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学过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但你的生活没有发生变化,这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它。
以阳明心学为例,其三大命题分别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其中的“致良知”最容易被误解,很多人以为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比如,在公交车上让座、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些都是良知的表现,但它们不是中国哲学中的“良知”,不是儒家的良知,也不是道家或禅宗的良知,而是朱熹理学中的良知。
这就是很多年轻人看不懂中国哲学,认为它过时且不实用,反而更容易接受西方哲学的原因。
以儒家为例,简单讲讲。
儒家的良知其实很简单,良知源于天理,内化于人的心。而儒家的天理是指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其实是自然规律和社会秩序的底层体现。
不妨猜测一下,孔圣人是如何在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的春秋时期周游列国的?又是如何能让众人坐下来听他讲道理,并且广招三千门徒的?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身高九尺六寸,精通六艺,具备非凡的力量?
当然不是,武力能征服一时,但无法改变人心。
简单来说,孔子就是想告诫君王要遵循天道,敬畏规律,以心为本,只要有利于这些目标实现的认知就是良知。
当你把这些认知带入中国哲学体系中重新审视时,你会发现之前的理解是浅薄的、空洞的。
我认为,中国哲学是最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的学问,而不是西方哲学。
中国哲学是神奇的,它不是安慰剂,也不是空谈道德礼仪。
西方哲学往往重于观察,而中国哲学强调知行合一。
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能更直接、更全面地帮助你建立一个自己与社会或世界之间的桥梁。
当你真正与社会、与世界建立起联系时,你会发现生活充满了谎言和骗局,困境中还有更多的困境。因此,大多数人急于觉醒,急于破局。
此时,你应该更进一步,低下头参与这些谎言和困境,因为它们就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一部分,你避无可避,逃避的人根本没办法取得任何真正的成功。
就像那句话说的“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中国哲学反而没让你避世,而是让你做“入世的强者,出世的智者”。
真相很重要,但真相往往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难堪的一面,你所需要的从来都不是真相本身,而是一条让自己不断前行的道路。
就像老子说的“知其白,守其黑,和其光,同其尘”,中国哲学告诉你:要在发扬个性、维护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基础上积极融和,既能和合它们的光彩,也能接纳它们带来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