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我们可能给美国基因武器送了“人头”

历史海大富 2025-02-17 05:05:21

什么武器重量仅有几十克,就能导致以亿为单位的人员死亡数量?世界上还真的有这种武器,那便是超级热毒基因武器,正因为破坏力异常惊人,基因武器也会被称为“灭绝武器”。

对于国人来说,基因武器其实并不算完全陌生,它的风险也并非不存在,2024年的总统候选人小罗伯特·肯尼迪的一段发言录音被曝光,他提到美国人正在研发生化武器,针对俄罗斯人与中国人。

基因武器比生化武器更凶残

人类对基因武器的研究是从化学武器一步步升级而来的,不过人们普遍对基因武器没有明确认知,对化学武器的杀伤力认知已有多年历史。

数百年前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就把感染了瘟疫的尸体直接丢到对方的城池。

科学技术在朝前发展,生化武器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先进,一战期间各类新式武器都相继投入使用,德国间谍就曾把美国港口等待运往协约国的牛马注射了鼻疽,借助马匹把细菌传染给了协约国参战士兵。

二战期间,最可恨的便是日寇,731部队不仅在东北用中国人与朝鲜人进行效果实验,还在宁波、常德等地实施生化袭击,导致数十万人因此丧命;美国也好不到哪去,他们明明知道日本正从事细菌战研究,出于独吞资料的目的并未公布详情。

朝鲜战争时期,使用到细菌武器的国家反倒成了美国。

他们向志愿军投下了大量苍蝇、蜘蛛、跳蚤等昆虫,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有所发生。

十几年过去后,他们又把“橙剂”带到了越南,直接导致越南大量农作物被彻底摧毁,接近百分之二十森林面积农作物被破坏,给越南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惨痛后果。

哪怕战争结束,身患后遗症的孩子依然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基因武器则是生化武器的升级,具有其他武器无可比拟的特性,尤其会对信息化战争带来深刻的影响;热战的模式是显而易见的,但基因武器就连发现都难。

它的基本投放方式很简单,经过改造的病毒与细菌基因是肉眼难以捕捉的,只有制造者才知道这种武器的“解锁密码”,一旦敌人采取秘密手段发动基因武器战争,被动的一方都难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发现自己受到伤害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飞机、导弹、舰船、车辆等都能成为承载基因武器的载体,除非一个国家的交通完完全全中断,几乎是难以防止的。

病毒会在自然扩散的过程中快速使得一个国家都失去战斗能力。

而且,有些种类的基因武器还能通过任意重组基因的方式让特定族群受伤害,也就是说,研究基因武器的国家若是大获成功,便能够根据族群的不同设计相匹配的基因武器,使得本族群不受到反噬。

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核武器、中子弹这种类型的武器是最为致命的,上个世纪的人们普遍担忧核战争打响。

可基因武器的诞生标志着血流成河、火光冲天的“原始战场”将会彻底成为一段过去,可以预估的是:基因战争的战场上,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有可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征服了。

过去的战场分布排列也会因为基因战争而改变,这种模式的战争下,前后方的分布将会模糊,战斗部队人数将会大大减少,后勤医务保障部队将会大增,且什么地方是“主战场”也根本说不清楚。

唯一的应对方式只能通过增加医疗能力,有数据显示,当一个地区百分之十的面积感染生物细菌病毒后,后果就已经是不堪设想了。

中国热爱和平,战争年代更是细菌战的受害者,如何避免这种伤害也是必须要思索的问题。

美国的小动作几乎从很早就开始了,非洲饱受饥苦的国家“宁可饿死,也不吃转基因粮”,道理也很简单。

在攻下伊拉克后,美国人绞死了强硬派萨达姆,随后就推广转基因作物,伊拉克科学家为了活命只好照做,但当中有良知的人还是偷偷将自然种子藏在其他国家,为子孙后代留下希望。

美国生物资本新兴领域早已进入中国,转基因主粮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遇到很大的挑战。

转基因主粮的成分就像包饺子,可以在饺子里放肉馅、也能在饺子里放毒馅,关键要看包饺子的人是何居心;若是美国丧心病狂,人们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送了“人头”。

就算美国在这方面还算有底线,他们却依然能从中攫取巨额利润,只要把种子的价格提高,中国农民的利润就会大幅降低,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未雨绸缪是必然之路

根据现有的证据表明,美国政府和军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基因武器了,并配套研制了一批疫苗。

由于基因武器是否可控只能在实战中才能看出,美国也不得不做两手准备。

2002年12月,美国时任总统布什要求50万军人接种天花疫苗,第二年则推向民间,由平民自愿选择。

美国经过多年研究后,更是深知基因武器的恐怖之处,也能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这种东西,就必须考虑到别国取得研究进展的可能。

他们还在2004年专门研究应对措施,建立了两套防御体系,一旦有外部向美国投入基因武器,就得马上行动起来。

可美国这种唯恐天下不乱、不愿世界和平的国家不可能放弃这种武器,就如同二战后独吞日本细菌武器成果那般。

所以,他们大概率会针对不同族群的基因来研制相匹配的武器。

此前的1997年英国科学家曾专门成立科学小组,致力于研究本民族的特异性和易感性基因;中国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分为三点:一是加强应对基因武器威胁的宣传教育;二是防止人种基因资源单项流失而产生严重后果;三是尽快铸造适合本民族的安全盾牌,防患于未然。

提高增强民族基因抵抗力,研究配套疫苗药剂,对于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基因战争有着极大意义。

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是否与这种生物武器有关,也经常说不清源头。

当非典肆虐时,俄罗斯科学医学院院士雷辛柯夫便表示:“非典是一种生物武器,极有可能从实验室里流出来的。”

他说这种话的依据在于“非典为麻疹病毒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混合体,这种病毒的混合方式只有在实验室内才可能培育,自然环境难以发生。”

美国在听到这些说法后便急着撇清关系,表示那不是美国的生化武器。

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童增则表示:“这可能是比生化武器更高级的基因武器。”

他的分析能如此概括:由于三色人种的遗传基因差异,不同人种对疾病感染都是有差异的,白种人基因组与黄种人基因组至少相差千分之六左右,极有可能是根据人种遗传基因而制造的。

事实也确实能够有所印证:白种人很难感染非典,就算感染了很快恢复,美国连死亡病例都没有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非典的有8437人,基本集中在中国港澳台和其他内陆城市,国外遭受感染比较严重的只有新加坡,这里的华人比较集中。

基因武器并非只是美国的专项,就连以色列都有过类似研究。

1998年9月,《泰晤士报》报道以色列军方正在研究一种对阿拉伯人有害而对犹太人无害的“人种炸弹”,这已经能说明好些国家已经在秘密研究基因武器了;这种武器,只要不被别国发现强硬证据,几乎也不会透露出什么风声,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当年在非典后就有记者问童增:“尽管有一些证据,可这仍只能算一种推测,证明能有多少把握?”

童增也说:“事实也许不像我推演的这样,可这些问题已经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可以说,非典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教育课。”

中国只有加强群防群治的网络才能打一场面对基因武器的人民战争,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国家政府作为主导者,需要参与进来的还是广大群众。

2020年初,中国在防护方面交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完美答卷,这是值得肯定的。

美国在中国的各种试验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1998年到2003年,美方通过给1万名中国高龄老人采集血样的方式研究中国老人的遗传基因。

还有些国外派遣人员以调研为名招募合作者,各种幌子之下人们也毫无防备。

有家美国公司打着“研究膳食”的旗号在中国采集了50万人血样和临床数据,有些机构送了“人头”无异当了帮凶,问题是从始至终他们根本不知道对方要把数据拿去做什么。

境外组织的背景极为复杂,就算去调查都很难捋清思路,这同样给我国基因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美国以“公益”之名行偷窃之事更是十分常见的,曾有一支美国“医疗队”来到中国边疆地区为村民“免费体检”,进入国家安全机关的视线,果然发现这是一个由境外势力精心组织的基因数据窃取案件。

201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亲口证实:“有人正在有目的地采集俄罗斯人的生物资料。”

俄专家也在那段时期提出警告:美国的行动背后可能是一个庞大的计划。

进入2023年,科技已经更加发达,几乎一年一个新台阶,总统候选人小肯尼迪明说:“更可怕的生物武器正在被研发,跟这种武器比起来,新冠类病毒的毒性看起来就像是在公园里散步。”

他在当时的谈话中并没有说是哪个国家在研究这种武器,反倒四处泼脏水,可按照美国过去的惯性,若是他们发现其他国家正在搞这种大规模杀伤性基因武器,还会坐视不管吗?

这样一来,他的发言才能算是完整,因为他紧接着说:“美国也在研制种族生物武器,并且正在收集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DNA,以便于直接按照族群来锁定目标。”

若是这段发言可靠,那很可能意味着此前的新冠与美国就脱不了干系。

参考资料

1.瞭望丨美国盗取人种基因的八大手段 新华社客户端

2.美国研发基因武器?普京:有人采集俄生物资料 环球时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