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永定文史资料》第十七辑(1998年12月),作者赖品元,原标题《砻谷做米》
正文
永定客家人耕水田,产稻谷,吃大米。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眼下是用的电力机器,连偏僻山村都置有碾米机,快捷利便得很。但在60年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那却是家家户户日常生活里一件耗时费力的活儿。工序繁杂,而且每道工序都以人力手工操作。其工具,最先使用也最主要的是砻;它的功能是脱谷壳。其次为风车、碓,还有簸箕、米筛、糠筛、栖箕、箩筐等。这些工具虽然在变谷为米的过程中都不可缺少,但都不像砻那样是专用工具。所以客话把从稻谷到大米的加工过程,称之为“砻谷做米”,而说起客家妇女所做的家务活,头一项便是“砻米”,而有“砻米踏碓,烧火切菜”的口头语。
砻谷做米的基本程序为:砻、筛、风、碓,亦即脱谷壳、出糙米、去米皮三道工序。脱谷壳就是奢谷,是利用砻这种工具将晒干风净的稻谷磨破谷壳,脱出米粒。但砻出来的东西还是谷壳谷糠和米粒的混合物,因此必须接着把米粒分离开来。这分离又有几道工序:首先用“糠筛”筛出谷糠。此时谷壳也因比重小而在筛动过程中浮集于米粒表层,可随手将它扒拢,捧置他处。经过这样初步分离,再用风车风净残余的碎谷壳和粗糠,所得基本上为米粒,但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极少量砻谷时“漏网”的谷粒。过“米筛”就是为了筛出米而留下谷粒。至此,谷壳谷糠谷粒已分别与米粒“拜”,不过所得米粒乃是糙米,粗粝难以下咽,这时用得着碓了。永定的碓纪大多数是人力驱动的“脚踏碓”。先将糙米倒入大石臼中,人站在碓台上,扶着碓栏,用脚踏下碓梁扁平的一端,装着碓杵的另一端随即高举;脚一放秘,碓杵落入臼中。脚不停地踏,杵也不停地捣臼中的糙米,把米皮捣开,摩擦成细屑,那就是糠了。最后,把带糠的米过一遍糠筛,筛出细糠,再用簸箕簸扬尽碎糠屑,所得便是雪白的大米了。
从砻谷到分离出糙米,一个劳力一天约能完成两担(每担100市斤)干谷。当然,劳力多的家庭,分工合作就更快了。至于踏碓,由于对米的“白”的程度要求不同,又常利用零碎时间或辅助劳力去进行(可以让两三个孩子同时站在碓台上踏碓),因此难以较准确地估计其工效。
“砻谷做米”过程得到的副产品有粗、细糠和谷壳。糠用于饲喂牲畜;谷壳用于垫猪圈积肥之外,一般供作燃料,尤其适宜于酿酒时煨酒(俗称“炙酒”)用。
上文说过,砻谷做米最主要的工具是脱谷壳的砻。近二十年来电力碾米机械普及,到而今砻已几乎绝迹,青年们已难有机会“识荆”,所以此地再把它作一个较详细的介绍,这对了解永定客家民俗也是会有所帮助的。
砻主要用竹制造,也有主要用木头制造的。主体由砻身、砻盘、奢座组成。整个高度约为90厘米,砻身内径为50-55厘米,加上砻盘,外径为80厘米左右。砻盘以上为砻身,以下为砻座。砻身分为上下两“盏”。上盏高约35厘米,其底部为齿盘,约10厘米高,当中开一方形入谷口,口以上呈漏斗状,漏斗上沿与上盏砻墙上沿接合,斗壁有的还铺上洋铁皮。上盏半腰处,左右各安一个把手。其中一个把手外端凿一圆孔,供插入袭钩轴,另一把手中部直插一把几近砻盘底的扒米阀,好将盘内谷糠米粒扒到出口处排出。下盏固定在袭座上,它就是一个高约十厘米的齿盘,盘面中央,为一直径约十厘米,中心略高,四周渐次降低的环状坡面,以便谷子顺此坡面滑入齿盘。下盏底部,环绕着一圈砻盘,以承接砻出来的谷壳米粒。砻盘开有一个出口,形如短短的滑梯,谷壳米粒经扒米阀扒到出口,就能自然滑下,泻入口下放着的箩筐内。砻座下面垫着硬木制作的十字形座架,以保护砻座并使之保持平稳。上下盏中央,纵贯一支经入谷口、环状坡面,直插至砻底的上圆下方的砻轴。(请参见构造示意图)
砻钩选用丈把长、一端几乎垂直弯下的硬木树枝制成。弯下的一端钉一钩轴;平直的一端,横接一个与双肩等距的“扶手”,构成横置的“T”字形。扶手两端,各系一根粗麻绳,吊在砻谷房的横梁上。
砻谷时,先将谷子填满上盏的“漏斗”,再将砻钩轴插入上盏一个把手的钩轴孔中,双手握住扶手两头,拉引砻钩带动上盏不停地循逆时针方向旋转。受其震动,谷粒源源从入谷口顺环状坡面滑入上下盏齿盘间,接受砻齿的摩擦,谷壳和米粒于是分离,又混和着从齿沟溢出砻盘,排入箩筐,完成了砻谷过程。
砻的制作需要一套颇有讲究的技艺,尤其关键的,是上下齿盘的制作,不仅要求掌握操作技术和操作规范,还须有丰富的经验。不具备这些条件,造出来的齿盘,要么大量的谷粒脱不了壳,要么谷壳脱了米也碎了,叫你十分尴尬。由于制作齿盘时,齿片是一片片用铁锺像敲钉子似的钉入泥盘中去的,因此民间习惯把造砻叫做“钉袭”。相应地,造砻匠师也就称为“钉师傅”。又由于砻身笨重不好搬动,一般不制成成品出售,而是延请钉砻师傅到各村落用户家中去做。工资或计时或计件,另外还管吃管住。材料则砻齿由钉砻师傅带来,其余概由主家自备。造一座砻,大约需花上二至三个工作日。
我县的砻,普遍主要用竹材制造,辅以木料。下面说说制造过程。先是制作木构件,包括十字形座架、上圆下方(下盏以上圆形)的奢轴、弓形砻手把、漏斗方形下口(奢盏入谷口)等。其次在十字座架上用竹片竹篾编制奢座墙,同时编制安上木手把的上盏墙。接着,在砻座墙内放入填充物如土砖等加以固定,中心插入砻轴。再在座面上铺固齿泥,层层夯实,直到高达15厘米左右,中央部分还要有一环状坡面,外围则事先箍有环状粗竹篾,这就是“下盏”了。然后在下盏面按风扇形排列钉入齿(参看图四B)。造上盏时,则要先把编好的上盏墙倒置,中间放入呈倒置漏斗状的填充物——其作用类似“模子”,所以不要固定,上盏造好后要撤去的。填充物的尖端,放木制漏斗方形入谷口,填充物周围空间,则填塞固齿泥,并予夯实。夯实后的固齿泥要高出盏墙15厘米,与“入谷口”形成一个平面,外围也是在未放入固齿泥前用环状粗竹篾箍紧。接着,按图四A排列钉砻齿。上下砻盏造好后,再在下盏与座连接处,编一圈糟形盘(包括出料口),整座砻就完成了。等到固齿泥阴干,砻齿根基坚实时,配上砻钩,就可以砻谷了。
为什么单单砻齿非由钉砻师傅带来不可呢?原来,砻齿是用纹理扭曲的硬木制作的。选好这种树材,砍伐回来顺其纹理锯劈成长约9厘米、宽约6厘米、厚约0.5厘米的齿片,阴干,还要把它同沙粒混在一起放入铁锅内加热翻炒,然后才可使用。其间各工序,特别是翻炒的时间和火候,都有技术讲究,都只有钉砻师傅才能掌握,所以砻齿例由他们制备,这是他们的“专利”。还有固齿泥,也关系著的质量甚大。它用87%的无沙红粘土,掺和10%生松针,加3%食盐“炼”成。先将粘土打碎过筛,加入松针、食盐掺匀,再用碓捣成面团状,才可使用。而这“面团”的软硬程度,也只能由钉砻师傅掌握,因此,固齿泥也离不开钉砻师傅,必须由他们“监制”。
齿盘外围又为什么要另用竹箍呢?这是因为砻齿虽是硬木所制,经过多次著谷摩擦之后,必然会磨损。为延长砻的使用寿命,齿片可以长到9厘米左右,但其露出齿盘盘面的高度最多限于半厘米。用了竹箍,就可以在露出部分磨损到不能再用时,剥掉一道竹箍,让固齿泥随之脱落一层,砻齿就又露出半厘米左右,可以继续“服役”了。这竹箍一般箍5-6道,可以依次剥掉两至三道,使砻的使用寿命长达数年。
资料来源:
《永定文史资料》第十七辑(199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