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小国的城市化之路百年发展的三个阶段,现代规划有何独到?

炎黄小刺史 2024-09-18 03:42:59

丹麦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小的国家,却在城市化进程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智慧。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这个资源匮乏的小国经历了三个关键发展阶段,逐步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丹麦作为全球幸福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数位居前列的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备受关注。

尽管在19世纪末期,丹麦在物质资源储备和工业化程度上并不具备优势,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逐渐显现。

20世纪上半叶,丹麦城市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快速扩展到应对外部危机,再到战后的重建与规划。

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丹麦从资源匮乏的小国崛起?现代城市规划又有哪些独到之处?

现代丹麦的城市化进程

20 世纪末期,丹麦作为人类发展指数和全球幸福指数位居前列的国家,它的城市规划水准与先进的建设理念从多方面得以体现,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是对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实践。

然而,纵观丹麦的城市发展史,尤其是从19世纪末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国内的物质资源储备上,还是在当时的工业化程度上,丹麦都不处于优势地位,这给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原材料进口和加工产品出口作为经济来源的国内经济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直到20世纪下半叶,丹麦城市的独特优势才开始显现出来。

丹麦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丹麦地形地貌的结构较单一,自然资源相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邻国则更为贫瘠,全国整体生态系统的构成也较为简单。

丹麦在经历了近代以来多次的战败之后,它已经成为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第二,在丹麦境内分布着众多的岛屿,构成了独特的地理风貌。

丹麦的国土东起面积最大的西兰岛(Sjalland)和菲英岛(Fyn),西至日德兰半岛(Jylland)与整个欧洲大陆相连接。

因此,丹麦城市发展的传统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地理位置即“港口优势”,它不仅长期以来为这个昔日的“波罗的海守门者”获取经济财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然资源匮乏的缺陷。

除了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之外,依据城市史研究者普遍认同的观点,在关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中,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一项值得关注的内容。

人口规模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分类比较的直接变量,它在动态视角下呈现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虽然此类研究人口增长与人口规模的方法,通常适用于18世纪后的欧洲城市,但是现实中的诸多因素却仍然可能成为影响数值变化的条件。

19世纪中叶的丹麦,虽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略高于20%,但它却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

丹麦城市发展的基础

当今丹麦的国土由日德兰半岛、面积较大的西兰岛和菲英岛以及周边许多小型岛屿组成。那些位于东部的省份因战败等因素而相继丧失,因此自1658年起首都哥本哈根就一直处在国土边缘的位置上。

在丹麦的国家政治体制中:“早在1660年就已经确立了王权的专制主义,它在18世纪时推行中央集权和建立统一的地方行政制度仍然发挥着作用。

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1834-1848年)丹麦的政体曾经发生了一些改变,这是一种基于地区结构而产生的新政体。到了1849年后从政者的观念再次发生了改变,他们将自己视为阶级与意识形态的代表,而并非特定地区的代表。”

“丹麦曾经经历了多次国土面积的缩小与国家实力的削弱的沉重打击。尽管近代以来的丹麦史代表着领土的不断缩减以及对于本土发展的集中性关注。然而这种集中性的关注所遭遇的障碍却很少,‘丹麦人’在此过程中确立起了饱满的形象与确切的身份。

丹麦既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又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相关的数据显示,丹麦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邻国挪威、瑞典和芬兰面积的10%左右。

丹麦的农业和渔业资源分布不均衡,其中以日德兰半岛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最为优越,不仅土壤肥沃适宜耕种,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在此定居的居民,通常在长期依靠农耕生产为主业的同时还从事捕捞作业来补贴日常生活的开销。

而在另一些地区,如西兰岛沿岸因缺乏适宜农耕的自然环境,当地的居民只能选择其他方式谋生。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使丹麦城镇长期以来维持着集约型的居住模式,建筑物通常分布较为密集,房屋之间的间距较小且空间利用率较高。

尽管早期丹麦各地城镇在规划设计和建筑外观上都体现了较为鲜明的地区差异性,但是它们仍然具有许多的共性一一除了在建材的选择方面相似以外(以木材和泥土等天然材料为主),还包括规划布局等方面的相似一一通常城镇区域的建筑物分布较为密集且具有一个特定的中心区域,而建筑物的周围则被防御工事所环绕。

在20世纪以前,除了首都哥本哈根之外,自中世纪建立的中小规模城镇以稳定而缓慢的趋势发展:其中包括位于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腓特烈港,它是一个由渔村逐步扩张成为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即腓特烈港自治市;锡尔克堡(Silkeborg)是丹麦君主专制政体时期建立的最后一座城镇,后来发展成为了丹麦首个工业城市。"

自19世纪末期起,除了一部分受到国家资助的新兴或传统工业城市以外,其它由不同的定居点发展而来的城镇状况呈现出层次不齐的水平。

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资助以及对此投入的经济成本、城市自身是否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包括天然的港口位置、铁路线沿途的便捷位置和城市自身的物质基础以及经济实力储备等关键因素通常决定了它们的发展水平。

20世纪上半叶的丹麦城市

尽管丹麦工业化进程的起步较晚,同时它的各种资源储备相较于欧洲的其他国家缺乏优势,然而20世纪早期的丹麦却已经具备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竞争的实力。”

丹麦城市所具备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它的经济实力、对外贸易的地位、国家生产总值和人均财富占有率等方面。尽管丹麦工业自发展之初起就长期存在不稳定性且缺乏物质优势等不足,但是它却能够在国际市场环境较好的时期,把握机遇赢得巨大的财富并达到较高的经济水准。

20世纪上半叶丹麦城市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一阶段是丹麦城市发展较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相对较为有利的时期。

此时,在丹麦的各大城市与中小型城镇几乎都逐步实行了新的系统性规划,其中还包括一些针对部分传统老城区建筑的改造与居住区的扩建工程。新的城市建设理念也通过市政当局举办的规划竞赛而得以呈现,其中大部分在相关竞赛中中标的方案,在经过考量和调整后付诸实施。

第二阶段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一阶段是农村人口广泛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时期,同时也是丹麦城市化发展面临外部危机的时期。

尽管相较于被卷入战争的国家,丹麦本土几乎并未遭到战争的破坏,但是由战争导致的对外出口与原材料进口受限以及国内上升的失业率和住房危机仍然使丹麦社会出现动荡,其中城市住房短缺普遍成为了政府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在政府的资金资助和民间非盈利性住房组织的协助下,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工程得以完工,同时相对低廉的房租也有效地缓解了市民因付不起租金而流离失所的困境。由于此时国家开始对经济实施干预政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尽管国家开始启动一系列新的城市建设工程,但是受制于经济状况以及战争威胁等因素,它们的实际完成率却很低。第三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尽管此时丹麦的工业水平已经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但是全国工业规模与工业生产的总产值仍然低于农业。

一方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虽然因战时的需求而促使一部分原本的农业生产力向工业转移,然而丹麦的工业化国家建设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真正完成。

另一方面,战争导致城市的部分建筑和设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的重建工程与新的规划成为了战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