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买单!”
我喊出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这条gai最靓的妞,毕竟今天我做东,请了12个姐们儿来搓一顿,庆祝我升职加薪。想想某点评APP上那家日料店“人均300”的诱人字眼,顶天也就三千块,毛毛雨啦!
结果,服务员笑容满面递过来的账单,直接把我干沉默了——18652元?!我当时就蚌埠住了,原地石化三秒钟……这简直是年度最佳反诈骗案例!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工作支棱起来了,我寻思着必须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姐妹们。
刷某点评APP,一家装修贼有腔调的日料店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人均300”,评分还挺高,评论区各种“yyds”、“好吃到扶墙走”的安利,看得我心痒痒。
“就这家了!今天我请客,放开炫!”我在群里豪气冲天地说道。
到了店里,那氛围确实到位,小桥流水,樱花飘飘,服务员也贼殷勤。菜单一上来,好家伙,各种刺身、寿司、烤物,看得人眼花缭乱。想着“人均300”,我大手一挥:“随便点,今天不差事儿!”
于是,帝王蟹、金枪鱼腩、海胆……各种平时只能想想的硬菜,全给安排上了。兄弟们也敞开了肚皮,吃得那叫一个风卷残云。
“老板,再来一份蓝鳍金枪鱼!”“这海胆也太哇塞了吧,再加两份!”整个包厢里充满了快落的空气,仿佛我们不是在吃饭,而是在享受人生巅峰。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刺激的还在后头。当服务员把账单递过来的时候,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不是,你们这‘人均300’是闹着玩呢?怎么算出来这么离谱?”我忍不住质问道。
服务员小姐姐依然保持着标准的微笑:“先生您好,我们店不是自助餐哦,菜单上都有明码标价的,您点的都是比较高档的菜品,所以……”
我赶紧翻开菜单,仔细一看,好家伙,上面明晃晃地写着:蓝鳍金枪鱼刺身(时价)、帝王蟹(按只算)……每一道菜的价格都贵到离谱!
我当时就感觉自己被宰了!这哪里是“人均300”,这分明就是个消费欺诈啊!
我赶紧找店家掰扯,结果人家一脸淡定:“我们没说是自助餐啊,菜单上也写着价格呢,您自己没看清楚,怪谁?”
我又找某点评APP客服掰扯,结果人家也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人均消费只是参考值,具体以商家实际结算为准。”
我瞬间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样,被商家和平台联手给安排了!这年头,出来吃个饭,不带点智商都不行,防不胜防啊!
永远不要轻信所谓的“人均XX”! 点餐前一定要搞清楚收费方式,仔仔细细瞅清楚菜单价格,拒绝盲盒消费!
商家和平台必须把消费信息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能用模棱两可的字眼来忽悠消费者,否则就是赤裸裸的套路!
维权这条路,道阻且长,且行且珍惜! 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留好证据,积极维权,捍卫自己的钱包!
最后,我想对那些黑心商家和平台喊话:做生意要讲武德!韭菜也不是这么割的,发帖一定要曝光你这商家!
也希望大家能吃一堑长一智,擦亮眼睛,避免踩坑!今天的这顿饭,直接干没了我半个月的工资!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消费刺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血泪史,一起避雷![点赞][在看][转发]让更多人避坑,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