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么评价他:一个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拼命的人 !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 !
受到民众如此喜爱的人就是“半导体之父”张汝京。
他凭借一己之力,三次创业,将我国的芯片行业“拉扯长大”。
甚至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他才是我们最应该崇拜的偶像!
德州仪器
1948年,张汝京出生在南京,还不到一岁,张汝京一家就迫于时局,离开了故土迁居台湾,从小张汝京的父亲就经常跟他说:“不管走到哪里,别忘了你从哪儿来。”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大陆充满了向往,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这片土地,张汝京转眼间就到了该上学的年纪。
他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最终考入了台湾大学,他选择了机械工程系,大学毕业后又去了国外深造,学习更尖端的科技。
当时的美国,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有着诸多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更是设置了重重壁垒。
张汝京本想读航天专业,可那些限制让他不能选,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了一个当时相对冷门的专业——工程科学系电子专业。
在美国的求学生涯中,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辛勤付出终有回报,在他尚未毕业之际便收到了来自德州仪器公司的入职邀请。
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开始了他在德州仪器的二十年职业生涯,在这二十年里,张汝京见证了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投身大陆半导体事业
1996年的夏天,中国电子部门代表团到访了德州仪器这家企业,访问团成员对国外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和技术充满了羡慕之情,深深地触动了张汝京的心弦。
自己不能再继续待在舒适的美国,而是应该回到祖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为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一边是优渥的生活和光明的前途,一边是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希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张汝京最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国!
1997年初,张汝京正式向德州仪器公司递交了辞呈,当年他49岁,事业正好走到最红火的时候。
但他希望能够用自己在德州仪器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帮助中国建立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实现自主创新。
张汝京回到台湾后,并没有马上动身去大陆,他首先加入了世大半导体公司,迅速带领这家公司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大热,也吸引了台湾另一大半导体公司台积电的密切关注。
张汝京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回国的初衷,他积极推动世大半导体在大陆建厂,希望能够将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引入大陆。
台积电为了防止张汝京的打算,竟然以收回他在公司的不少股份来施压,张汝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放下手中的股票和丰厚薪水,回到大陆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大展身手
2000年4月3日,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正式成立,张汝京不仅投入10亿美元,还搭上了自己的大部分身家。
创业光有钱不行,关键得有能干的人,为了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张汝京利用自己在国际半导体界的影响力,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从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美国和中国台湾等地招募了400多名经验丰富的芯片制造专家。
由于部分台湾工程师带来了台积电的技术,中芯国际在2003年至2009年间,与台积电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大战。
最终法院裁定中芯国际败诉,需支付2亿美元和解费,张汝京也因此离开了中芯国际。
离开中芯国际后,张汝京又先后创办了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和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新昇半导体,张汝京带领团队专注于硅片的生产研发,他们成功研制出300毫米大硅片,填补了中国大陆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成为我国首个实现300毫米硅片商业化生产的公司。
2017年,年近七旬的张汝京再次出发,创立了芯恩半导体,这一次他提出了CIDM模式,即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协同创新模式。
他希望通过CIDM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协同创新,打造一个更加完善和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
芯思半导体的成立,标志着张汝京开始探索“垂直整合”的半导体公司模式,旨在构建一个涵盖芯片设计、研发、制造、封装、测试、模组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随后,张汝京加入了积塔半导体,这家公司专注于特色工艺芯片制造,在汽车电子芯片、IGBT芯片、功率器芯片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张汝京担得起“半导体之父”的美誉,他助力我国在高端制造、人才教育、产业布局等领域不断突破,使得我国在半导体界的地位节节攀升。
他虽然已迈入古稀之年,可他依旧活跃在我国半导体行业一线,凭借丰富经验和智慧,持续为我国半导体进步添砖加瓦。
“中国芯片之父”
如果说张汝京是“半导体之父”,那邓中翰就是“中国芯片之父”,尽管邓中翰出身普通,但他从小就对科学充满好奇,将“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视为自己的榜样,立志要在科技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
邓中翰凭借出色的成绩进入了我国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专业,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还发表了关于量子学解释外太空射线对地球矿物质影响的论文。
1992年,邓中翰成功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物理学研究生学业,还在短短一年内获得了电子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他并不满足于此,又攻读了经济管理专业,最终以一博两硕的傲人成绩从伯克利毕业,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横跨理、工、商三大学科的毕业生。
1998年,邓中翰在美国硅谷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专注于图像处理技术产业化的集成电路研究,他的公司市值一度达到1.5亿美元,他也被誉为“最年轻的科技新贵”。
当时的中国芯片产业正处于低谷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无芯”之痛深深困扰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他舍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和高收入,带着团队回到祖国。
1999年,邓中翰在北京中关村创立了中星微电子这家公司,国家对他的回归高度重视,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邓中翰担任了“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2001年3月,邓中翰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级图像处理芯片,取名“星光一号”,我国终于结束了“无芯时代”。
“星光二号”到“星光五号”陆续推出,每一款都比上一款更先进,功能也更全面,星光系列芯片不仅得到了国内市场的认可,还获得了国际巨头如三星、飞利浦等的青睐。
2005年,中星微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在邓中翰的推动下,我国的芯片行业正飞速前进。
他率领团队不懈努力,成功突破多项技术难题,2016年,他们成功研发出我国首颗人工智能芯片,其技术水准已领跑全球。
中星微的“中国芯”在全球芯片市场上占据了半壁江山,成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先者的转变。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金融界-2023年6月5日-《张汝京四次创业助造“中国芯” 中芯国际跻身全球第四盈利年超百亿》
新浪财经-2021年6月14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中国半导体产业化已进入一个新的进程》
央视财经-2019年4月29日-《专访“三起三落”的张汝京:以爱国的热心,造最好的“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