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对于猪油相比都是很熟悉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灶台上,可能都放着一个油罐子,里面装的大多都是猪油。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猪油会凝成白色状,而在温度较高的时候时,罐子里的油就会自动融化,无论是吃米饭、拌面条还是煮馄饨,只要加上一勺猪油,那种幸福感就会爆棚。但在当今社会,猪油已不如往常那般常见,而且关于猪油的健康争论,是也一直尚未停息。

有人认为,猪油并不利于身体健康,属于心血管健康杀手,但也有人说,“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那么,吃猪油到底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猪油的作用,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谓其能“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在过去生活条件艰苦的时代,猪油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上好的食品。现如今,人们获取油脂的途径多了,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危及健康。
而就动物性油脂以及植物性油脂来说,由于其中所含的脂肪酸类型不同,所以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在动物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占比较多,但在饱和脂肪酸中往往又含有比较高的胆固醇水平,所以日常摄入量过高就很容易导致体内的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在此情况下,就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而在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会更高,而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很好的呵护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
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更提倡大家在日常饮食中摄入植物油,也可以通过动植物油更换的烹饪方式,来实现营养的全面摄入。

当然,说到这里可能也有很多人疑惑,既然猪油不太健康,那么为什么老一辈的人经常吃却没有什么事呢?
在这里大家要知道的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食物相对匮乏的年代,那时的人们生活非常艰苦,需要靠大量的体力劳动来维持日常生活,所以以前的人即便经常吃猪油,也很少会出现油脂摄入过高的情况,但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不仅肉类摄入种类丰富,在食物烹调的过程中往往也会额外添加过量的油脂,而这就自然会导致健康问题不断攀升。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莂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