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编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如今,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广大农村,适龄人口都呈现了生育意愿下降的趋势,“不想生、不敢生”成为了目前很多家庭的现状。
对于男性来说,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社会在站稳脚跟,而之后的结婚生子,又会把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推倒从来。所以关照女性的生育政策,似乎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项。
国家新增生育福利政策
如今,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生育率貌似并没有上去,反而连续多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因此,各地为了鼓励生育,也是陆续推出了一些好的生育福利政策。
1)延长产假
在过去,国家规定的产假是98天,其中产前15天,产后83天。而现在新增的福利政策后,产假的天数由之前的98天延长到128天,甚至还有的产妇能休到158天。
当然这是根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来区分的,像正常的顺产、剖腹产,是可以享受128天的产假,而如果是分娩多胞胎,那么在至少128天的基础上,没多生一个孩子,就会增加15天的产假。
而且,不同地区的产假天数也不同,像广东、甘肃、黑龙江、海南和河南等地,产检会将近半年,甚至西藏可以休到1年左右。
2)产假福利
产假分为产前和产后,如果在孕期孕妇需要在家卧床休息,那么可凭借医生开具的相关证明来产前休假,而公司也必按照待遇来发放工资。
另外,女性生育后,如果有困难并且单位允许,可额外申请哺乳假6个半月,工资会按照每月的实发工资的80%发放,再延长就按照70%发放。
可见,在生育方面,国家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福利,让女性在生完期间,经济来源也有保障。但看似是福利的背后,很多妈妈却表示自己不敢多休产假,这是为什么呢?
女性产假“福利”背后的担忧:
之前,相关代表建议:“女性产假应延长到3-6年”。这个看似为女性好的提议,却遭到了大部分网友的反对。
很多女性表示:产假可以修3-6年,那么假期结束之后,女性更难找工作了。虽然表面上看是对女性好,但实际上却是在扼杀女人工作的权利。
不得不承认,很多女性在享受休产假的独立待遇时,也是在冒着被用人单位开除的风险。无论是职业被人顶替、直接被劝退,亦或者产假的薪资水平降低,这些对于产后的宝妈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产后的女性,再次回到工作环境时,经常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像一上班就被边缘化,业务不熟练,以及上级对自己的看法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妈的工作状态。
因此,很多宝妈在产后,为了避免丢掉“饭碗”,都纷纷选择提前结束产假,置身于工作中,就是防止自己职业被代替,被冷落的局面。
“生育假期”并非时间越长越好
不可否认,延长产假并没有错,但产假过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像用人单位的费用支出,和女性长期带娃的消极情绪,这些都是产假过长的弊端。
其实,想要加强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最关键的措施还是要最大化降低年轻人的育儿成本,解决好生育的过重负担,自然才会有人“主动生、愿意生”,而并非是单纯地延长产假。
今日话题:你觉得产假福利的背后,对于女性是“福”还是“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