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一,午门午门,宫城南门,“午”是指南边。
紫禁城是四四方方一座城,用城墙四面合围,城墙的四角各有角楼一座,东、西、南、北也各有大门一座。南边的大门就是“午门”,进了午门就是真正进了“宫”。
故宫午门
午门从外面看,是三个方形的门洞,从里面看是五个圆形的门洞。正当中的门洞是皇帝出入才能用的。除了皇帝之外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从正中的门洞出入。
也有例外: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在结婚当天进宫可以从正中的门洞进入紫禁城,一辈子仅此一次。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如果考中了状元、榜眼、探花,在金殿宣布名次之后,当天出宫也可以从午门正中的门洞出去,也是一辈子仅此一次。
故宫午门
二,内金水桥宫城外面有外金水桥有七座。午门内有“内金水桥”五座,是汉白玉的石桥。
金水桥下那条弯弯曲曲的河叫作“金水河”,它是紫禁城护城河的一部分。河水是从京西玉泉山引来的。因为西方五行属金,所以叫“金水河”。
故宫金水河
金水河上的五座汉白玉石桥最中间的桥最宽,桥的栏杆上有的云龙纹的望柱。其它四座桥相对要窄,栏杆上的柱头是刻了曲线的火炬形。最中间的桥是供皇帝通行的御路,也叫作御路桥,简称御桥。御桥左、右紧挨着的两座桥,是给王公大臣走的,叫作王公桥,简称王桥。最外两侧、左右两边的两座桥是让文武官员通行的,叫作品级桥。
故宫金水桥
金水河把午门到太和门之间的广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有内外之别。南边靠近午门的这一部分偏小,而且还没有真正进入紫禁城的朝堂核心,属于外围。当走过金水桥,到了广场北边的部分,面对太和门,就已经进入紫禁城前朝范围之内。
从太和门,到太和门之内的三大殿,是明清举行朝仪大典的地方,是真正的庙堂重地,这个范围就从走过金水桥开始。
故宫内金水桥
三、太和门太和门是整个紫禁城里最大的一座宫门,也是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门算是晚清光绪年间修建的。太和门两侧有两座小门,东边的叫昭德门,西边的叫的叫贞度门。光绪十四年的时候,西边的那个贞度门失火,把太和门和昭德门也烧毁了,第二年对太和门进行了重建。
太和门是一座建在汉白玉高台上的建筑。高台的围栏柱头上雕了龙凤。高台下摆放了一对铜狮子和两对铜鼎。铜狮子和铜鼎是明代的。
故宫太和门
太和门的殿顶叫重檐歇山顶。重檐很好理解,就是两重屋檐。歇山顶就是,从最高处横着的正脊延伸下来的垂脊不是一直通下来的,是中间折了一折,就好像歇了一歇。这种歇山顶的级别仅次于午门那种一条垂脊直通下来的庑殿顶。
太和门有两个名字,在清代叫太和门,在更早地明代叫奉天门。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门是晚清重建的,但是早在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皇宫的时候就已经修建了这座门。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这座大门就建好了。
当时的“奉天门”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明代的皇帝要在这儿上朝,叫作“御门听政”。大臣在奉天门外朝拜皇帝,给皇帝奏事。皇帝在这儿颁发诏令、处理政务。清代早期,皇帝也在太和门御门听政。后来康熙皇帝把御门听政的地点迁移到了三大殿北边的乾清门。
故宫太和门
四,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大殿正中有一个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就是俗称的金銮宝座。这是真正的“龙椅”,龙椅也压在中轴线上。龙椅的两侧是六根盘龙金柱,龙椅正上方是金漆蟠龙戏珠的藻井。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建在三层汉白玉基座上,大殿连同基座一共高35米。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总面积达到2377平方米。太和殿的殿顶是“重檐庑殿顶”,这样的殿顶代表着明清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平时皇帝日常上朝并不在太和殿,这里只在举行最隆重、最盛大的典礼时才会使用。
故宫太和殿
清代还曾经在太和殿举行过科举考试的“殿试”。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最高级别的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殿试考中的就是“进士”,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
故宫太和殿牌匾《建极绥猷》
太和殿里挂着一块匾额写着四个字,“建极绥猷”。前两个字“建极”取自于《尚书*洪范》里的“建用皇极”,意思就是说君主要有自己统治的准则,要把自己的标准建立起来。“绥猷”取自于《尚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天帝教民以和善之道。君主如果能维持这种和善之道,就可以顺其自然地长久维持自己的统治。
故宫太和殿
五,中和殿一座很别致的正方体大殿——中和殿。
殿顶四个坡面,四个坡面都一样大,四个坡面最后在顶部汇集成一个尖,叫作“四角攒尖”。殿顶最高处有一个铜胎鎏金材质的宝顶。
中和殿四面回廊环绕,之前殿内还保持着清代的陈列原状。中和殿里是金砖铺地,也像太和殿一样陈设了宝座。
故宫中和殿
宝座设在地屏上,地屏前面摆的是四个铜鼎。铜鼎都是大象驮着的,铜鼎放在圆形的红漆香几上。现在别的都还在,只是宝座不是原装的。
中和殿挂的匾额是“允执厥中”。出自儒家经典《尚书》的典故。意思是说:帝王要体察民心,又要保持自己治国的理想,专心致志地秉持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故宫中和殿
每次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的时候,皇帝都要先到中和殿休息等待。负责大典执事的官员,也就是大典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在中和殿朝拜皇帝。等大典开始了,皇帝再从中和殿去太和殿坐上金銮宝座,接受正式的群臣朝拜,并举行仪式。大典结束后,皇帝也往往是再回到中和殿,稍事休息以后再回后宫。
中和殿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每年春天,明清的帝王都要亲自到先农坛祭祀农神,并且亲自耕种,给万民做表率,表示国家重视农业生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叫作耕籍礼。既然要耕种,就要用到种子、农具之类。这些东西都要事先准备好,都放在中和殿,在这里查验检视。
故宫中和殿
六,保和殿曾经当过皇帝寝宫的保和殿。
明代永乐年间刚建好的时候,这座大殿叫谨身殿。后来遭了火灾烧毁了,明末嘉靖年间又重新修建的。重修之后就改了名字叫“建极殿”。清代顺治年间,又改名叫“保和殿”。
保和殿的殿顶是重檐的歇山顶,就是垂脊下来要折一折,歇一歇。这个殿顶的等级要低于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有一千二百四十平方米。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的陈设跟太和殿大同小异,正中有个高高的宝台,在宝台上设金漆龙纹屏风,屏风前是皇帝的宝座。保和殿在明代和清代的作用不同。明代在举行大典之前,皇帝要先在这儿更衣,做准备,是个小憩之处。清代这里一度成为皇帝寝宫。顺治曾经在保和殿居住。保和殿的东、西两头各有一个暖阁,可以住人。顺治结婚也是在这儿结的。顺治的儿子康熙刚继位的时候也在这儿住,一直住了八年。
故宫保和殿
后来皇帝就把保和殿当成了一个举行宴会的地方。每年的除夕、正月十五,都在保和殿给王公大臣赐宴。到了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皇帝的时候,就把科举殿试的地点从太和殿搬到保和殿来了,保和殿就成了考状元的地方。
保和殿挂的匾额是“皇建有极”。这是出自于儒家经典《尚书》的典故。意思就是:君主首先要有自己的统治准则,知道怎么去统治,然后要把这个统治的准则建立起来,实际运用到自己的统治过程中去。
故宫保和殿牌匾《皇建有极》
七,乾清宫内廷三宫之——乾清宫。
乾清宫在明代是皇帝寝宫。从始建紫禁城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到最后一位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这十四位全都住在乾清宫。据说在明代,乾清宫内部有暖阁九间,一共二十七张床,宫殿内部如同迷楼,皇帝每天晚上睡在哪张床上,很少有人知道。
故宫乾清宫
清代顺治、康熙两位皇帝也住在乾清宫。到雍正皇帝就搬到养心殿去了。乾清宫就成为一个皇帝日常办公的场所。皇帝会在这儿召见大臣,接受外藩朝贡,有时候会在这儿举行宴会,过年过节接受朝贺等等。
乾清宫是重檐庑殿顶,脊兽十只,宫殿等级属于最高,地位仅次于太和殿。乾清宫是建在一个汉白玉高台上的,并且在大殿前面有很宽阔的月台。月台上有一些摆设分列在两侧。有一对铜龟,一对铜鹤,还有一对石头的日晷和一对石头刻的嘉量。铜龟铜鹤寓意江山社稷绵长不绝,皇帝万寿无疆。日晷是看时间的,嘉量是衡量容积的量器,这两种东西在古代都不是平常人的日常用品,确定时间和确定度量衡象征着皇帝的权力。
乾清宫是紫禁城中轴线上后寝部分的第一座宫殿,也是内廷最大的一座宫殿。
故宫乾清宫牌匾《正大光明》
八,坤宁宫内廷三宫之——坤宁宫。
如果说“乾”代表的是皇帝,“坤”代表的就是皇后。坤宁宫在明代就是皇后的寝宫。明朝最后一位皇后,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周皇后,就住在坤宁宫,最后也是在坤宁宫自尽的。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中轴线上,它是一座重檐庑殿顶的宫殿,这个殿顶说明它是级别最高的大殿。只是坤宁宫的脊兽有八只,比太和殿、乾清宫都要少,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地位又低于太和殿和乾清宫。
故宫坤宁宫
从外面看,坤宁宫面阔九间,进深三间,还是明代建筑的原貌。但是清代对坤宁宫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让坤宁宫内部风格具有了满族风格。
清代已经没有哪个皇后会以坤宁宫为寝宫,长住在这儿,坤宁宫在清代最主要的用途是祭祀场所。坤宁宫的大殿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西边的部分偏大一点主要用来祭神供佛。供奉着萨满教的神像,还有三口煮祭肉的大锅。顺着墙有大炕,炕沿的柱子上还挂着弓箭,都非常有满族风格。当时就在这儿祭神吃肉。祭祀很多,早晚都有祭祀,春秋各有大祭,祈求福佑也会祭祀,腊月二十三还会祭灶。祭祀场所的再往西边的部分是供神佛的。
故宫坤宁宫
祭祀场所的东边把两间合成一个暖阁,这个东暖阁就是皇帝结婚的洞房。现在还能看到里面一片红色,十分喜庆的样子。床上的大红龙凤喜字坐褥、大红百子图床帐是晚清的皇帝结婚时用过的床品。在这张床上面挂着一个匾额,写着“日升月恒”,这是一句祝颂用的吉祥话,意思就是说兴旺发达。
康熙、同治、光绪,以及末帝溥仪,都是在这儿结婚的。这几位皇帝都是先当皇帝后结婚。如果当皇帝之前已经结婚了,皇后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故宫坤宁宫东暖阁
九,钦安殿故宫中轴线上唯一的神殿,钦安殿,位于故宫里的御花园内。钦安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位镇北极。整个紫禁城的正北极点,就在钦安殿后墙栏板的正中。
古人深信,天上四维,大地四方,都有灵兽镇守。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玄武大帝(宋代改为真武大帝)就坐镇北方。
故宫钦安殿
沅汰,《沅汰博物馆》主编,历史作家主要作品:《高澄传》、《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龙凤传奇》,《博物馆里的汉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