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李木子何尝不是爱情的赌徒

艳子伴读 2023-07-06 15:07:39

要说全民热议的电影,自然是《消失的她》无可争议。

很多人看完以后,要么在解读剧情,要么就是解读角色和演员。

包括他们的扮演者对角色的理解和导演都被解读的很多,但是关于李木子和李木子的扮演者的解读却很少。

看完电影,很多人吐槽李木子的恋爱脑,但是在我看来,李木子也是个赌徒,爱情的赌徒。

因为结合当时的环境,她的所作所为确实无可厚非。

我们先来说一下李木子的优点。

李木子的身上有很多优点,有一些是她的家庭加持上去的。

比如小时候被保护的太好,所以过分单纯。

因为家里面有钱,所以有机会喜欢曲高和寡的艺术。

出国以后,救下被霸凌要跳楼的沈曼,并跟她成为了好朋友。

父母车祸双亡后,她成了巨额家产的唯一继承人,还被公布在报纸上面。

1. 被何非假意的关心和示好救赎

何非第一次见到李木子的时候,是在潜水馆,当时的她在水下呼吸困难,何非把她救上来。

此时的李木子像一只受伤的小鹿,小心翼翼去接陌生人递来的物品,安静又不失优雅。

何非对此刻的李木子,是有一瞬间的悸动的。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后面他知道李木子继承的巨额遗产,对李木子开始了有预谋的不厌其烦的追求。

此时很多人都在指责李木子,为什么何非连续发了一个月的消息,一个才见过一面的人,她都没有觉得烦?甚至还对他有了好感。

但是结合一下当时的环境,她的父母车祸离世,她的家很大,但是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在用餐,这种巨大的孤独和无助感,足以吞噬掉一个没有经历过风浪的人。

都说太单纯的人,在步入社会以后更容易被骗。而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巨额遗产的李木子,就像稚子怀千金于闹市之中,风险很高。

她虽然被保护的很好,不代表没有判断,尤其是内向的人,对情感更加细腻。

此刻在她的视角,何非也只是一个虽然普通,但是跟他有共同艺术追求的人。

面对他的关心,她不回复是因为内向,刚开始也可能是不熟,但是孤独时期的安慰,确实是抚慰了她的内心。

所以她其实是有点沉浸在这种感觉里面的,你可以说她是逃避现实。

在这种时候,有个人的存在,用文字去给你构筑一个暂时避风的港湾,哪怕你不把他当男朋友,当个知心可以聊天的朋友总是可以的吧。

喜欢向日葵的女孩本身就向往美好和温暖,从她回复何非画的那幅画开始,他们关系更近一步了。

可惜的是,蓄谋已久的何非,此时看她早不是初见时的那种悸动,而是看猎物上钩时的那种得意。

他根本没有点开那幅画去看看画的笔触和细节,也没有表现得像个终于追到女神那种激动。

因为他知道,他对她孤独时刻的关心起了作用,他离掌控她更进一步了。

我个人认为,李木子是因为何非“人性的优点”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

2.爱上何非伪装的“另外一个何非”

何非故意给她营造一个假象,她爱上的是这个“假得何非”。

比如何非为了彻底俘虏她,利用“吊桥效应”设计了车祸。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吊桥效应”,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

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李木子本身对于父母车祸死亡,就有“创伤性后遗症”,对于车祸的惧怕,无异于不会游泳的人对溺水的害怕。

所以当他们出了车祸,何非的怀抱治愈了她害怕的那一部分,对于何非的依赖也达到了顶峰。所以才会那么快就闪婚了。

有了前面的各种曲高和寡的艺术上的共鸣,尤其是何非其实疗愈过她的孤立无援和失去父母的痛苦,更是治好了她的一个“心结”。

此时此刻,从她的视角看过去,何非无异于是她的救赎,换句话说,说是她的神也不为过。

就像《笼》歌词里写的那样:深海中 那点光 昏暗的诱惑,她以为,抓得住名为爱的泡沫。

也不难理解第一次何非婚前坦白自己无意中接触赌博欠下的赌债,李木子会选择给他一次机会。

首先何非很懂人心,如果是婚后说出来,那么李木子可能会怀疑何非的对她的好都是蓄谋已久的。

但是婚前说出来,把选择权留给她,到底是继续还是放弃这段感情?

她在这里感到了何非足够的尊重和何非的真挚,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的区别,就是后者会感到更加自由。

对于喜欢梵高的李木子,可以自由去做选择很重要。

注意,此刻的图,其实对应的是梵高《阳光下的麦田收割者》,其实也是何非开始收网的节奏。

3.第二次选择原谅赌上性命

当她知道何非欺骗他,继续赌博欠债一千万的时候,李木子其实是很清醒的。

她选择跟何非离婚,因为她也很清楚,知道这样下去何非会败光她的所有财产。

之所以选择继续给何非一次机会,其实也有赌的成分在里面。

首先后面她检查出怀孕了,此时母亲的身份让她不得不思考,孩子出生以后父亲的问题。

如果离婚,那么孩子从小就没有父亲,或者说何非自己还不起赌债,被追杀断手什么的,孩子以后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过得这么惨,心理上面肯定会受影响。

其次,李木子依旧是舍不得何非给他制造的这种温暖的氛围。

可能心动初期的感受真的很重要,何非在她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出现,所以当何非 做好一桌子菜跟她共进晚餐的时候,跟当初自己一个人在很大的家里面吃饭的那种巨大孤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何非此时还道歉了,我们知道这是他计划的一环,先稳住李木子。

但是在李木子的视角,当时她身处婚姻,自身怀孕,本身对老公就是有依赖和感情的,所以这层滤镜之下,她还是愿意给何非一个机会。

还有一点,是她还得起这个钱,而且不知道何非已经看过了她起草的离婚书。只不过这一次,她赌输了。

所以我们看到最终李木子被何非关进海底的笼子,用曾经何非教她的求救手势,换来的是何非决绝的离开。

那一刻,曾经对何非的感情有多剧烈和炽热,此刻的痛苦和悲哀就有多绝望。

她最终自己摘下氧气罩,最后看一眼那个男人曾说过的海底星空,此刻她的心灵被沉重的思绪压的喘不过气,躯体则因爱情变得虚弱和无力。

这种无力感的悲剧,才是最沉痛的悲剧。

后面再次回顾剧情,我才发现,李木子也许是有哀莫大于心死,但更多的是,她选择了接受。

接受自己选择继续相信何非,选择给何非一个机会,所以接受自己这样的结局。

摘下面罩的她,才算直视了何非本来的面目,不是鱼群形成的海底星空,而是毒水母在身边游走的真相。

李木子的结局告诉我们:信任一个人是危险的,它会让你觉得受了愚弄,让你发现你的信任不过是基于一种幻想。

你不过是拿信任这种精神需求去做了一次赌注,而你偏偏是一个注定要输的人。

萧伯纳在《人与超人》中说:“生活中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失去心愿,另一个是如愿。”

正如何非跟李木子,一个如愿杀了妻子骗取财产,一个则因为看透枕边人的人心不古,失去曾对他抱有的希望,哀莫大于心死。

张碧晨的《笼》里面的歌词,“为何绚烂 叫人扑空”。

是因为你对绚烂有了过多的期待,你赌绚烂是真的,所以知道是假的时候才会扑空。

李木子赌何非可以回心转意,赌何非依旧爱她,所以才无法理解,“为何爱我者予我牢笼?”

悲剧就是善与恶的冲突。

李木子跟何非,一个赌爱情,一个赌金钱,只不过爱情终究输给了金钱。

深情即是一场悲剧,需要用死来句读。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