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听得最多的几个词就是:双春年,龙蛇之变,青蛇逢双春。
那么,什么是双春年呢?
所谓的双春年,就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年是中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双春年的文化习俗和民间说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躲春”习俗。
在双春年,有些属相的人需要躲春,以避开不利的气场影响。
于2025年来说,是乙巳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蛇年。
根据传统说法,老一辈人常称其为“青蛇年”或“火蛇年”。
乙木代表的是绿色,2025年的乙巳蛇年便是木蛇之年,象征着春意盎然,生机勃发。
木蛇年自然被赋予“青蛇年”的美称,这也就是民间所称乙巳蛇年为青蛇年的由来。不过,为什么又有说法将乙巳蛇年称作火蛇年呢?
这种说法也有其合理性,青蛇年的由来是因为天干乙属木,木的颜色为青,地支巳为蛇,这样就得出青蛇年的说法。而将乙巳视为一个整体时,则可以理解为火蛇年。
然而,在这一年中,恰恰有两个立春。
闰六月,共384天。2025乙巳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古人认为,有两个立春的年份是: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象征。
众所周知,春天本来就是希望的象征。
双春年,在传统的民俗中,这是婚嫁的好年景。
俗话说:双春闰月逢青蛇,立春四人要躲春。
那么,问题来了。谁要躲?该怎么躲?
首先,双春年,它有两个立春。第一个立春时间为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第二个立春时间在2026年2月4日,农历腊月十七。
立春节气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之所以有这样的双春年,是因为今年的农历有闰六月。
对于闰六月有什么说法呢?
其实,闰六月的年份在民间有许多说法和习俗。
首先,闰六月是为了协调农历和公历的时间差异而设置的,使得农历年份的长度更加接近公历年份,从而保持农历节气的准确性。
在民间传统中,闰六月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月份,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农作物有更长的生长周期,有利于丰收。
例如,有俗语“闰六月初一洒一点,白面馒头撑死狗”,意思是闰六月初一下雨的话,当年的农作物收成会非常好。
此外,闰六月还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活动等等。
对于青蛇年这样一个好事成双,生机勃勃的年头来说,为什么还要去躲春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在立春时“躲春”的习俗,也叫“躲太岁”。
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双春青蛇年,4人要躲春”。
所谓“躲春”,是指古时候的人会在立春这一天举行一些活动来趋吉避凶,以保平安。
025年是蛇年,因此属蛇的人在2025年是“本命年”,所以按传统说法属于“躲春”的一类。除了属蛇的人,还有3个生肖也同属于“躲春”行列。分别是属猪,属虎,属猴的人。
因为他们与所谓的“太岁”被旧时的传统文化赋予了特殊的关系。
所以,就有了躲春的说法。
那么,怎么去躲春呢?
所谓“躲春”,就是指古人通常在立春的交节时间前后半个时辰里大多在家静坐、看书或者早早入睡,以保持平静的心态。
当然,躲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源于古代人们对春神的崇拜和敬畏,立春被视为春神降临的日子,人们选择躲藏起来以躲避春神的不吉之气;另一种说法与古代的农耕文化有关,立春标志着春耕的开始,人们通过躲春来祈求一年的丰收和吉祥。
那么,对于这个特殊的双春年,你有什么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