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策划并主办、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灯塔计划——公立医院管理水平提升行动”专题会议在江苏镇江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众多医院管理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医务管理,麻醉、镇痛法规及合规、信息化助力医院管理效率提升、四级手术全程管理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交流与热烈讨论,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AI突破管理瓶颈,提升医疗服务效能

黄汉鹏副院长致辞
会议伊始,会议主席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黄汉鹏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医疗行业正面临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机遇和挑战,AI技术正推动医疗模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且在质量管理、资源分配和临床决策中展现出精准化优势。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医院需重点探索如何通过AI实现医疗流程自动化、质控标准化,以技术突破传统管理瓶颈,最终提升医疗服务效能,满足患者需求。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可以深度探讨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同时期待各方加强合作,以推动实践创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从左到右依次为沈硕副院长、吕为农副院长、王震副院长
会议由镇江市传染病医院沈硕副院长、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吕为农副院长、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震副院长担任主持。
数据质量为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蒋明主任主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蒋明主任阐述了AI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他表示,AI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协同,推动医院从经验管理向智慧管理转型。在不良事件管理中,AI实现风险信号实时抓取;在VTE(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中,高危患者识别准确率高达91%。此外,AI还可用于器官捐献数据上报等,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蒋主任强调,AI是赋能者而非替代者,未来医疗管理需锚定三大原则:需以患者安全为根本导向,以数据质量为建设基石,以人机协同为实施准则。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提质增效,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工智能新活力。

朱志勇副所长主题发言
镇江市卫生监督所朱志勇副所长深入解析了麻醉、镇痛相关法规及其依法执业的合规要点。他指出,麻醉药品管理涉及《药品管理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强调药品的规范管理,包括进货验收、储存、处方审核及使用等。朱所长详细介绍了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的分类及管理要求,强调必须严格遵守医嘱,确保用药安全。此外,他还分析了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界定,强调医务人员需依法执业,避免违法行为。最后,朱所长再次强调要确保麻醉记录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以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邓鹏副院长主题发言
丹阳市人民医院邓鹏副院长分享了信息化助力提升医院危急值处置及时率的实践与探索。他指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之一,旨在保障患者安全。通过信息化方式,医院建立了覆盖门急诊和住院的危急值全场景闭环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危急值处置效率。此外,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的危急值管理提供了革命性工具,医院建立了基于信息化的危急值管理标准操作流程(SOP)。展望未来,邓院长表示,医院将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探索可穿戴设备联动和区域协同网络,以进一步提升危急值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筑牢医疗质量安全防线。

刘竞副主任主题发言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刘竞副主任介绍了四级手术的全程管理。他表示,第一,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涵盖手术目录管理、患者安全管理、手术医师管理及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第二,医院定期动态调整手术目录,确保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的手术得到严格管理。通过术前多学科讨论,保障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第三,医院建立了手术授权制度,根据手术医师的专业能力和培训情况授予相应权限,并定期评估和调整。第四,医院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加强手术分级管理的监测和评估。通过这些措施,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AI持续发力,助力学科发展新实践

从左到右依次为孔芳芳副处长、赵国阳副处长、卢隽莹主任
在对话交流环节,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孔芳芳副处长、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赵国阳副处长、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卢隽莹主任围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展开深入交流。专家共同表示,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已进入医疗管理的核心场景。推进医疗智能化的同时需把握三个关键,即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监管框架;加强医务-信息跨部门协作,确保系统贴合临床需求;构建学习型组织,持续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发挥更大价值。

从左到右依次为冯敏科长、王国成主任、张汉园主任、刘敏主任
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冯敏科长、句容市人民医院王国成主任、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汉园主任、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刘敏主任围绕“麻醉与镇痛领域的规范化管理”展开深入交流。各位专家分析指出,当前医疗机构在麻醉药品使用、人员资质授权、技术操作流程及多部门协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需构建涵盖医务、护理、药学、信息等多部门的闭环管理体系。专家一致认为,医疗机构应加强跨部门培训,同时完善患者宣教与投诉处理机制。未来需在合规前提下分担部分工作,并推动药物管理、技术分级等制度的精细化落地,最终实现安全、高效、合规的麻醉镇痛服务。

从左到右依次为陈丹丹主任、徐悦涛主任、谈慧颖主任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陈丹丹主任、镇江市中医院徐悦涛主任、镇江市传染病医院谈慧颖主任围绕围绕“危急值管理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实践”展开深入交流。专家指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辅助与人工质控的双向协同已成为提升危急值管理质量的关键,AI可显著减少人工抽查的局限性。此外,医院可通过多部门联动报表实现重点患者全流程监管。专家强调,制度落实需结合细节优化,如全院时间统一、流程规范化修订等,并呼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跨部门协作,以达成“效率最优化、差错最小化”的管理目标。

从左到右依次为朱北川副主任、徐炜副主任、桑志科长
扬中市人民医院朱北川副主任、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徐炜副主任、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桑志科长围绕围绕“四级手术规范化管理”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四级手术作为高风险、高难度的核心技术,其管理需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如事前管理重点构建动态更新的手术目录体系,严格技术准入与人员资质授权;事中应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控手术适应证,贯彻核心制度执行;事后需建立评价体系,将分析结果与医师授权动态挂钩。专家特别强调,围术期质控需融合麻醉监管、手术记录闭环管理等手段,通过多部门协同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的患者获益最大化。

会议现场合影
会议最后,黄汉鹏副院长总结指出,本次会议内容翔实,切中当前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尤其在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达成重要共识。黄院长指出,通过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全院级管理系统,能够显著减轻医务人员负担。针对医院管理实践,黄院长强调,需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标准的十大目标及其他各项规章制度,逐项解决难点问题,多方协同,共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