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食剩骨,正餐奉母”,为什么越是不幸的家庭,孩子越感恩?

一个有爱之人 2024-10-25 14:54:42

不知道大家这几天有没有刷到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每天中午把自己在学校提供的免费午餐,偷偷端给校门外的患有智力障碍的母亲。

而自己却在同学吃完之后进教室的时候,把食堂桌子上还没来得及打扫的剩饭剩骨头,收集起来,自己吃。

这个小男孩儿叫李士博,今年九岁,是河南淅川县一所乡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父亲出车祸去世,家里还有两个年龄不大的姐姐。

李士博的母亲患有智力障碍,不但不能照顾三个孩子,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还需要三个孩子照顾。

家里靠着政府补助生活。

对于一个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只能算是勉强活着。

有一天,快上课的时候,老师看到李士博还没有进教室,就问同学;

才知道李士博每天中午都是在大家都吃完之后,去捡别人吃剩下的饭菜。

老师赶到食常,看着李士博面前是一堆的骨头,问他为什么要吃这些?

害怕被老师批评的李士博赶紧走开,还是在同学的指引下,老师才看到了在门口正在吃饭的李士博的母亲。

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

并把他的事迹发到了网上,一下子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同情,更是收获了无数的感动。

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儿,感动了全网。

古人有二十四孝,李士博被网友称为中国的第二十五孝。

许多人捐款捐物,捐零食,捐衣服,希望能够资助他。

当李士博看着自己的母亲,吃着本来属于自己的午餐时,他自己还正饿着肚子。

他说自己还小,喝点水就饱了。

面对患有智力障碍的母亲,他没有丝毫的嫌弃;

还伸出手,隔着栅栏门,用手指梳理着母亲凌乱的头发,看着这一幕就让人想掉眼泪。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竟然是这么美好的情感。

现实中,太多的孩子,和父母越来越远,情感越来越淡。

为什么越是不幸的家庭,孩子越孝顺?

这段视频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是因为现在懂事孝顺的孩子太少了。

越来越多的父母感叹,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孩子没有一点儿感恩之心了?

越来越多的父母,养老不敢指望儿女。

我发现一个很真实的问题,越是不幸的家庭,孩子越孝顺。

就比如经常想起的那个清华男孩儿庞众望。

出生在贫穷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精神病患者,母亲高位截瘫。

庞众望三岁就开始学着给母亲洗脸,六岁踩着凳子就学着给一家人做饭。

当别人的孩子都还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时候,庞众望就得为一家人的吃饭操心了。

每天先给父母做好饭,自己随便吃几口,赶紧往学校跑。

当他以全省最高分考上清华,清华学校招生的老师看到他们家的情况的时候,都忍不住落泪。

如果是别的孩子,面对自己那样的家庭条件,可能会自卑,可能会羞于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庞众望却大大方地说:

"我没有觉得自己的家庭有哪点拿不出去。妈妈这么好,外公外婆这么好。

除了条件差一点,我得到了他们最多的爱。

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每次想起他这句话,都觉得特别感动。

一个知足的人,看到全都是生活中的幸运。

而不知足的人,看到的全部都是生活中不好的一面。

李士博,一个才八九岁的男孩子,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自己的饭菜端给自己的母亲。

就连一个大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一个孩子,却把这种跪乳之情,回报得这么自然。

这也不能不让所有的家长反思?

为什么越是不幸的家庭,孩子反而越孝顺?

为什么父母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孩子却一点儿都不感恩?

还记得前段时间,山东一个男孩子,因为问妈妈要钱,妈妈没给,在自己家小区门口,对着妈妈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一脚一脚的跺向妈妈,那架势,就好像妈妈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一个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也是伤自己最深的人。

前段时间,和老公一起去他的亲戚家做客。

亲戚家的儿子小伟也在家里。

做好饭之后,亲戚喊小伟吃饭,小伟正打游戏,理都不理。

再喊,就非常不耐烦了。

当着我们的面,都对着妈妈吼:你烦不烦?吃个饭总是个喊,说了不吃,还要喊?谁没吃过饭?

他妈妈尴尬地坐到餐桌前,唉声叹气地说出了内心积怨很久的苦恼。

她说:就这一个儿子,从小像宝贝一样宠着,想要什么给他买什么。

从来没指望他做过什么,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越来越冷漠,你不给他说话,他能一天不理你;

你跟他说话,他就不耐烦。

暑假的时候,他爸爸在回家的路上,出了点车祸,在医院住一星期,他硬是一次都没去医院看一眼。

真让人心寒。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因果

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无情了。

为什么?

因为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场因果关系。

父母前期种下怎样的“因”,孩子后面就会结下怎样的“果”。

为什么越是不幸的家庭,孩子越是懂得孝顺?

因为孩子从小就在为不幸的家庭承担,他所能承担的责任。

所以,照顾家人,也就被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越是无条件的对一个人好,那个人越是不拿你当回事,越是不会珍惜,更不会感恩你的付出。

人是不会记住翻山越岭来看你的人;人只会记住自己翻山越岭去见的人。

在付出上,也是这个道理。

你越是付出得多,孩子越是不感恩,越是对家庭,对父母没有责任感;

你越是对孩子有要求,孩子在家里越是承担得多,孩子对家庭,对家人越是愿意付出爱心。

以前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也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的孩子,不舍得打,不舍得骂,不舍得他受一点点委屈,所以把孩子培养得越来越自私,从来就只顾自己。

所以,越是为孩子付出所的,孩子越是不在意父母的感受。

或者会更嫌弃,或者怨恨父母没有本事,没有给他更好的条件。

毕淑敏说过:

天下的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这绝非是成人的自私,而是为了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要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感与价值感,从来不是只索取,而是源于付出和感恩。

想要养出懂得爱与感恩的孩子,一定要学会引导孩子付出。

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父母给予孩子“爱”的机会,才能在日积月累之下,在亲子之间形成一条流动的爱的河流,川流不息,循环往复。

孩子才能因爱而感恩,因感恩而知足,因知足而快乐,因快乐而幸福。

0 阅读:14

一个有爱之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