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均在文章结尾显示
前言
最近一段时间,关税的事情在国际上可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
但放眼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其实大家用的很多是潜伏在我们国内的“美国货”,让人家默默赚了大钱。
那么,“美国货”究竟有哪些牌子呢?
哈尔滨啤酒:披着“东北老字号”外衣的美国资本
1900年,哈尔滨啤酒诞生,它可是咱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
在过去,它和青岛啤酒那可是相当有名,有“南青岛、北哈啤”的说法,是咱国产啤酒的骄傲,带着浓浓的东北特色,在长达100年的时间里,真真切切就是咱中国自己的品牌。
不过,到了2004年,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品牌,命运发生了大变化。美国的安海斯公司花了大价钱,收购了哈尔滨啤酒99.66%的股权,一下子就成了大老板。
后来到2008年,安海斯又被百威英博给收购了,这么一来,哈尔滨啤酒就成了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旗下的品牌。
有意思的是,虽然这品牌的主人换了好几回,可它还是叫“哈尔滨”啤酒,这个特别有中国东北味儿的名字一直没改。
即使到如今,哈尔滨啤酒在超市也是很畅销的。知道大家信任老字号,又对东北有着特别的情怀,就靠着这些,一直都卖得很好。
有数据显示,这个“混血”品牌在中国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轻轻松松就能超过100亿。
大宝护肤品:从国民护肤到强生“摇钱树”
有那么连续7年的时间,每年销售额都能稳稳达到8亿元,真真切切成了全国老百姓都爱用的护肤品。
可是到了2008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北京三露厂顶不住压力,就把大宝这个品牌,以23亿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强生公司。
从那以后,大宝就慢慢有了一些变化。产品的配方被调整了,包装设计也变得更时髦、更现代化,价格呢,也开始一点点往上涨。
不过挺奇怪的是,买大宝的主要还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强生公司也挺聪明,它没有去动大宝原来的销售渠道,现在全国到处都有卖大宝的地方,超过80万个销售网点,每年能卖出大概1亿瓶。
通过收购大宝,强生公司可得到了不少好处。它不仅有了一个现成的、特别成熟的销售网络,还顺利地打进了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日化市场。
现在的大宝,虽然看着还是中国品牌的样子,可实际上已经是强生全球产品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数据能看出来,大宝每年都能给强生赚不少钱,而且它在老百姓心里“国民护肤品”的地位,还是一点儿都没变。
汰渍洗衣粉:“去污强国”背后的宝洁帝国
汰渍洗衣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简直就是外资品牌成功融入中国本土市场的典型例子。它早在1946年就在美国诞生了,到了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一进入中国,汰渍就靠着宣称“去污更强”,很快就打开了销路。有数据表明,自从进入中国这快30年的时间里,汰渍平均每14个月就会对产品进行一次升级,要么就是改良配方。
就因为它不断快速地更新,所以一直以来,在中国洗衣粉市场都稳居前三。有个事儿特别有意思,汰渍在中国卖洗衣粉,营销手段很会迷惑人。
这么精心打造出来的本土化形象,好多消费者都被蒙在鼓里,还以为汰渍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
但是从财务数据能看出来,汰渍在中国市场赚的钱都跑到美国宝洁公司总部去了。现在,汰渍在中国可畅销了,每天能卖出100多万包,全国各个大城市的超市货架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个看起来特别“中国”的洗衣粉品牌,实际上每年都给美国的母公司带来特别多的收入。
汰渍的这些成功做法,也被宝洁旗下的其他品牌,像海飞丝、舒肤佳学去了,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外资品牌在中国本土化运营的模式。
味好美调料:麦当劳的“隐形合伙人”
味好美调料在中国市场干得特别成功,早在1889年就在美国创立了,虽说咱普通老百姓对它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在餐饮行业那可是相当重要,像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快餐连锁品牌,都得靠它提供核心调料。
现在,味好美在中国已经设有4家生产基地,专门给餐饮行业供应各种各样的酱料和调味品。
味好美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手段很有一套。它的产品包装上,中文标识特别醒目,让人一眼就能看清。而且,它还专门请中国明星给部分系列产品代言。
这么一来,很多消费者都被“骗”了,以为它是咱们中国自己的调料品牌。可实际上,味好美是美国味好美公司旗下的。从2022年的财务报告就能看出,味好美在亚洲赚的钱,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市场。
在餐饮供应链里,味好美起着关键作用。它的产品质量一直很稳定,供应体系也非常成熟,这让它在中国调味品市场有了独特的地位。
它的产品不光供应那些连锁餐饮企业,还通过超市这些渠道,进到了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家里。
这种不怎么引人注意,却默默渗透市场的模式,让味好美在悄无声息中,就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可口可乐:40年赚走中国90亿美元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那可真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一个好榜样。1979年的时候,它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市场。
从那以后,这个美国的饮料大公司在中国花了好多钱,前前后后投资超过90亿美元。
它在中国建了43家装瓶厂,还雇了大概4.5万名中国员工。现在,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每天能卖出1.5亿杯饮料,这个数量占它全球总销量的10%。
可口可乐在中国做生意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一方面,它特别重视在中国本地生产,公司里99%的员工都是咱中国人。
还有一点很重要,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成功,可不只是看卖出去多少饮料。它通过赞助奥运会、世博会这些大型活动,还和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得特别深入,已经成功地让自己融入到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里了。
最开始,可口可乐就只有可乐这一种产品,现在,它的产品高达有15个品牌,50多种不同的饮料,基本上把中国饮料市场各个方面都覆盖到了。
耐克:代工在中国,利润在美股
耐克在中国构建的商业格局,就是全球品牌运营的一个典型例子。耐克是个美国运动品牌,它把90%多的生产线都放在越南、中国这些亚洲国家。
这到底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地方劳动力成本相对低,能省不少生产费用。不过,耐克产品最重要的部分,像设计研发、品牌专利,还有大部分利润,都紧紧抓在美国总部手里。
到了中国市场,耐克做生意的招儿可精明了。它找了刘翔、谷爱凌这些在中国影响力特别大的运动员代言。这么一来,耐克这个品牌就和“拼搏精神”挂上钩了。
这招可厉害,成功让大家不太在意它产品价格贵的事儿了。耐克的运动鞋服在中国卖的价格,常常比在欧美地区要高出差不多20%……
结语
看了这些品牌,之后大家还会再买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原文刊载于2014年03月08日中国质量网关于“上海味好美食品有限公司”
原文刊载于中国商报2024-07-24关于“中华牙膏、大宝、隆力奇……从辉煌到衰落,这些国产日化品牌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