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无情尘过客,黄花一夜鬓如霜。学古人写七律,掌握诗词技巧

诗词原创的火云 2023-03-22 16:33:06

写诗,离不开技巧。诗的技巧是诗的有效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并不在于眩耀技巧的本身,而在于能更好的表达诗中的意象与意旨,所以恰当地运用技巧对于做好诗是很有帮助的。

一个诗的技巧的好坏,不应诗中运用了什么,或是没有运用了什么技巧,而应在技巧在诗中运用的恰当与合理性上分析。

作诗的技巧很多,最古老的也最常用的当属“赋”了。古代将“赋、比、兴”作为写诗的三个技巧,赋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直述出来。但是,赋 平不是平淡地表白事物,如果是这样,那也并不能成为做诗的技巧了, 赋在于抓住要表现的事物的主要特征,直接而鲜明地表现出来。

像长河落日圆 的“圆”字。 落日当然是圆的,这里用”圆”来描述落日,就是直述它的特征,这就是赋。这里用 圆 字表明落日的形象,像落日的形象非常的鲜明贴切,与前面的长河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使意象空阔,雄壮,还带有那种岁月的苍凉的感觉。

比 指的是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还有引喻,转喻,讽喻等。

比喻是写诗的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为什么用比喻?那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有的是把不便直说的事或物做类比,使读者自明,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句,将剥削者比做大老鼠,来说明剥削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永不休止地对人民进行剥削的本质。

有的是把不易用简单的语言直接表达清楚的事物,取其特征形象,用类似的事物地说明,像“天似穹庐”句,将天比做穹庐。形象地简练地说明了大草原上天高云淡,笼罩四野的景象。

兴 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兴,具有一定的格式,就是 言他 与 所咏 在上下句中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自然的引出感觉的,从表象的引出内在的,诗人通过对那些自然的表象的事物进行观察,而引出对所咏事物的表达。在<<诗经>>中大量地运用了兴的手法,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就是用了比兴的手法。

下面这三首七律为学习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练笔而成,最喜欢哪首?

赏桂(宋末元初·仇远)

秋来常为桂花忙,叶叶西风粟粟凉。

奎甫宅中开四树,儒珍园后粲孤芳。

小山招隐人空老,朗月当庭影亦香。

可必明年能赏得,一觞且醉此花旁。

七律 步韵仇远《赏桂》

身疲心惫费劳忙,桂子婆娑秋夜凉。

不寐宵中灯照壁,无言笔底自吟章。

山招明月云空隐,露滴晶帘菊亦香。

蓬鬓当年犹激赏,来年谁醉此花旁。

吟章,即吟诗作对或读书。

晶帘,水晶帘子。形容其华美透亮。 明 陈子龙 《秋月篇》:“漫下晶帘薄似云,愁悬夜蛤光如月。” 清 洪升 《长生殿·制谱》:“慢捲晶帘散朝霞,玉钩却映初阳挂。”

道场山(宋末元初·仇远)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七律 学仇远而写秋夜

经年文字饱饥肠,悯把青春误稻粱。

红叶无情尘过客,黄花一夜鬓如霜。

雨馀秋草浇愁味,风定疏灯扶短墙。

淡定闲云招月隐,枕中犹是旧时光。

稻粱,本指禽鸟寻觅食物,多用以比喻人谋求衣食。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宋 王安石 《送惠思上人》诗:“因知网罗外,犹有稻粱谋。” 清 龚自珍 《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雁去(宋末元初·仇远)

离群野雁在中庭,驯养经年羽翼成。

因为哀鸣殊可念,岂知飞去太无情。

天阴月黑多机阱,岁晚山空少弟兄。

愿尔水田常饱暖,春风早问北归程。

七律 重阳夜雨

琤然一叶堕空庭,白水青山梦不成。

蛩在壁间秋可泣,灯昏枕畔影无情。

病身惜老遽如许,诗骨经年太瘦生。

昨夜重阳只孤坐,勉将风雨写归程。

琤然,声音清脆貌。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六:“玉芝敲折琤然堕,合有真人上姓名。”

诗骨,诗的风骨。 唐 孟郊 《戏赠无本》诗之一:“诗骨耸 东野 ,诗涛涌 退之 。”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 雪溪 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馀诗典刑。”

0 阅读:44