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丘古时属于宋国现属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东面和南面比邻鲁国,北面靠近齐国,西接晋国边陲,为四国交界地。周边古遗址甚多,属风水宝地,临近古黄河河口,传说是上古三皇燧人氏、伏羲及神农氏游牧之居地,是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率远古民众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倡导“五德”伦理的良地。又是孔老夫子游学必经的官道,至今儒韵遗风尚存通堌都一带。
古葵丘,又名“五伯盟坛”、“五霸会盟台”。位于商丘市民权县李朝花村(古时候叫葵邱李庄、李家庄)西北一里多,村里古碑文记载,古葵丘是春秋五霸会盟之地,古时东明十二景之一。大清乾隆年间古石碑《三官神祠碑文》记载:大清东明邑有十二景古葵丘,居其一即邑之东南有五伯盟约求和废禁治水,立修尧舜禹三官神祠一座于李家庄村东,保四方之安。方圆数十村相奉,据地而言,虽依居古葵丘,神祠也不乏算圣景。相沿以来,每岁三会,常有求必应焉,颂之后世,来此祈福者络绎不绝,时盛况空前,钟声悠远,闻名遐迩。.......
五霸会盟台来历:春秋时期为何选择春秋两次葵丘会盟?
第一次会盟是公元前651年春天三月,宋桓公去世,齐桓公及各诸侯去吊孝,尚未发丧,在此召开葵丘会盟大会,宋襄公只拿以宋子身份参会。
第二次会盟公元前651年七月,伯姬宋共公夫人去世。各诸侯九月也就是五七赶往宋国,再次在宋国葵丘会盟。
(伯姬 鲁宣公之女、鲁成公之妹,母穆姜。后嫁宋共公为夫人。)
《春秋左传》僖公(元年~三十三年):僖公九年【经】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秋七月乙酉,伯姬 卒。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甲子,晋侯佹诸卒。冬,晋里奚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民权)。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诸侯朝服之车),并免去了桓公下拜。
文人墨客:历朝代文人墨客、贤臣来此观光游览者甚多,留下墨宝佳句:游走东昏东五里,依临葵丘望桃源。周朝衰微五伯兴,葵丘之盟此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