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困住医院的,不是现实,正是传统老旧的运作思维「认知」!

凌青谈健康 2025-04-13 02:30:43
真正困住医院的,不是现实,正是传统老旧的运作思维「认知」!

原创 郭俊 院长说运营

一家医院运营管理能力体系的进阶,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医院的发展路径。

从2025年一季度业绩绩效运营成效来看明显不及预期,恐怕运营能力是日子好不好过的重要因素。 一是医院运营风格偏向保守,尤其“现金流”的需求没有得到显著的抬升;二是对运营能力不足的缘由未能作出明确的解释。

首先,运营管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总能吸引医院关注。一是日子并不好过,整个2025年业绩量提升不振还将持续下去;二是无可奈何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再不改变就晚了。

其次,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医院谈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可以用时间来证明。其实,时间并不会真的帮医院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做不来运营管理能力体系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话说回来,打造医院运营管理能力体系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修炼内在基本功。

三个让医院内功修炼变得富足的底层思维:

1. 关注医院既有的业务优势,怎样形成多学科协作堡垒,应对环境变化,而不是将资源整合做成了“待办清单”;

2. 找到医院所期待的能够关乎到业务增长的实战方法,而不是厌恶信息的堆砌;

3. 一定要找到医院究竟【想要】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探究预期的过程,更是一个觉察内在恐惧、限制性信念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找到想要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深刻的自我觉察过程。

当然,思维的转变,就是医院改变的起点。对于医院而言,打造基于产业发展和医院生态运营管理能力体系,仍是一场「资源认知战」。提高竞争力和成熟度的实力,才有可能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实际上,对运营管理一知半解,却求知若渴的诸多医院,不同程度都存在信息差,已经能感受到“业绩绩效实打实不振”的压力。那么,接下来如何打破运营管理碎片化瓶颈,体系化运营管理能力架构究竟如何落地?能否如医院所愿真正带动业务价值经济收益“二次繁荣”?而对于学科业务价值链,又会产生怎样的竞争力影响?由于各家医院的业务侧重点和运营管理布局不尽相同,因此应对的方式也并没有统一的攻略,或许没有可能让业务增长出现逆袭。客观地说,医院赛道之路,布满荆棘,而构建运营管理能力体系,业务价值获得支撑,无疑是运营管理实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现实却令人惋惜,太多医院管理者怀揣着过往的陈旧、不得要领地提炼运营管理重点的能力四处碰壁,精准逆袭的希望几近于无。马丁曾说:“固执,不是一切尽在掌握时的自信,而是一知半解状态下的自负。”罗振宇曾说:“认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不同观点的兼容程度。”

不客气的说,那些会被南墙撞到、却又不知有南墙的医院,其认知半径,决定了管理层能力的大小。看似打造运营管理能力是可有可无,实则是认知使然。换句话说,认知越是浅薄,思维越是僵化。看不见医院赛道或将快速进入“红海”竞争实质,摸不清业务价值运营逻辑的加速迭代规律,理解不了运营管理的理念观点,就会把自己的想法当成绝对的标准,固执己见,说到底是在给自己的低认知买单;“洞穴思维”突破不了自己的局限,只会把正在走的路看作唯一的方向。

一个含金量高的分享,懂的读者就会发现其中有值得关注的理念和观点,为自己的积累经验而探究。但是,对于本来就不想加入「医院运营管理实战“干货”研习社」星球会员群的读者,星主也不会太在意。在意的是读者在得与失之间错过了什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