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椿寺山门 | 2025-4-2.谈虎斋
【帝京景物略·长椿寺】万历中,归空和尚自伏牛入京。
和尚平生苦行,而人所知者,在其能一再七不食,日饮水数升,持之至五年,遂众号之曰水斋也。
后三十年行脚,不袜不席。曾跪行至五台,足膝血流不知痛。为参古松,燃一指以供文殊。再礼普陀,参大智,燃一指以供观音。后礼峨眉,印通天,燃一指以供普贤。
至北京时,誉者众,孝定皇太后闻而创寺居焉,神宗赐额曰『长椿』。
综上所述,归空大和尚是个狠人,《帝京景物略》里举了四个例子:
1、经常不吃饭。
2、睡觉不躺着。
3、膝行500公里去五台山。
4、烧了三根手指供菩萨。
因此,同样是狠人的皇太后惺惺惜惺惺,给他建了个寺,——就是长椿寺。
长椿寺坐西朝东,颇有辽金拜日式的倾向,梁思成说它“京师首刹”有点过誉,但就这个朝向京城里倒真是独一无二。
•孝定皇太后即李太后,明穆宗朱载坖jì的妃嫔,万历帝朱翊钧的生母,万历初年的实际掌权者,曾资助多处寺院修建(还有八里庄的慈寿寺)。
• “长椿”寓意长寿,《庄子·逍遥游》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寺名为皇室祈福之意。

长椿寺内影壁 | 2025-4-2.谈虎斋
【宋德宜重修长椿寺碑略】长椿寺在宣武门之右,故明万历二十年为水斋大师敕建,赐金冠紫衣住寺修行者也。
规模宏厂,为京师首刹。去今未百年,而坛席荒凉,僧徒零落。康熙己未秋七月地震,京城内外寺观浮图相轮之属莫不倾圮pǐ,而兹寺为尤甚。
寺近相国益都冯公第宅,公一日游寺中,见而悯之,捐资修葺,焕然更新云。康熙二十八年八月立。
长椿寺有两块重要的石碑,此乃其一。看碑文可知,明季时,长椿寺规模京城第一,梁思成说的“京师首刹”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因地震几乎废掉。九莲阁、妙光阁估计也是毁于这次地震。
康熙十八年(1679年9月2日)发生在三河—平谷的八级大地震,是北京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震中位于平谷马坊和河北三河县,极震区烈度达XI度,波及范围极广,导致北京城区裂度为VIII度,德胜门下裂大沟,天坛旁边涌黑水,紫禁城31处宫殿、北京城9处寺庙(如长椿寺)被毁,房屋倒塌超1.2万间。平谷、通州等地建筑几乎全毁,死亡超5万人。——是信徒的力量使长椿寺老树逢春。
梁思成在1930年代考察时,寺院已废为民居,仅存山门、大殿等部分建筑,但整体格局尚可辨识。

长椿寺文保碑 | 2025-4-2.谈虎斋
长椿寺原有三件镇寺之宝。
第一件是渗金多宝佛塔,为明代铜塔精品,铸造于1621年,高一丈五尺,佛塔表面用纯金熔化后渗入铜质塔身内制成,塔上铸佛像440尊,工艺极为精湛。现仅汉白玉须弥塔座留在藏经阁内,宝塔在寺废后移至万寿寺。

现存藏经阁内的渗金塔底座与微缩塔模型 | 2025-4-2.谈虎斋
长椿寺在土地庙斜街,本朝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渗金佛塔今在正殿中,其高充栋。【日下旧闻考】

现存万寿寺的渗金塔 | 2022-9-30.谈虎斋

渗金塔细部 | 2022-9-30.谈虎斋

渗金塔细部 | 2022-9-30.谈虎斋
第二件为孝定李太后“九莲菩萨”像以及崇祯帝之母孝纯刘太后御容像,其中“九莲菩萨”像遗失于清光绪年间,孝纯刘太后御容像遗失于文革期间。

天王殿北侧黄色琉璃瓦的配殿 | 2025-4-2.谈虎斋
长椿寺大殿旁小室内藏佛像十余轴,中二轴黄绫装裱,一绘九朵青莲花捧一牌,题曰九莲菩萨之位。
明神宗母李太后也。一绘女像,具天人姿,戴毗卢帽,衣红锦袈裟,题菩萨号,烈皇生母孝纯刘太后也。二图不知何时安奉寺内,今乃委积尘埃中。【燕舟客话】

长椿寺藏二后像 | 唐土名胜图会.冈田玉山等编绘.日本文化二年刊.1805年
【唐土名勝図会】号称大清国的百科全书,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珍贵图籍,绘图者为版画家冈田玉山,他或者亲眼见过这两轴黄绫装裱的太后像,所以他画的和《燕舟客话》里描绘的几乎一样。
第三件是明万历年间工部郎中、书法大家米万钟所撰《敕建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碑一通,今立大雄宝殿外。

《敕建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碑 | 明.米万钟撰,大雄宝殿前.2025-4-2.谈虎斋

禅师传碑侧 | 明.米万钟撰,大雄宝殿前.2025-4-2.谈虎斋

长椿寺 | 日下旧闻考.谈虎斋藏书
长椿寺坐西朝东,原来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二殿、藏经阁。主要建筑为灰瓦屋面,集中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西边有群房,北边有僧舍、方丈院。此外,还有九莲阁、妙光阁、香林亭等建筑。
寺内大雄宝殿两旁,南北各有一座配殿,覆有黄色琉璃瓦顶,是供奉两轴皇太后御像之所。
长椿寺内外多种槐树。山门前的空地上,旧植八株国槐,俗称“八槐护门”。长椿寺所在街巷古称“槐市斜街”,其旁街巷即名“古槐夹道”。这里是明清文人士子在宣南燕集酬唱的主要场所。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遇难当晚,灵柩停厝于长椿寺内。

长椿寺现已改为宣南文化博物馆 | 2025-4-2.谈虎斋
【梁思成】长椿寺虽经清人改易,然大殿举架之陡峻、檐出之深远,犹存万历季年风范。其斗拱虽小,而昂嘴扁瘦如初发笋,正是明末特征。
总体建筑格局
- 轴线布局:典型汉传佛教"伽蓝七堂"制,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梁思成记录清代已毁)。
- 特殊配置:梁思成注意到寺内 "九莲阁" 遗迹(李太后自比"九莲菩萨"的象征建筑),体现明代宫廷佛教特色。


山门及门额 | 2025-4-2.谈虎斋
- 山门:砖石结构券门,门额"敕建长椿寺"为明代原物,梁思成记录其石雕云纹具有万历时期典型风格。

天王殿 | 2025-4-2.谈虎斋

天王殿南墙 | 2025-4-2.谈虎斋

大雄宝殿 | 2025-4-2.谈虎斋
左侧碑:宋德宜重修长椿寺碑
右侧碑:敕建大祚长椿寺赐紫衣水斋禅师传碑
- 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梁思成实测明间宽6.2米),保留明代官式建筑比例。
- 梁架为"七檩前后廊式",斗拱用三踩单昂(清代重修时替换部分构件)。


大雄宝殿后墙 | 猜测四字应为「长椿古刹」,现在仅余「长」、「古」二字2025-4-2.谈虎斋

万古长春 | 宏恩观廊下.以此观之长椿寺应与此同

藏经阁 | 2025-4-2.谈虎斋.图中古槐今已五百岁

寺内其他石刻 | 2025-4-2.谈虎斋
梁思成的评价
- 明代官式样本:在《北平文物建筑等级录》中将其列为 "明代中型佛寺代表",特点包括:
- 斗拱用材较清式更大(材宽×高≈10×6.5厘米)。
- 柱础为古镜式,与智化寺(明代)同制,区别于清代的鼓镜式。
- 历史价值:指出该寺反映 "万历朝宫廷佛教建筑" 的世俗化倾向(如九莲阁的园林化设计)。

寺内其他石刻 | 2025-4-2.谈虎斋
1936年林徽因记录的寺内彩画纹样(现存清华大学档案馆)。
1950年代梁思成曾建议保留寺院中轴线建筑,后仅山门与大雄宝殿得以留存。
2005年修复后作为"宣南文化博物馆",梁思成的测绘数据成为修复依据。
《宛署杂记》载长椿寺营建费用,梁思成曾用于比对实物尺度。
参考文献: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梁思成:《北平明代寺庙建筑调查》(未刊手稿,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