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支持部属高校在江西建校区:异地办学禁令,将取消?

阿美考试 2025-03-20 04:35:47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特别是985、211大学,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江苏、湖北、陕西、四川等少数几个直辖市和省份。

优质高校资源太少,成为河南、河北以及江西等“高教洼地”、“高考大省”的心病,几乎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都有来自这些省份的委员、代表呼吁国家在优质高校资源的分配上有所扶持和倾斜,今年也不例外。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镇陶瓷大学教授刘文斌提交了《关于支持高水平中央部属高校在江西建设新校区的建议》。

刘文斌教授提议:教育部优化全国高等学校布局,支持高水平中央部属高校与江西省合作,在南昌市或景德镇市共建新校区。

江西,历史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又是红色革命老区,曾短暂拥有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校等顶尖高等学府,如今却没有一所中央部属高校,唯一的211、“双一流”高校——南昌大学,由江西省政府主管,是妥妥的“高教洼地”,跟与其交界的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省份比起来,更是相形见绌。对中央部属高校以及其他高层次高校的渴望,丝毫不次于河南省,甚至更加迫切,毕竟河南还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大学。

所以来自江西的委员、代表提出支持高水平中央部属高校在江西设立校区的建议,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它代表了所有江西人民的心声。

但是这样的提议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呢?只能说,可能性几乎为零。

早些年,国内曾掀起一轮高校跨省异地办学的热潮,但是在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从严控制异地办学,新申报设置事项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对现存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原则逐步清理规范。自那以后,高校跨省异地办学画上了句号,多个中央部属高校的跨省异地校区建设项目要么终止,要么由校区转为研究院、产业园区。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需要外迁的高校,可以建设异地校区。但在京高校外迁的主要承接地是北京周边的河北雄安新区以及天津市等,其他的除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这所独立学院破例转设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之外,再没有在京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跨省异地办学的案例了。

实际上,另一个著名“高教洼地”——河南省,近年来其委员、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也提出了不少类似刘文斌教授的提案,最终均希望落空。所以此次刘文斌教授的提案,相信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当然,江西还是有其他机会的。2024年3月,教育部、江西省在京举行部省会商会议,当时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表态:教育部愿与江西以战略合作协议为支撑,深化部省战略合作,支持江西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有色金属、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布局,探索设立高等研究院,创新组织机制,丰富政策、制度等要素保障,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吸引集聚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为一体的创新特区。

这意味着,江西可以通过建设异地研究院的形式引进中央部属高校,但只能够招收研究生,不具备招收本科生资格。

虽然引进中央部属高校在江西建设跨省异地校区没有希望了,但是中央部属高校在本科招生时,对江西学子是有额外照顾的。

在教育部发布2025年的第1号文件——《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向有关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优化投档录取程序,积极推进将专项计划纳入普通类招生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提高专项计划志愿满足率”。其中,江西“国家专项”的覆盖省份之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170多所全国重点大学将面向江西的农村和脱贫地区给出额外的专项招生计划。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0 阅读: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