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色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本能,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也能酿成不堪的悲剧。在东方文化中,好色常被视为一种道德缺陷,但实际上,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本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好色,而在于如何驾驭这种本能。
好色本能的背后,是人类对美的天然向往。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敦煌壁画中飞天的曼妙身姿,无不展现着古人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并无过错,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正是将这种对美的渴望升华为永恒的艺术。
修养的本质,是对本能的克制与升华。孔子说"发乎情,止乎礼",道出了修养的真谛。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懂得将欲望转化为更高尚的追求。就像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将感官之欲升华为精神之美,这才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爱情是一场优雅的博弈,需要双方都懂得把握分寸。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这种相遇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双方都懂得在欲望与克制之间找到平衡。你懂我的图谋不轨,我懂你的故作矜持,这种默契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好色这一人性本能。它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用修养来驾驭本能,用智慧来升华欲望。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当我们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好色这一本能时,就会发现它也可以成为提升自我的动力,成就美好人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