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重回88年前?揭秘左翼“新人民阵线”的前世风云!

琴琴说国际 2024-07-14 18:46:58

在前段时间的法国议会选举中,由法国各个左翼政党组成的新人民阵线出人意料地赢得最多席位,成为法国议会里最大的政党联盟。但大家都知道,桃花石杂谈是只谈历史的,所以今天我们不会谈这次法国的议会选举,而是要谈谈这个新人民阵线的前世,也就是曾经在1930年代在法国执政的人民阵线。当时这个人民阵线究竟是个什么组织?它如何诞生又如何消失?它和现在的新人民阵线又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一点,现在的这个新人民阵线和人民阵线无疑是有着传承关系的。因为当时的人民阵线就是由法国国内几个左翼政党在欧陆极右势力逐渐崛起的背景下联合组建的一个联盟。不过要搞清楚人民阵线的起源,就还得再往前追溯几十年,从巴黎公社的失败说起。

巴黎公社的工人武装

桃花石杂谈之前在其它文章里曾经介绍过,巴黎公社无疑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主义特征,但它产生的背景也和法国空前的民族危机有关。当时,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其皇帝拿破仑三世被普鲁士俘虏,法国多数区域都被普鲁士占领,只有巴黎一座孤城还在坚守。而巴黎的市民正是在这种绝境中奋起反抗,建立了巴黎公社。

描绘当时巴黎街头惨烈景象的画作

但巴黎公社也确实是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它很快就遭到了普鲁士支持的法国凡尔赛政权的残酷镇压,最终以非常惨烈的方式走向了终结:巴黎公社存在的最后一周,即公元1871年5月21日到5月28日后来在法国历史上被称为“血腥星期”(Semaine sanglante)。在战后光巴黎市政府发现并统计的公社战士遗体就达到了8509具,而学者们普遍认为在那一周里阵亡的公社战士至少达到了1.5万到两万人左右。要知道当时巴黎全城的总人口也只有180万左右,也就是说在“血腥星期”里,巴黎城内战死的人口比例至少达到了1%左右,这个比例在公元19世纪的战争里可以算是相当高的了。

巴黎公社失败后的巴黎街头

所以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法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可以说也遭受了空前的挫败,多数社会主义领导者都已战死或者被监禁,法国的左翼力量也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低谷期。

直到8年之后,法国才重新诞生了一个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工人组织,即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盟。但可以说在当时,这个组织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它已经基本放弃了通过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而主张通过改良实现社会主义。不过基于之前巴黎公社所遭到的惨烈镇压,当时这个组织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极端严酷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了。

但法国毕竟是“革命老区”,所以其境内始终长期存在着主张通过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的左翼力量,而他们和改良派之间的分歧可以说也是长期存在的,这可以说也是法国左翼从很早就派别临立,很难真正联合的一个历史根源了。而社会主义工人联盟成立仅仅3年之后就发生了分裂。当时仍然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左翼领导者茹尔·盖得和保尔·拉法格(马克思的女婿)就脱离的社工联盟,独自组建了法国工人党。

保尔·拉法格

不过在早期,虽然不同左翼政党之间存在分歧,但彼此之间还是视为盟友的。但在公元1899年,法国的左翼阵营再次发生了重大分裂。当时,左翼温和派领导者让·饶勒斯准备加入法国政府,而当时的法国政府成员中,却包括在30多年前指挥凡尔赛军队对巴黎公社进行残酷镇压的法军将领加斯东·加利费,因此饶勒斯此举遭到了前文提到的盖德等人的激烈反对,法国左翼分歧加深。

1902年,盖德和饶勒斯分别组建了各自的社会党(在法文中名称不完全一样),使法国左翼形成了彼此差异明显的两个主要政党。不过在当时,法国的这两个社会党却仍然都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国际组织第二国际的成员党,而第二国际自然希望在法国拥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政党,所以对这两个法国的社会党施加了相当程度的压力,最终促使双方在1905年合并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政党,即工人国际法国支部(SFIO)。

但因为SFIO是在第二国际的外部压力之下才实现统一的,所以其内部不同派别之间始终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彼此之间的分歧也始终没有得到消除。

而这种分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变得无法调和。在奥匈王储斐迪南夫妇遇刺,欧洲各国逐渐剑拔弩张之时,SFIO内部分裂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即反对开战的和平主义派和主张支持法国政府参战的民族主义派。而在其中,前文提到的饶勒斯是和平主义派的主要领导者。但在1914年7月31日,饶勒斯被民族主义者暗杀,民族主义派在党内占据了上风,促使SFIO也在战时为法国政府提供了支持。

让·饶勒斯

同时因为一战爆发,第二国际中相当比例的政党决定支持本国政府参战,导致其共同政治基础消失,第二国际也很快宣告解散,组建SFIO的原始驱动力基本消失。而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爆发之后,SFIO内部各派又因为是否支持十月革命而逐渐势同水火。

这样到1920年,SFIO多数成员投票决定加入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共产国际,并建立全新的法国共产党。而少部分成员则决定维持SFIO并留在其中,后来法国政坛两大左翼力量初步形成。

1920年的SFIO代表大会,也可以说是法共成立大会

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其实也可以看出,无论是SFIO还是法国共产党,其实都是和国际共运有一些渊源的。但在1930年代的人民阵线里,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成员与国际共运关联很小,即激进党(又叫激进社会党)。

这个激进党是当时法国政坛的中左派,它主要是源自公元19世纪初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之后,在法国主张实行共和制的“左翼”力量。因为共和一词后来在实行君主制的法国被禁止,所以这个派别在后来长期自称激进派,但这个派别身上社会主义的色彩相对较淡,在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很快成为了法国的重要政治力量。

1901年,法国各个激进派组织联合组建了统一的激进党,成为了法国的主导政治力量。而尽管当时激进党和SFIO分属两个差异明显的阵营,但因为在当时的法国,还存在由宗教势力和保守势力所支持的右翼阵营,所以总体上激进党和SFIO在法国国内都被归入了左翼阵营之中。

而在一战结束之后,激进党和SFIO就曾几次联合,并几次在法国取得执政地位。但因为当时SFIO在名义上仍然主张马克思主义,因此和激进党也多次发生矛盾,所以双方也是时分时合。而在此期间法共则始终与这两个政党保持了相当距离,甚至多次将参加激进党政府的SFIO斥责为“社会法西斯主义”。

大萧条时期巴黎的施粥场所

所以本来法共是不太可能与这两个政党进行联合的,但在进入1930年代之后,世界局势的激烈演化却使法国左翼罕见的形成了一次大联合,而这个变化就是发端于美国,之后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以纳粹为代表的法西斯势力的崛起。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美国陷入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此后经济危机迅速传导到欧洲各国,导致欧洲各国失业人口大增,多国极右翼势力崛起。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纳粹党在1933年攫取了德国政权。与此同时,法国的极右势力也出现明显抬头,当地极右效仿德国极右曾经的作法,也在1934年2月6日发动了一次叛乱。

虽然这次叛乱很快被激进党政府平息,却也导致了激进党政府的垮台。而在欧洲多国法西斯势力崛起的大背景下,欧洲各国左翼力量也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策略,将组建“人民阵线”,即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联盟作为了自己的核心战略。

人民阵线内阁合影,其中没有法共成员

1934年,法共总书记莫里斯·多列士首先提出了组建人民阵线的构想,之后这一构想也逐渐得到了激进党和SFIO等左翼势力的响应,最终各方在1936年5月法国大选之前组建了人民联盟,并成功地在法国夺取了执政地位。

而法共对政权的参与也很快使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进步色彩的政策,如带薪年假制度和每周40小时工作制等。不过法共虽然加入了人民阵线政府,却没有派人担任任何政府职位,人民阵线政府的所有部长都由激进党、SFIO和另外一个左翼政党社会共和党人担任。可以说这也清楚地表明当时法共对人民阵线政府的支持还是有限度的。

除了内政上各方继续存在分歧之外,当时人民阵线内部更大的分歧还是体现在外交层面。在人民阵线政府组建仅仅两个月之后,西班牙就爆发了内战。而作为西班牙的邻国,法国国内也迅速形成了支持西班牙共和派(左翼)和佛朗哥(右翼)的两个阵营。当时人民阵线政府内的左翼力量当然希望对西班牙共和派提供全力支持,但激进党却不愿得罪国内支持佛朗哥的阵营,害怕这会导致法国也出现内战,因此坚持要严守中立。这种分歧很快使人民阵线政府内部出现了巨大裂痕。

西班牙内战场景,西班牙内战使法国人民阵线政府产生严重分歧

而到1938年,激进党几乎将内阁中所有的SFIO成员都替换成了本党党员,还和英国一同对纳粹德国实施绥靖政策,准备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而这个举动超出了法共容忍的极限,法共公开表达了对《慕尼黑协定》的反对,与激进党决裂。此后,激进党斥责法共鼓吹战争,对法共进行了大举镇压,并在全法剥夺了80万名法共支持者的工作,人民阵线政府宣告终结。法国也在不久之后遭遇纳粹德国闪击,并很快被击败。

而在二战爆发后,法共在法国国内领导了抵抗力量,也籍此在战后一度成为了法国最大政党,直到1958年戴高乐通过政变终结法兰西第四共和,建立第五共和之后才逐渐走上了下坡路。SFIO则在1969年改组为法国社会党,成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的主要中左势力。而在二战前实力最强的激进党在二战之后显著衰落,而且立场转为右翼,现已被广泛视为法国中右翼阵营成员。

虽然人民阵线的尝试在历史上不算成功,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是当时左翼力量阻止二战爆发的一次努力,因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而今天法国政坛新人民阵线的主要组成者可以说也都源自人民阵线的组成者,这恐怕也是它被定名为“新人民阵线”的主要原因了。(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3

琴琴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