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毕节这本书丨《人文毕节》之智取瓢儿井

觅节节节 2024-11-01 20:56:52

本期书目|《人文毕节》

红色印记丨

智取瓢儿井

瓢井镇旧称瓢儿井,位于大方县城北42公里处,东与大山苗族彝族乡为界,南连达溪镇,西邻兴隆苗族乡,北靠长石镇,四周群山环抱,扼川滇之咽喉,为黔北之锁钥,素有“三省通衢”“八大盐号”之美誉。

瓢儿井之名起源于明末清初。相传自明朝中叶开始,瓢儿井街上逐渐形成交易集市。赶集路(古盐道)旁有一口井,井口呈水瓢形,有人为便于过往行人饮水,便在井沿放置一把木瓢。饮过井水的人们给水井取了一个悦耳的名字——瓢儿井,久而久之,地名也因井名而得。明朝以来,驿道交通的改善,使瓢儿井成为川盐入黔的集散地。永、涪、仁、綦四大盐岸之一的“永岸”督销局就设在这里,四川、云南、湖南、湖北、陕西、山西等地的商家汇集于瓢儿井,街上店铺林立,商业繁荣,百业兴旺,盐业尤甚,八大盐号,享誉四方。春秋祠、忠烈宫、寿福寺、川主庙、嫘祖庙、万寿宫、文庙、玉皇阁、观音阁、财神庙等十大古建筑,更为这个依山而建的古镇增色。

1935年,红九军团完成掩护主力红军南渡乌江的任务后,转向黔西北进军。4月8日,红九军团进入大定(今大方)县境,于当日中午顺利进占长岩(今长石镇),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在审讯俘获的大地主陈鸿禄时得知,瓢儿井驻有盐防军4个队和1个区队约150人,且瓢儿井街上筑有碉堡,工事坚固,防守严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罗炳辉决定智取瓢儿井。

4月9日凌晨,侦察科科长曹达兴和侦察参谋彭寿生率领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的侦察连和红九团七连,以视察防务为名,借助茫茫大雾能见度低的有利时机向瓢儿井挺进。在离瓢儿井约2公里的地方,遇到一个班的保丁,由于雾大,保丁们没看清楚,听说是中央军,又听说师长马上就到,不敢怠慢,也不敢多问,马上派4个人到瓢儿井送信。罗炳辉为防止意外,率红七团紧跟上去,并再三叮嘱曹达兴要圆满完成任务。部队稍事休息后,分三路进发:曹达兴率侦察连从正面接近太极图碉堡进入镇内;红七连绕道西面,封锁西街、南街要道口子;红七团从东北面漆树林中顺山直上,解决了营盘山的敌人。侦察连到了太极图碉堡,碉堡驻军第十二队听说是中央军来了,队副郑代胥带着20余名盐防军离开碉堡去春秋祠集中接受训话。当盐防军架好枪、鼓掌欢迎长官训话时,曹达兴突然亮出真实身份,宣布盐防军已成为红军俘虏,盐防军一个个呆若木鸡,吓得浑身颤抖。侦察连参谋彭寿生命令郑代胥在前面带路继续向平街前进,途中又俘虏了10余名盐防军巡逻队员,随后迅速包围区队常练驻地,俘虏了还在睡梦中的常练,同时抓住大恶霸地主区长陈鸿庥的哥哥陈南陔。此时,红七连已控制了西街,正向南挺进,恰巧盐防军第十三队从观音岩走来,双方快接近时,队长马骥见势不妙,妄图拔枪抵抗,当即被红军击毙,其余人乖乖放下武器举手投降。驻守营盘山的盐防军第十四队队长赵齐听到镇内枪声,立即组织向镇内开枪,红七连一部已抢占半边街小山,便架起机枪还击,红七团又从东北面包抄到营盘山侧面。赵齐见大势已去,便带着第十四队跳墙仓皇逃窜。驻守文昌阁的盐防军第十五队也紧接着向镇内开枪,但是红七连已逼近其驻地,通过喊话,盐防军第十五队纷纷缴械投降。上午9时许,智取瓢儿井的战斗胜利结束,俘敌近百人,缴获步枪60余支,大刀、梭镖、匕首等几百件。11时,红九军团军团部及各机关全部到达瓢儿井,军团部设于春秋祠。

在清理战利品时,红军热情地和围观群众拉家常,群众看见红军和蔼可亲,主动帮红军搬运战利品;大小商号老板见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纷纷打开店铺照常营业,瓢儿井市面顿时热闹起来。4月9日下午,红军宣传队在瓢儿井街上向群众宣讲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抗日救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实现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的革命道理,并在墙上和铺板上书写号召群众积极参加红军、参加抗日救国、打土豪分田地等内容的大幅标语。在红九军团政治部的帮助下,瓢儿井民众随即成立迎红委员会,推举穷苦知识分子王宜斋任主任,穷人周海银任副主任,曹树清、熊文俊等为委员,同时建立一支10余人的游击队,周海银兼任队长。迎红委员会带领游击队配合红军,打击了席绍庭、陈南陔等10户土豪,把没收的粮食和财物分给穷人。

4月10日,红九军团在瓢儿井开仓分盐,数千名群众聚集在公合长盐号前,参加分盐大会。军团长罗炳辉向参加大会的群众宣讲红军的性质和任务,号召干人参加红军,跟共产党走,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自己当家做主。然后宣布席绍庭身为盐防军督带,其经营的公合长盐号属官僚资本,红军根据党的政策,应予没收,盐全部分发;其余盐号、店铺属于民族工商业,红军予以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罗炳辉讲完话之后,红军战士当众打开盐仓,在游击队和迎红委员会的帮助下,将盐分发给群众,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平均每人发给3斤盐块。干人们手捧盐块,欢天喜地,笑逐颜开,奔走相告。邻近四乡的群众听到红军开仓分盐,都纷纷赶来领盐,一时间领盐人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瓢儿井街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片沸腾,盛况空前。红军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深深感动了其他盐号的经理、掌柜,并以瓢儿井工商界的名义,向红军表示谢意,将自愿筹集的3000元大洋献给红军作军饷。

红军在瓢儿井开仓分盐的消息传到八堡六寨,六寨苗族自然领袖李绍北带着一群苗族子弟来到瓢儿井找红军,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会见了他们,并向他们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黄火青亲自帮助六寨苗族组织成立了苗民自救会和苗民自卫队,指定李绍北为苗民自救会负责人和苗民自卫队队长,并发给步枪10支、子弹200余发。六寨苗族有了自己的组织和武装,积极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做斗争,保卫家乡。

红九军团在瓢儿井停留了3天,这是离开主力红军3个月以来的第一次休整,同时扩充新战士300余人,筹集军饷10000余元,日夜赶做军服800多套、子弹带200余条,部队得到了很好的休整和补给,进一步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其间,红九军团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一系列革命活动,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为红二、红六军团建立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4月12日,红九军团离开瓢儿井。

后来,当地群众怀念红军,编写了一首《打开盐仓来放盐》的红色歌谣:

瓢儿井,正是春,乙亥三月来红军,

烟花脑壳刚低下,红军打垮护盐兵。

打开盐仓来放盐,百姓干人都在领,

有些苗家来六寨,有些彝家来上村。

红军闹红黔西北,谁人不知瓢儿井,

各族干人心里乐,称颂红军大恩人。

红九军团在瓢儿井期间,将军团政治部指挥所设于瓢儿井平街的江西会馆。2012年6月,红九军团政治部指挥所旧址被大方县人民政府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7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2年12月,被省委组织部列为贵州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人文毕节》

编辑:邹佳芮 编审:王方雁 总监制:施 毅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0 阅读:0

觅节节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