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决心要把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邓小平,做出了一个魄力十足的决定:裁撤百万解放军,将原来的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军区。
这场气吞山河的百万大裁军工程,省下了国防开支,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源网络
那么,被裁撤掉的究竟是哪四个大军区?他们各自的首长又分别是谁?他们曾经为新中国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被裁撤的军区里,首当其冲的竟是一直被视作“前线”的福州军区。
福州军区与台湾宝岛隔海相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炮击大、小金门岛屿战役期间,一直都没闲下来。
从毛主席到叶剑英,福州军区一直被视作预防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桥头堡,为何在1985年忽然遭到裁撤 ?
1979年1月,我国宣布尽早实现“两岸三通”,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岛屿后,福州军区所面临的紧张局势就得到缓解。
虽然当时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军委骨干,不敢完全排除海峡战事重燃的可能,但从大局的角度考虑,中央军委一致认为将福州军区的部分职能并入南京军区,让南京军区统一指挥华东地区的作战力量是更高效的选择。
当时福州军区的军区司令员,是开国少将江拥辉。
在得知军委即将裁撤福州军区的消息后,他婉言谢绝了旁人让他给组织写信,保留军区的谏言,而是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
两大军区合并期间,江拥辉担任协调组组长,顺利向南京军区交接了任务。
新的军区任职名单公布,他发现没有自己名字后,也心平气和地选择接受。
他不止一次对想不开的身边同事说,当兵是为了报效国家,和个人的荣辱得失无关。
在完成军区交接工作后,江拥辉退居二线,定居沈阳。1991年,江拥辉因病逝世,享年74岁。
武汉军区司令员周世忠1985年另一个被裁撤的军区,就是位于华中地区的武汉军区。
武汉军区虽然位于中国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之地,但它镇守华中的战略定位,与济南军区高度重合。
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军委决定将武汉军区并入济南军区,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周世忠,也将面临新的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周世忠在各大军区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军区管理经验。1959年,他担任过福州军区的参谋长,后升任为福州军区的副司令员。
但是,当他得知武汉军区要被裁撤掉时,他还是选择无条件服从中央军委的命令。
从军多年,周世忠体恤下属,善待士兵,许多人都不忍心他离去,更不忍心看着自己奋斗半生的军区突然被裁掉。
为了稳定人心,周世忠向组织悄悄递交了辞呈,没有将自己离开的消息告诉任何人。
临别之际他还竭力推荐副司令员张万年,让他接替自己主持军区的合并工作。
张万年
退居二线的周世忠于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昆明军区被裁撤的结果,当时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因为昆明军区位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1984年两山轮战开打后一直战事吃紧,少有太平。
临阵换帅,在两军交战时是兵家大忌,就连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也认为,自己所在的军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裁撤,反而有可能会让昆明军区接手成都军区的工作。
实际上,中央军委最初也确实有将成都军区并入昆明军区的打算。
但是,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向军委提议,军区建设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昆明军区虽然身在一线,但对越自卫反击战终有一天会结束。
倘若国家真的要在西部建设一个具有长久性规划的军区,那么首先要考虑的一定是战略纵深,而不是谁在前线。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国家最终还是采纳了王诚汉的建议,将昆明军区并入成都军区内。
面对这个结果,张铚秀虽然深感意外,却还是选择接受组织的安排。
考虑到张铚秀对越作战经验丰富,在前线立下过汗马功劳,杨尚昆曾多次建议军委,把张铚秀调到成都军区,让他继续任职。
但是,张铚秀却再三坚持,希望自己能够完全辞去职务。
长津湖战役后的张铚秀
考虑到张铚秀的个人意愿,党组织最终决定让他加入中央顾问委员会,后半生为中国的国防建设事业建言献策。
2009年,张铚秀因病逝世,享年95岁。
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乌鲁木齐军区是被裁撤的军区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军区,它是唯一一个被才撤掉的、位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内的军区。
乌鲁木齐军区长期担任着守护西北防务的重任,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抗住了绝大部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
图源网络
乌鲁木齐军区被裁撤的原因与昆明军区类似。从战略纵深的角度考虑,中央军委最终决定把乌鲁木齐军区的班子调到甘肃,与兰州军区合并。
兰州军区毗邻成都军区,如此一来,既能够为我国的西北国防提供极大的战略纵深,同时在必要时兰州军区可以驰援成都军区,可谓一箭双雕。
当时担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的肖全夫,无条件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选择退居二线,后来一样被安排到中央顾问委员会参与工作。
中国历史上的百万大裁军,极大缓解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财政压力,为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轻装上阵”的内部环境。
同时,精兵简政的军事改革也倒逼我国早日实现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飞跃,推动了我国踏上了现代化国防事业的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