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109年,为什么还有人在看守皇陵?谁给他们发工资?

恨之看历史故事 2024-11-09 09:09:16

大清亡了109年,为什么还有人在看守皇陵?谁给他们发工资?

世人皆知,大清王朝已经远去109年,可有一群人至今仍在默默守护着那些帝王长眠之地。在河北易县清西陵和遵化清东陵,每天清晨,总能看到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持扫帚,小心翼翼地清扫着陵寝四周。他们是谁?为何百年之后还在坚守?更令人不解的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兵洗劫东陵时,这些守陵人却未能阻止。那时的守陵人去了哪里?今天的守陵人,又是如何继续着先辈未竟的使命?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开清代皇陵守护者的神秘面纸。

一、皇陵守护制度的形成

世人皆知清朝在关外建都,却不知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开始谋划宏大的陵寝守护工程。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于赫图阿拉城,他的陵寝被称为福陵,这也是大清朝第一座需要专人守护的帝王陵寝。

当时的后金政权规模尚小,但努尔哈赤的长子皇太极深知陵寝守护的重要性。他下令从正红旗和镶红旗中挑选了三百名精锐,组建了第一支专业的护陵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守护陵寝,还要负责祭祀活动。

1643年,皇太极去世,葬于沈阳昭陵。为了加强两座陵寝的管理,多尔衮设立了"三陵总理事务衙门"。这个机构成为了后来清朝陵寝管理制度的蓝本,开创了一整套完备的守陵制度。

入关后,顺治皇帝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否将历代帝王陵寝迁入关内?经过反复权衡,顺治决定将未来的皇陵选址在京师周边,但保留关外两陵不变。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清朝二百多年的陵寝布局。

1661年,顺治驾崩,葬于易县的清西陵。这是清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皇陵,被命名为孝陵。为了确保陵寝安全,康熙帝专门成立了"西陵承办事务衙门",规定每年拨银两万两用于陵寝维护。

随着统治范围扩大,清朝的陵寝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雍正年间,在东陵设立了专门的承办事务衙门,形成了"一体三衙"的管理格局。这三个衙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守护网络。

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些衙门的官员并非随意任命。他们大多出身于满洲贵族,必须通过严格考核才能上任。每位官员都要经过专门培训,熟知陵寝的地形地貌,了解祭祀礼仪的每个细节。

乾隆皇帝更是在现有制度上加码,规定守陵人员必须代代相传,世袭罔替。这一规定造就了许多"守陵世家",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与皇陵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祭祀大典,这些家族都要出动全部人手,按照严格的规矩进行准备工作。

就这样,一套完整的皇陵守护制度逐渐形成。从最初的三百人护卫队,发展成为了一个包含数千人的庞大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保护着帝王陵寝的安全,更维系着大清帝国的尊严和威仪。

二、神秘的护陵卫队

护陵卫队的选拔堪称清朝最严格的考核之一。根据档案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始,朝廷规定护陵士兵必须从八旗满洲正黄旗和正白旗中挑选,且需要经过三轮严格考核。

第一轮考核重点考察家世。候选人必须出身清白,三代以内不得有任何劣迹。朝廷会派专人调查其家族背景,若发现有盗墓、违法等前科,立即取消资格。这一规定造就了护陵卫队"满洲精英"的特殊身份。

第二轮考核着重测试武艺。除了传统的骑射功夫外,还要专门考察夜间作战能力。考官会在夜里随机设置各种突发情况,考察士兵的应变能力。据《清宫武备志》记载,仅这一轮考核就会淘汰七成以上的候选人。

第三轮考核则是对忠诚度的终极测试。入选者需在祖陵前立下重誓,终身效忠皇陵。一旦违誓,不仅本人要受到惩罚,entire家族都将受到牵连。这种连坐制度确保了护陵卫队的绝对忠诚。

入选后的护陵士兵还要接受为期一年的专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陵区地形、守备规程、礼仪制度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禁区图"的学习,每位士兵都要熟记陵区内的禁区分布,确保巡逻时不会误入禁地。

护陵卫队的日常职责也有严格规定。白天分为六班轮值,每班四小时。夜间则增加到八班,每班三小时,以确保更高的警惕性。值守时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任何交谈都被严令禁止。

最引人注目的是护陵卫队的"四百步"铁律。任何未经允许进入皇陵四百步范围内的人,不论身份地位,卫队都有权直接射杀。这条规定在乾隆年间得到了最严格的执行,据《八旗通志》记载,仅乾隆三十年至四十年间,就有十多起因触犯"四百步"而被当场射杀的案例。

为了保证护陵卫队的战斗力,朝廷给予他们优厚待遇。除了每月发放的例银外,还享有专门的口粮供给。更特别的是,他们的子女可以优先入学八旗学堂,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教育机会。

护陵卫队还肩负着重要的祭祀职责。每逢朔望、节庆,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祭祀活动。卫队需要提前三天进行准备,从场地布置到仪仗排列,都有严格规范。特别是在皇帝亲临祭祖时,整个卫队要全员出动,形成一道森严的防护网。

到了清朝后期,护陵卫队的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仅东西两陵就驻扎了超过三千名士兵。这支队伍不仅守护着皇陵的安全,更维系着大清皇室的尊严。即便在清王朝覆灭前夕,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祖辈相传的职责。

三、孙殿英盗陵事件

1928年4月,军阀孙殿英率部抵达河北遵化清东陵,一场震惊中外的盗陵惨案就此上演。这次盗墓行动不仅造成了清代皇陵的巨大破坏,更暴露出民国初期文物保护的诸多漏洞。

据当时在场目击者回忆,孙殿英先是以"清查文物"为名,派出先遣部队进入东陵地区。这支部队约有三百余人,全副武装,携带大量炸药和开凿工具。4月6日清晨,他们首先包围了东陵管理处,将所有工作人员集中看管。

最先遭到破坏的是清东陵中规模最大的裕陵,也就是乾隆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孙殿英的部队用炸药轰开了陵门,随后又在地宫顶部凿开一个大洞。据《东陵惨案记实》记载,仅这一天就使用了超过两百斤炸药。

盗墓者们采用了"由上而下"的方式进入地宫。他们先用绳索将士兵放下去,接着用电线连接外部发电机,架设照明设备。地宫内的情况远比预想的复杂,光是清理淤泥就花费了整整两天时间。

4月9日,盗墓者终于抵达棺椁所在的正殿。据参与者后来交代,地宫内陈设的奢华程度远超想象。正殿四周镶嵌着数百颗夜明珠,地面铺设着厚重的翡翠地砖,光是搬运这些物件就耗费了大量人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孙殿英并未就此收手。在洗劫裕陵后,他的部队又相继破坏了惠陵、定陵等多座帝陵。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盗墓行动持续了将近一个月,造成的文物损失无法估量。

当时的守陵人员仅有不到五十人,面对装备精良的军队,根本无力阻止。一些年迈的守陵人试图进行劝阻,却遭到毒打。最年长的守陵人赵德懋,当场跪地痛哭,却换来了一顿皮鞭抽打。

这次盗陵行动中被掠夺的文物去向成谜。据《清东陵劫掠档案》记载,仅从裕陵中搬出的贵重物品就装满了二十多辆大车。这些文物被分散运往天津、北平等地,有的流入黑市,有的被私下瓜分,还有一部分被孙殿英献给了当时的军阀张作霖。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盗墓进行期间,当时的北洋政府竟然对此置若罔闹。直到事发一个月后,政府才派人前往调查。调查组到达时,东陵已经满目疮痍,地宫被毁,文物遗失,一些珍贵的建筑构件甚至被当地百姓搬走做了柴火。

这次盗陵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多家外国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称这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野蛮破坏"。日本《大阪每日新闻》还特别派记者实地采访,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这些照片后来成为了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盗陵事件过后,幸存的守陵人开始着手修复工作。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一点清理着满地的瓦砾。有的守陵人甚至变卖家产,筹集资金购买修缮材料。这种默默守护的精神,在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可贵。

四、皇陵守护者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清东西陵的管理权移交给了文物部门。1951年,政府正式设立清东陵、清西陵文物管理处,这标志着皇陵守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然而,许多老一辈的守陵人仍然坚持着他们的工作。

张德林是这些老守陵人中的代表。他的家族从乾隆年间就开始守护清西陵,至今已经传承了八代。1953年,当政府要求所有原清朝职工重新登记时,年过六旬的张德林主动申请继续留守。在他的带领下,一批老守陵人组成了第一支文物保护队。

这支保护队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日常的清扫维护外,他们还要负责接待参观者,讲解陵寝历史。一些上了年纪的守陵人虽然不识字,却能将陵寝的每一处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他们的讲解内容都来自祖辈口耳相传,其中不少细节在正史中都找不到记载。

1956年,文物部门对清东西陵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普查。调查人员发现,当时仍在坚守的老守陵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最小的也有52岁。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世袭守陵家族的后裔,他们对陵寝的感情极其深厚。

60年代初期,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政府决定为守陵人配发工资。起初的工资标准很低,每月只有十几元。但对于这些守陵人来说,这份收入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得到了正式认可。1965年,清东陵的老守陵人王长富收到了第一份工资单时,特意装裱起来保存。

随着时代变迁,守陵人的队伍也在不断更新。70年代开始,一些年轻人通过考试进入文物管理处工作。这些新守陵人虽然没有家族渊源,但他们接受了专业培训,掌握了现代文物保护技术。老守陵人则担任起了"传帮带"的角色,将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教给年轻人。

1982年,国务院将清东西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决定为皇陵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支持。守陵人的待遇得到改善,工作条件也逐步提高。但即便如此,守陵工作的辛苦程度并没有改变。每天清晨,守陵人都要步行几公里到达岗位,风雨无阻。

90年代后,随着旅游业发展,皇陵开始对外开放。守陵人的工作也增加了讲解员的职责。为了做好讲解工作,一些老守陵人开始自学历史知识。王德贵就是其中之一,他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能准确说出每座陵寝的建造年代和建筑特点。

进入新世纪,守陵人面临着新的挑战。游客数量激增,文物保护压力加大。2005年,清东陵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技术组,配备了现代检测设备。但在日常维护中,守陵人们仍然坚持使用传统方法,比如用软毛刷清理建筑表面,用草扫帚清扫地面。

今天的清东西陵,守陵人已经不再是世袭的职业。但那些老守陵人的后代中,仍有不少人选择继续守护先祖经营的事业。在清西陵,现任文保员张明就是第九代守陵人,他的儿子也已经报考了文物保护专业,准备接过这份特殊的家族使命。

五、皇陵守护者的传承与发展

2010年,清东西陵管理处启动了"守陵人口述史"采集工程。这项工作历时三年,记录了数十位老守陵人的工作经历。通过这些口述资料,一个完整的守陵传承体系逐渐显现。

最引人注目的是守陵技艺的传承方式。在清代,守陵人采用"师徒制"进行技艺传授。新入职的守陵人必须先从最基础的扫地工作做起,然后逐步学习更复杂的技能。据老守陵人李德海回忆,学习测量墓道积水深度的技巧就需要三年时间。

2012年,清东陵管理处建立了首个守陵技艺培训基地。这里不仅保存了传统的工具和技法,还引入了现代文物保护理念。培训内容包括传统瓦工技艺、石雕修复、古建彩绘等多个领域。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前来学习。

守陵人的选拔标准也在与时俱进。2015年,管理处制定了新的录用制度。除了必需的专业知识外,还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应聘者需要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考核,证明自己能够适应这份工作的特殊要求。

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守陵人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2017年,清西陵引入了三维扫描技术,用于记录建筑损毁情况。老守陵人王德仁虽然年过六旬,却主动学习操作扫描仪。他发现,这种新技术能够精确定位砖瓦开裂的位置,大大提高了修缮效率。

守陵人的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2018年,清东陵开展了"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守陵人需要定期检测陵区内的温湿度变化,记录建筑材料的劣化情况。这项工作要求守陵人掌握基础的环境监测知识,使用各种现代检测设备。

2019年,一场特殊的技艺展示活动在清东陵举行。来自不同年代的守陵人同台演示各自的工作方法。老一辈守陵人展示了传统的营造技艺,如砖瓦铺设、木构件修复等。年轻一代则展示了现代保护手段,包括无人机巡查、数字建模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守陵人的国际交流经历。2020年,清东陵派出三名守陵人赴日本奈良参加文物保护研修。他们不仅学习了日本的文物保护经验,还向日方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守陵技艺。这次交流加深了双方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理解。

2021年,清东西陵启动了"守陵文化数字化"工程。通过视频记录、图片扫描等手段,将守陵人的工作经验保存下来。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如传统琉璃瓦修复技法,都得到了系统记录。这些资料将成为未来守陵人培训的重要教材。

2022年,清东陵举办了首届"守陵人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齐聚一堂,探讨古建筑保护的新方法。会上,老守陵人张德山分享了一个重要发现:传统的桐油防腐技术比现代防水材料更适合古建筑保护。这个发现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今天的守陵人正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之道。他们既要传承祖辈的技艺,又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清东西陵,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守陵人手把手教年轻人识别不同年代的砖瓦,而年轻人则教老师傅使用数字测绘设备。这种双向的学习交流,让守陵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3 阅读:2328
评论列表
  • 2024-11-24 13:05

    看的不是墓,而是陪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