作证,从商贩那儿买下了两大块信石。由于他说得十分诚恳,也没人对他起疑心。

然而,贡生并不是真心要用这些信石来驱虫。他回到家后,把信石敲碎,再买了些糖,将信石与糖一起碾成细粉,再加入白面粉,然后让邻居家的妇人帮忙蒸成了炊饼(就是现在的馒头)。饼蒸熟后,贡生带着它们出门了,没人知道他要干什么。

恰巧,附近村庄里有一位新嫁的妇人回娘家探亲,她带着年幼的弟弟,走在乡间小路上。这位妇人家里十分贫困,回娘家时空手而归,心里很是羞愧。忽然,她看见路边有个包裹,打开一看竟然是整整齐齐的炊饼,像是刚从蒸笼里取出来的。她十分高兴,便叫弟弟小心地捧着,带回了婆家。

一回到婆家,妇人就假托母亲的名义,把饼献给了公婆,全家人看着热腾腾的饼,都面露喜色,毕竟那时候,穷苦人家能吃到白面馒头都是十分难得的事儿。家里一共七个人,妇人的丈夫刚好出门在外,他们就将七个饼分食了。

妇人的婆婆因为舍不得吃,把饼给了妇人的弟弟。可妇人觉得带回的饼本来就不多,便严厉地训斥弟弟,叫他不要吃,让婆婆自己吃掉。不久后,大家都开始中毒,家中一片混乱,但谁也不清楚原因。最终,全家七口人无一幸免,全都毒发身亡。

当妇人的丈夫回到家中,发现全家惨死,怒火中烧,把妇人押送到官府,认为是她故意下毒害人。妇人被严刑拷打,苦不堪言,但她百口莫辩。尤其是她执意不让弟弟吃毒饼,更成为她下毒害人的佐证。最终,妇人受刑不过,被迫承认了罪行。按律,她应当被处以凌迟,连她年仅十岁的弟弟也因为知情不报,被判斩首。

正当此时,那位贡生忽然出现在官府,前来投案。他还带着剩下的几块毒饼,作为证据呈上。经过对比,饼的样式完全一致。在审问中,贡生坦然承认:“我当时只是突发奇想,觉得好玩,没想到会害死人。如今听说这妇人冤屈受刑,我内心不忍,特来自首。”然而,没有人能理解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恶毒的行为。

官府对这一案件感到无比感慨,认为这或许是冥冥中的报应吧。最终,案子就这样定了下来。贡生因为误杀了七条人命,按照法律,应当处以极刑,甚至连成年的子孙也都被判死刑,经此一事,他的家族几乎都死绝了。而那位无辜的妇人,才因此得以脱罪。

事后,当地的人们议论纷纷,说那位贡生平日里擅长打官司,凭着贡生的身份,屡屡利用官府压制他人,害了不少人命。有人占卜后曾说他将遭受灭门之灾,没想到果然应验了。

这个故事,出自清代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贡生的玩笑之举,可谓无心之恶,居然给两家人带来了几乎灭门的悲惨后果。

作者评论说:贡生突然想到这个恶作剧,冥冥之中仿佛有鬼神操控一般。如果没有鬼神,那人也得是心智疯狂,才会做出如此恶事啊。

可见人心如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个罪恶的念头来。所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一闪念而已,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将其付诸实际吧。

0 阅读:3

东巷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