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孙子跨越半世纪找到杀害爷爷凶手,笑着说:祝您活到110岁

同巍聊历史 2023-12-01 13:01:24

2005年的一天,一位中年男子千里迢迢赶到河南省漯河市周庄村,寻找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中年男人名叫杨瀚,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孙。他要找的老人名为杨钦典,曾直接参与过杀害杨虎城家庭的行动。

杨瀚花了足足半个世纪才找到他,在见到杨钦典时他异常地激动,内心情感复杂。

在这场特殊的相遇中,两人就当年的事情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仿佛是一对忘年交。

告别时,杨瀚拉着杨钦典的手,真诚地祝愿他:“希望您能健康长寿,活到110岁!”

杨钦典与杨虎城之死有关,可他的孙子杨瀚为何会对他如此宽恕,甚至在走前还要祝他长寿?

透过历史的迷雾,让我们了解杨虎城遭遇杀害的背后故事。

杨虎城之死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一直怀恨在心。作为事变发起者之一的杨虎城被老蒋威胁辞去现有的职务,被迫出国“访问”。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流放,只不过没有限制人身自由。杨虎城虽背井离乡,但生命安全暂时不用担心。

直到“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得知消息后,怀有一腔爱国热血的他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赶回国内。可他是被老蒋逼迫出国的,而今回国也给了蒋介石除掉他的借口。

果不其然,听闻杨虎城回国,蒋介石立即派戴笠前往南昌准备将其扣押。蒋介石假惺惺地称要在南昌亲自接见,共商抗日事宜。

杨虎城不疑有他,不料一到南昌便被关押在百花洲。

蒋介石派大量警卫监视,二十四小时严防死守,这之后杨虎城面对的只有无休无止地监禁。

南京沦陷后,蒋介石转移时吩咐戴笠将杨虎城及其家人转移到后方。后又将杨虎城、他的子女以及他的秘书宋绮云一家押在白公馆。

1949年8月,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只得逃往台湾。但这之前,他命毛人凤杀掉杨虎城和宋绮云两家人。

毛人凤将杨虎城等人的墓地选在重庆,他特意挑选几名特务来完成这项任务,其中就包括了杨钦典。

杨钦典当时不过是白公馆的看守,他没想到自己竟会被选中参与杀害杨虎城。

那一天,他和几名特务被毛人凤召集,告诉他们这个任务必须绝对保密。为防止引人注意,他们被要求使用匕首不能用枪。

杨钦典和其他特务埋伏在戴公祠的隐蔽处,押送人员将杨虎城和宋绮云带到指定地点后,在他们经过台阶时,藏在暗中的特务一拥而上。

杨虎城和长子杨拯中相继被杀,宋绮云和妻子被杨兴杀害,一行人里只有杨虎城女儿杨拯贵和宋绮云的儿子宋振中还活着。

特务头目杨进兴将杀害宋振中的任务交给杨钦典,他不敢违抗上级指令,却也不忍心伤害这么小的孩子。

他没有下死手,而是双手掐住宋振中的脖子,孩子还能剧烈挣扎。

可一旁杀红眼的特务失去耐心,见孩子还在挣扎二话不说拿匕首狠狠刺进宋振中的腹部,一个幼小的生命就此终结。

小孩惨死的画面深深印在杨钦典的脑海里,他的内心异常沉重。任务结束后,他回到白公馆继续担任看守。

命运转折

杨钦典对国民党并没有什么归属感,他和他的哥哥出生在河南的农村,当时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男性参军。

考虑到哥哥在家最为稳妥,杨钦典便进入军队成了胡宗南的兵。

在部队里他本来也是混日子过,恰巧蒋介石身边缺少警卫员,因为人高马大他被直接选中,成为警卫团的一员。

警卫团的事务还没熟悉,他又被调到重庆进入特务组织。

杨钦典对这几次调遣都是稀里糊涂,他本身没经受过特务训练,只是顶着这个的名号。

1944年,他被调到白公馆做守卫,他不清楚这里面都是些什么人物,只是被告知这里关押的都是“重刑犯”,是闹过革命的危险人物。

上级一再对这些看守强调,好好看管这些重量级犯人。

杨钦典初始时把白公馆的犯人看成罪大恶极之人,然而他渐渐发现这群犯人跟他想象的有很大差距。

相对于凶神恶煞的警卫们,这些“犯人”个个都文质彬彬,谈吐举止大方。对人尊重,即使是像他这样身份低微的守卫他们也一视同仁。

在白公馆做看守时,杨钦典常给他们提供一些便利。

被捕的革命人士经常遭受严刑拷打,而他每次有机会到外面都会自掏腰包给这些革命者买一些食物和药品,带回监狱偷偷塞给他们。

虽然帮不上多大的忙,但他的雪中送炭之举也让白公馆内的革命人士注意到他。

他们认为杨钦典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虽然是国民党,可他心地良善,又是农民出身。

因此在被关押期间,他们尝试和杨钦典接触并不时向他讲述党的故事和革命理念。

这些对杨钦典造成很大冲击,打土豪、分田地等词他闻所未闻,逐渐被共产党的做法所感动,也开始喜欢和这些人聊天。

有机会的时候,杨钦典会给他们带回外面的消息,而外部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没有想到,自己在白公馆的经历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善行之心

1949年11月,解放军即将攻入重庆,杨钦典并未像其他特务一般紧张,反而内心有一种即将解脱的感觉。

可在重庆被解放之前,杨钦典又接到上级的指令,这次的任务是把白公馆内仅剩的19名革命党人全部杀害。

一场屠杀即将开始,可命运却为这19人留下一线生机。

那些特务头子担心撤得晚了会落入解放军手里,将任务安排给杨钦典后便匆匆离去,杨进兴在逃命前还把白公馆的钥匙扔给自己。

望着手中的钥匙,杨钦典知道这是那些革命者的希望。可他心中充满矛盾,放走这群人,将来国民党卷土重来,必会拿他问罪。

但被关在白公馆里的罗广斌等人苦苦求救于他,希望能将他们放走。杨钦典在几年的相处中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好感,也不忍下杀手。

在剧烈的内心活动后,杨钦典放下犹豫,他打开牢门释放了这19名革命人士,这一举动也使他的人生开始转向正轨。

由于担心被国民党知道他放走这些革命者,杨钦典和这19人一同踏上逃亡之路。

他们先是在山上藏了一夜,发现重庆城里的枪声停止后才鼓起勇气下山。

回到城市后,目睹大街上群众载歌载舞的场景,杨钦典感慨万分。

他很想融入进去,可想到自己犯下的罪孽便觉得不可饶恕,他觉得等待自己的只有无尽的审判。

罗广斌看出他心中的顾虑,他认为杨钦典和其他国民党特务不同,他们被抓后时常遭到严刑拷打,而杨钦典很同情他们。

他的所作所为众人都看在眼里,加上杨钦典对这19名地下党人有救命之恩。

最后,杨钦典在众人建议下前往公安局自首,而那19名革命人士则一起到公安局为他求情。

鉴于杨钦典在白公馆任职期间,没有主动伤害过人,所犯的罪行也只是奉命行事。在关键时刻解救十九名党员,对革命事业有功,警察局没有追究他的经历将其当天释放。

组织上本想将他安排到重庆市公安局工作,但杨钦典心中有愧,谢绝了组织的好意。

最终离开重庆,回家专心务农。

杨钦典内心无法忘记自己曾经的罪恶,从90年代开始,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曾六次赶赴重庆,前往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

2004年,重庆市为“11.27大屠杀”举行庄严的悼念活动,86岁的杨钦典也在现场。

刺骨的寒风中,他跪在烈士墓前,大喊着“我对不起你们”,痛哭流涕地为他们焚烧纸钱。

基于以上种种,杨瀚在找到他时并未表现出恶意。

他知道,杨钦典是个善良的人。杨钦典对杨瀚不断道歉,而杨瀚给他带来的是宽慰,原谅了杨钦典。

得到杨虎城后人的谅解,杨钦典解开了几十年的心结。2007年卸掉心中包袱的杨钦典一身轻松地离开人世。

半生愧疚,因得到原谅而解脱。杨虎城和杨钦典都是时代的牺牲品,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但在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中,他们都步入正轨做出正确的事。

在生活的某些时刻,我们可能迫于生计做一些违背意愿的事,但希望我们能记住那份愧疚。

在机会来临时,做出弥补,不让那份愧疚成为永远的遗憾。

-END-

【文|公孙闹闹】

【编辑|长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